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油村小学-双减工作案例
定州市新油村小学将课后服务纳入到学校教学和课程一体化规划中,构建一体化课程、场地联动、学科融合为基础的“联通式”课后服务新模式,为学生的校园生活增资添彩。
一、 十字联通,描绘一中心、两基点的课程体系。
新油村小学将常规教学课程和课后服务课程无缝联接,坚持实施国家基础课程,课后服务课反哺常规课程。课程体系中渗透创客教育和素养教育两个基点,创客教育核心是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力和创造力”。形成以课程为中心,创新和素养两个基点的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发展增添活力。基础课程中渗透素养教育,比如:语文和数学素养、信息素养等。课后服务课程包括作业辅导,自主学习,培优辅差,创客教育,旨在培养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增设了手工制作、体验生活、少儿编程课程,让课后服务更具活力,实现新时代育人的提质增效。
二、 场地联动,教师跨班,体验跨界教育
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多元的学习活动空间,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爱好,分层次提供课后服务,让学生找到适宜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场地。课后服务的上半时,教师跨班流动辅导学生,分层指导,培优辅差,能帮助学生不同学科作业做到及时答疑解惑,例如:今天六年级的英语老师不课后服务,但是五年级的英语老师跨班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下半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后服务活动打破班级壁垒。也可以从封闭的教室走到校园的不同空间,在校园的绿化园区里接触自然,了解自然,观察植物的生长
三、创客教育 创新文化 营造开放的主题教育活动
为实现学校的课后服务提质增效,整合资源跨界融合,组织教师培训创客教育,增强教师教育协作能力。
学生们在创客教育课程中学习少儿编程,孩子们利用少儿编程软件源码编辑器中的一个个积木累加起来完成了一个个小的作品,有画简单的几何图形、有小游戏等,体验到了编程的魅力,锻炼了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了创新能力
创客教育就是造物,孩子们的动手操作,手工制作,小小作品的完成-我们就是创客!
四、社团活动走深走实不间断,多元开展丰富校园
课后服务增设推广课桌舞,学生坐在课桌前就能锻炼身体,缓解疲劳,打开健康快乐的学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