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 ● 研思
梨林中心校 李倩倩
王屋小有山庄,专家博士校长,教研科研范样。
愿君归来,百点星火变光。
科研改变教育,质量成就强校。2023年3月24日,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育体育局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即将进入尾声,但老师们仍旧以饱满的热情进行学习。
专家风采
上午,浙江嵊州市逸夫小学校长马东贤做《聚焦校本教研 提升研究品质》的专题报告。马校长是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学习共同体研究院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分院副院长,第八期长三角名校长培养对象,浙江省民办学校优秀校长,浙江省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马校长的讲座围绕校本教研展开,通过“一个主张、三大策略、四个工作机制”为我们提供了校本研修的范例。
下午,郑州市高新区外国语小学刘娜校长做《教育科研工作的样本学校实践》的专题报告。刘校长是郑州市教育科学专家库成员、河南省名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兼任河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她主持的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获郑州市课程改革20年成果奖,教学成果一等奖,入选全国立德树人优秀案例,多篇论文发表于核心期刊。刘校长从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目标、源点、路径、案例四个方面帮我们解答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答疑解惑
专家和学员交流,答疑解惑。
学员代表发言
学员王静:马校长因校定策,求真务实,坚持研的立场、研的方法,坚持回归教育本真。逸夫小学的研究不是外力的、强迫的,而是基于校本,基于学生,基于课堂,基于学与教。马校长带领老师们寻找真问题,组织教研组一起进行真研究,做到了真正的减负增效,促进了教师团队的专业成长。科研的方法赋能教学,逸夫小学已经成为教师成功的舞台,学生成长的乐园,我们仿佛嗅到了科研绽放的花香四溢,感受到了科研工作的强劲动力。锦时筑梦,且待芳华,让我们凝心聚力,追光而行。弦歌不辍,砥砺深耕,让科研真正赋能,推动济源教育高质量发展。
学员聂志强:听了刘校长的精彩讲座,我的感悟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有情、有理、有法。有情:做一名对学生、对教育始终葆有热爱情感的教师,真心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有理:做一名用科研驱动深度思考,有一定教育理念的教师,终身学习,持续研究。有法:听了刘校长的精彩讲座,我们有了想法,也有了相应的办法,剩下的就是我们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的具体做法。教育科研,我们一直在路上!
晚间研讨
听课笔记
学员感悟
浙江省逸夫小学马校长的报告围绕“我们遇到的共同问题”、“我们探索的解决策略”和“新课程方案下的迭代”三个方面聚焦校本研修,提升教师的研究品质,其中对“工作机制”的深入细致分析,让人豁然开朗,收获颇丰。1.记录教师日常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建立文件夹。累计共同需要解决的问题,全校教师共享,形成课题源点。 2.多方学习探究问题解决策略。通过查文献、谈经验、议设想,探寻应对策略,类似三反思两实践研究路径。3.通过不断打磨形成行动改进的实践路径,并进行成果推广。总而言之,整个报告可操作性强,对课题的创立到完成都有详实的行之有效的研究路径。(济源一中 李冬艳)
今天聆听了马东贤校长和刘娜校长的教育科研讲座,作为一名高中一线教师,对于教育教学科研,我有以下两点发自肺腑的感受:1.真的很有用,真的应该做。它的“有用”不再是我原来认为的助力我们“晋级”,而是它能够助力我们切切实实解决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教学质量提升;能够助力教师专业成长,能力提升,让我们实现价值,感受幸福;它能够助力学校转型,促进学校更好发展……教育教学科研有如此大的功能,我们真的应该做!2.真的不太难,真的能够做!原来做课题,挖空心思想题目,千方百计搜素材,绞尽脑汁写报告……然后一纸证书,大功告成,长舒一口气:终于有课题啦!以后不搞了,太难!今天,马校长和刘校长以一个个详实的事例,一张张详细的图表,让我知道了做课题的具体方法、流程和路径。从题目的来源和提炼,团队的组建与分工,问题的发现与研讨,措施的寻找与完善……一个个铺展开来,结合我们的教育教学实际,让我觉得,课题原来就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在我们自己的课堂上,在我们备课组的集体备课中,在我们学科组的教研活动中,在我们每天的听评课中……它不高大上,更不假大空,真的能够做! 课题,该做,能做!做真课题,真做课题!在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中感受课题带给我们快乐幸福!(济源四中 朱军慧)
三月的王屋春寒料峭,教科研专题培训会场内暖意融融。能有机会静下心来学习,聆听大咖们的讲座,真是一种享受,这是教科研人的幸福。马东贤校长在今天的开场白中明确提出,教科研是工具和方法,我们所要的是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科研是教师们绕不开的问题,是旨在解决我们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即是自己遇到的国家课程中的真实的问题,它能帮助我们发现自己,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马校长以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改进》为例,详细地介绍了教师课题研究的真实过程。他的讲授系统完整、接地气,给我们指点迷津,给教学科研支招。他教给我们的思想和方法,实用有效,招招到位,招招见效。 “一位好老师就是一个好专业,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马东贤校长对教育的激情和睿智、对教学的探索、对科研的独到见解,给了我们深深的启发和影响。总之,在这次讲座当中,我学到了做教科研的真招、实招、妙招、好招!(济源职业技术学校 李科)
这次培训,目标明确,课程安排紧扣且全面,使我对教科研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3月24日下午,郑州市高新区实验小学张娜校长围绕“教育科研工作的样本学校实践”进行讲座, 围绕“确定目标,探寻源点,研究路径,案例展示”一路走一路悟。我豁然开朗,受益匪浅。1.挖掘教师资源。看到教师的情怀,转化为教育科研的源点。2.指道成长。用“十个一”支架引领成长。认领项目控掘潜力无限;读书感悟,智者机伴;教育博客,华丽转身;名师引领,拔节欣喜;异彩课堂核心素养;教师讲坛人人专家;课程开发,提升能力;课题研究,科研能手。3.构建系统的教科研研究路径。任何成果的背后,都有静心的思考;目标的明确;踏实的践行。唯有脚踏实地,才能拥有教研成就的幸福人生!(健康路小学 程丽)
“以火点火火愈明, 以爱知心心愈爱”,爱是一切教育的起点, 教育是传递爱的事业。今天马校长讲座时展示的那张小男孩的小脸儿图片多次浮现在我的眼前,他的心走不进课堂还得特别努力地装着很认真的样子,他内心是多么“无助”!这个画面被有爱的马校长及时捕捉到,他倡导听课要走进学生“看学生”,不可以坐在后排“看老师”。借助马校长的“放大镜”,我们更清晰地看到课堂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参与度。只有让学生与课堂、与学科、与教师、与伙伴建立起友好的关系,学习才能发生,学习才会持久。只有让每个学生有事做,有表达机会,在学习中有存在感,获得感和意义感,学生才会参与学习,乐于学习。马校长从这一小事例切入,将“三实践两反思”延伸出此核心模型的全貌——“文件夹、寻招、磨招、传招四大工作机制”,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实用易操作的脚手架,拿来就会用,用了就有效。这极大地鼓舞了我这个教科研小白,我开始明白想做和让做的结果是大相径庭的。不知不觉地,一周的培训马上就要画上句号了。教师工作是繁重的,但在日常教学中若是善于总结归纳,勤于实践反思,带着接纳之心去学习,倒逼自己坚持读和写,为提升自身专业化发展水平不断努力,那我定能在研究与实践中不知不觉地成长。(济源一中 龙凤)
王屋山间春来晚,桃红李白柳如烟。
培训提升化细雨,滋养济源科研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