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携手共成长,研磨课堂提实效——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四年级听评课活动纪实

杨福荣
创建于2023-03-24
阅读 104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初春时节,成长如期而至。为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校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课堂是我们的“主阵地”,听评课是教师专业发展较重要、较有效的途径,因此我们第一项学习活动就是组织师徒间的听评课。我们四年级组的各位老师都做了充分准备,导师张红梅老师更是对我们的课堂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

  导师张红梅老师带领学生们体会艾青笔下的《绿》,通过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反复朗读,结合图片对“绿”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诗人艾青蕴含在文字间对绿的喜爱,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张老师的课堂上同学之间分组学习,互助合作,重点抓住课文的一部分,深入体会作者生动的描述,使课堂效率更高,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教学重难点;评价语的及时,多样,有针对性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体现着语文课的育人功能;更是在课堂的最后,让学生展示仿写的诗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会诗歌语言的优美,学生听得享受,我们听得满足。

  杨福荣老师带领同学们学习了叶圣陶先生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杨老师紧紧把握教学目标,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设计的学习任务明确,更是有清晰的方法指导。在导入环节,以溶洞的图片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环节设计清晰,环环相扣,充分利用同桌互学,小组互学的形式,将课堂还给学生。       

  杨老师组织小组互学,画出作者浏览的路线图,同学们积极讨论,认真记录,在互助合作中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也让每个同学有了表达自己的机会。

  董亭亭带领学生体会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的可爱。干净利落的教学风格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任务设置明确,引导语简单有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董老师层层递进,重点抓住大猫性格的“古怪”在文中找出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对大猫的喜爱之情;在探究对小猫的感情的时候,敢于放手,更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寻找作者生动的描述,体现着董老师学生为本的理念。在本节课中,董老师出示了仿写的任务,学生们积极动笔,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各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展开互学。合理的分工,互助的精神,使得字词的学习更加高效。有说有练,有写有展,学生的课堂效率高,学的也更加扎实。

  杨帆老师带领学生们欣赏了巴金先生的《海上日出》。杨老师由图片导入,明确习作单元的学习任务。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重难点明确,字词教学扎实;在学习任务的布置上,用词准确、精炼;在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上有明确的方向,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词句进行了赏析。由找出来,到理出来,最后再到说出来,学生们在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学习,更是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对日常生活的关注。

  杨老师组织小组互学,合作探究海上日出时太阳的变化,从日出时位置、颜色、形状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细致的观察,孩子们积极表达自己的发现与感想,互助合作,主动学习。

  王紫涵老师带领学生体会老舍先生表达对不同动物的感情时的不同风格,学习了他的作品—《母鸡》。王老师以作者资料导入,引导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文学常识,更是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对课文描写的主体有初步的印象。在字词教学上,王老师更是扎实有效,规范的板书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对文章的教学上,王老师充分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更是体会作者在表达时的独特方法。

  王老师带领学生们探究老舍先生是怎么表达出对母鸡的讨厌的,通过小组合作互学,学生们从叫声难听、欺软拍硬、居功自傲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体会,小组合作让课堂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

  在每节课的课后,导师张老师都会带领小组成员进行评课,让我们在互相评价的过程中发现彼此的闪光点,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同时对我们出现的一些问题和教学过程中的困惑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我们让课堂成熟起来。

  精彩的听评课活动在大家的意犹未尽中还是结束了,但是我们在导师前辈身上学到的对教材的深入研读,课堂教学的精心设计,都将是我们今后工作的指向标。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青蓝工程承载着一份责任,一份承诺和一份期待。相信通过此次活动我们一定能感受到一起前行的快乐,也相信我们在携手前行的途中,一定会收获成长的喜悦。我们必将带着这深深的期待与沉甸甸的收获,带着对语文教学的无限敬畏与热爱,轻装上阵,踏歌而行!

编辑:杨福荣

审核:张辉  劳爱君  张红梅

阅读 104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