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读科普?不是为了让孩子记住知识,而是要让孩子看见世界万物的故事和秘密,激发好奇心。科普读物用它独特的方式,告诉孩子世界万物的故事,告诉他们“这是什么”和“为什么”的故事。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也推荐了几部经典的科普书籍,其中就有大家最熟知的《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是苏联科普作家米·伊林的代表作,他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用通俗易懂而又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对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事物隐藏的科学道理。
作品采用“屋内旅行记”的方式,选取了六个“旅行站点”:自来水龙头、炉子、餐桌和灶台、锅架、碗柜、衣柜,针对每个站点中常见的事物,提出了许多看似简单却不那么容易回答的问题。
我们一起通过视频来回顾一下孩子们的学习历程吧。
01:00
为力求读有所思,读有所悟,学生搭载了科普专列,途径科普知识我挑战、科学实验我来做、科普故事我来讲、生动语言我来品、阅读批注我呈现五个站点,交流阅读收获,分享阅读感受。
九道单选题,其中一题
万禹泽科学小实验《水为什么能够灭火》
拓展科学小实验:装有水的气球用火烧会爆炸吗?
桂以恒亲子科普小实验《马铃薯是什么东西?》
02:24
小组围绕阅读单和手抄报互相分享科普故事
张亦瑶讲述火🔥的故事
张凯乐讲述镜子的故事
名家评论
林俊旭分享如何作批注
唐乐涵分享如何作批注
问题续探,启发思维
把不懂的问题制作成书签,挂在班级宣传栏的“精灵树”上,孩子们的十万个为什么,等你们一一去揭晓。
推荐优秀科普读物
在整本书阅读活动中,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知识,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