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你我共同努力 终结结核流行

创建于2023-03-24
阅读 281

  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是纪念1882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霍对结核病病原菌的发现。世界卫生组织于1993年在英国伦敦召开的第46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宣言”并积极宣传此病防治的重要性。今年是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最新发布的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 终结结核流行”

  该主题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理念,呼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共同终结结核病的流行,捍卫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它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结核杆菌可累及人体除指甲、毛发以外的全身各个脏器,其中以累及肺部即肺结核最为常见。

  肺结核的症状有哪些?

        肺结核可疑症状是咳嗽、咳痰大于2周、咯血或者血痰,此外,胸闷、胸痛、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等为肺结核常见症状。得了肺结核并不可怕,只要按照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的治疗原则,使用国家制定的统一标准化治疗方案,经过6~9个月治疗疗程,坚持规则治疗,绝大部分的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肺结核是如何传播的?

        肺结核主要由结核杆菌经空气传播。当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大量含有结核杆菌的微小飞沫排放至空气中,人体一旦吸入,就有可能被传染。另外,肺结核患者随地吐痰,痰液干燥后随风扬起,导致含有结核杆菌的尘埃悬浮于空气中,人体吸入后也可能被感染。一般说来,被结核杆菌感染并不一定会患上结核病,只有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结核杆菌才引起发病。研究表明,一个未经治疗的传染性肺结核患者一年中可以感染 10~15个健康人,感染结核杆菌后发展为结核病患者的机会约为10%左右。

哪些人要格外当心结核病?

       人群对结核杆菌普遍易感,但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感染结核菌后更易发病。糖尿病患者、艾滋病毒感染者、肿瘤或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者等。无论任何人,如果出现持续咳嗽、咳痰2周以上,建议您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测。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结核?

1、接种疫苗。卡介苗对预防儿童结核病,尤其是严重的结核性脑膜炎、粟粒型肺结核方面有很好的效果。不过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抵抗力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研究显示,成年后再重新接种卡介苗,并不能预防结核杆菌的感染及结核发病。2、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态,另外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勤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保持流通;咳嗽、打喷嚏应捂住口鼻,不要随地吐痰。

  永登疾控结防科根据文件精神提前谋划准备宣传横幅一个、制作展板2个、印制健康宣传折页共4类、手提袋、口罩等200多人份。于3月24日10时中心主任,副主任,科长及工作人员在永登县一中广场进行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为前来的居民进行讲解,并通过音响喇叭讲解结核病的症状、预防、治疗。广大居民100多人参与了结核病主题日活动,现场宣传气氛浓厚,基本达到结核病防治日宣传目的,同时增加了居民对结核病防治知晓率。

检查及治疗定点医院:

永登县人民医院门诊部二楼呼吸科

阅读 28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