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嘉园托育中心保健小知识第二期《预防传染病、健康伴我行》

创建于2023-03-10
阅读 121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亲爱的老师、家长、可爱的小宝贝们,大家好!春季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早晚温差大,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幼儿的免疫力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入人体,很容易发生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因此,在这个时期要特别注意预防幼儿传染病的发生,那我们该怎么样做好疾病的预防与健康保健措施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常见传染性疾病🎊

🍃流行性感冒🍃

       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于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2、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

       3.病人自发病后5天内均可从鼻涕、口涎、痰液等分泌物排出病毒,传染期约1周,以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4.对乙醇、碘伏、碘酊、含氯消毒剂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

♡流感症状

       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

        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   

♡传播途径

        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潜伏期为1~3天,患儿发病后1~7天均具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预防措施

        1.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必要时消毒;

        2.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

        3.咳嗽打喷嚏捂住口鼻,外出戴口罩;

        4.少去人员密集、空气污浊的场所;

        5.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传播途径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发病前2天到皮疹出现后5天都具传染性。

        主要是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传播,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

       1.麻疹的潜伏期为10-14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主要表现发热、咳嗽、打喷嚏、流涕,眼皮发肿、流泪、怕光,口腔内出现白点(柯氏斑)

        2.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

        3. 通常2-3天内皮疹扩散到全身,维持4-7天

        4.随后皮疹开始消退,脱屑、留下褐色斑痕,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

♡预防措施

        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通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症状

        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布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

♡传播途径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先天性风疹的患儿,病人鼻咽部分泌物(如鼻涕、痰等)、血及尿中均带有病毒,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传染得病,以冬春季为多。风疹病毒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本病。可导致胎儿畸形。

♡易感人群

        好发于 1-5 岁儿童,育龄妇女,成人偶见感染。

♡预防措施

       1.预防风疹最可靠的方法是接种风疹疫苗

       2.尽量少带儿童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3.保持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流通

       4.增加户外活动,加强体育锻炼

       5.讲究个人卫生

🍃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亦称“痄腮”,以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区疼痛为临床特征,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唾液传播。

♡主要症状

        1.大多数患儿急性起病,有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可伴畏寒,咽痛、头痛、肌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状。

        2. 数小时后腮腺肿痛,逐渐明显,腮腺肿痛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

        3.局部皮肤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轻微触痛,张口、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疼痛加剧。

        4.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腮腺肿胀3~5天到达高峰,7~10天逐渐消退。

♡易感人群

        多见于5-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预防措施

        接种腮腺炎疫苗

        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1-14岁为高发年龄。水痘传染性强,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传播途径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被传染。

 ♡主要症状

        人体感染水痘病毒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下降等症状,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损呈现由细小的红色斑丘疹→疱疹→结痂→脱痂的演变过程。

        2.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分,呈向心性分布,即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3.黏膜亦常受侵,见于口腔、咽部、眼结膜、外阴、肛门等处。

       4.在为期1~6日的出疹期内皮疹相继分批出现,脱痂后不留瘢痕。

       5.水疱期痛痒明显,若因挠抓继发感染时可留下轻度凹痕。

        6.水痘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但个别患儿在病程后期可并发脑炎。

♡预防措施

        1.及时、定期接种水痘疫苗

        2.少聚集,外出戴口罩

        3.勤洗手、勤换衣、勤通风

        4.居家隔离治疗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或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

       1.多数患儿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痛、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

       2.手、足、臀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

        3.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不痛、不痒、不结痂、消退后不留痕迹。

       4.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易感人群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会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预防措施

         1.不吃生冷不洁食物

         2.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3.少去公共场所,避免感染

         4.注意给孩子补充营养,充足休息

1.开窗通风

        确保空气新鲜流通,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

2.注意卫生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勤洗手,勤换洗、勤晒衣服、被褥。个人用品毛巾、牙刷、餐具应定期消毒。

3.合理膳食

        多吃些富含优质蛋白、微量元素、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蜂蜜、新鲜蔬果等。

4.积极锻炼

       多到郊外、户外锻炼,使身体气血通畅、筋骨舒展,以增强体质。

5.少凑热闹

         避免前往人员密集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避免接触传染病患者。

6.规律作息

         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增强免疫力。

7.预防接种

        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计划性预防接种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疫苗是阻击各种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8.及时就医

         若出现发热、出疹或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回家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9.消毒隔离

        如确定为传染病,应立刻采取隔离措施。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

✨温馨提示:

                     流感季,要记牢;

                     勤洗手,习惯好;

                     多通风,要防寒;

                     不聚集,戴口罩;

                     勤锻炼,打疫苗;

                     防流感,要趁早。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加强传染病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让孩子们健康成长,享受快乐明媚的春光!

阅读 121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