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峰位于章堂涧南,与涧北瑞泉岩西段对峙,为一巨大岩峦,峰势东高西低,西侧山势平缓,东侧陡峭壁立。海拔452.8米,相对高度229米,以“石色赤紫,宛如天半朱霞”而得名。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列为武夷山三十六峰之一。
丹霞嶂东侧岩腰有狭长岩洞,名丹霞洞。岩洞中有古崖居遗址,俗称“天车架”,据载为清咸丰七年(1857)衷效洙建,是武夷山古老崖居的典型代表。遗址为四个并列层面平洞,东高西低,斜度与岩体斜角一致。四个洞穴洞中相连,大小有异,洞内地面都呈内高外低势。洞口筑以木栏杆,在木栏内又筑以石砌矮墙,最高处一洞留有石门,通向后山。
崖洞内遗构为清代建筑,建在岩穴中,上覆危崖,下临深渊,距地约50~60米高,地势险要。以木构为主,木楼就势构架,或藏洞内,或临崖畔,层层叠叠,远远望去,腾云架雾,如空中楼阁。洞之间筑薄砖半墙间隔,分膳食区、起居区。据考,膳食区洞内遗有灶台、谷壳、陶碗、勺、罐、瓮、及木制生活用品散片残片,还有舂米的石臼,就崖而凿,悬挂舂杵的木架也尚完好。起居区建有两层木楼数楹,横梁纵柱都尚完好。木柱从洞底直撑至洞顶,嵌于岩石中,顶天立地。沿崖搭有阳合,围以木栏,可凭栏赏景。各区之问有木梯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居住群。洞东端,并列安放着四副辘轳(天车),木架、绞盘都完好可用,应是进出通道。
从水帘洞景区口入,沿岩骨花香漫步道前行,过拱桥即可望见丹霞幛。
再沿漫步道逆章堂涧西行约1公里,至丹霞峰后山,左转有古道上山,上行不远,便是崖居的后门,即第一道关卡。建有一石门,石门据险而砌,大门西向,北依绝壁,南临深渊,堵住路径。门墙宽厚,墙上留有瞭望孔。门上嵌石门额,额书“阜财解愠” 四字,寓“民安物阜,天下大治”之意,前款为“威丰九年春日吉旦”,后款已风化不辦。大门内侧山崖上遗有人工打凿的方形孔槽。从孔槽位置分析,应是当时在此建有类似谯楼的瞭望楼,楼房高于门墙,便于观察门外情况。
入门继续上行。
沿途登高望远,众山峰峦满眼。
行至山巅,于茶山北沿觅一小路下行,至一岩断面,依岩壁继续下行。
岩壁下有垒砌遗迹,未见建筑遗址。
再下行斜面中断,须沿崖壁上凿出的蹬道攀行。
蹬道末端岩壁凹陷出砌一道石墙,仅留一个不足1平方米的小门,此为古崖居“第二道关卡”,须躬身进门。
门后仅在崖壁凹陷处凿一蹬道,宽仅尺许,高不足一米,须手扣崖壁小穴,蹲身挪动而过,很是惊险刺激。
沿崖麓古蹬道继续下行,现一个大致呈圆形的岩洞,
洞口砌有石墙,墙上留有一方形窗户。
沿石墙上可望见一通道,只在绝壁略微凸出处稍加打凿,宽不盈尺,仅可落单足。沿径楔木围栏,上下皆绝壁,望去令人头晕目眩,此为古崖居“第三道关卡”,也是最危险的一道关卡。此距崖居洞口的石门仅10余米,但可望不可及。就此止步。
原路返回,顺道探访“双飞燕”。
回头望丹霞峰,乳燕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