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政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平城区第十四小学校魏都校区教学骨干引领示范课教研纪实

创建于2023-03-24
阅读 333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是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德政工程。”这醒目的标语,高挂于平城区第十四小学集团校魏都校区的会议室内。

  学校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怎样扎实推进“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平城区第十四小学校集团校所有校领导及教师们砥砺践行的使命。

  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为教师搭建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3月21日起平城区第十四小学校开展了以“落实双减政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主题的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

  “老师们,本学期的教学骨干引领示范课又如期而至了。今年的主题就在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活动开始前,王红英校长与老师们交流道“课堂的有效性在于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之中;在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在于教师对课堂的调控能力;在于教师语言的有效性,提问的有效性,教师机智的应变能力,以及娴熟的教学技能等。

  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八节课,都是各年级组在大单元集体备课下集体智慧的结晶。

  ● 语文篇●


         第一节课是三年级阅读策略单元中的《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时。李宏伟老师从单元主题着手,巧妙的将“预测”转化为“猜读”这一易于学生理解的概念,为后续整个单元的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在于课文的朗读与生字的掌握。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学中,李老师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与概括。

       课堂上学生以“拉火车”的方式读文,给每个孩子表达的机会。学生出错时,教师不急着去纠正,课堂还给学生。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互相去提醒,这才能读得用心,听得认真。

  生字教学是一课时的重中之重,如何避免枯燥无味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李老师采用了学生自学,组内补充,重难点小组汇报的方式。

       每个学生都是自己学习的主人,每个学生都能成为课堂上的小老师。一节课下来学生的积极性强,参与度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言而喻。


  第二节课是三年级下册寓言单元中的文言文《守株待兔》。王月老师立足大单元备课,把本单元快乐读书吧,语文园地中的内容有效融合在课堂当中。

  三年级学生对于文言文还较生疏,王老师注重古今对比和诵读指导,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在传授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读中学,学中悟,保证的课堂的有效性。同时还能引领学生在文言文的美好境界中明白寓意,指引生活。

  第三节课是由王鹏老师带来的,四年级“我手写我心,彩笔绘生活”单元中的《麻雀》一文。本单元的两个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2、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

  如何有效的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能够把一件事情写清楚,王老师的课堂从四幅有趣的图片开始。从最简单的用一句话概括图片内容,到将四幅图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王老师巧妙的用“四格漫画”的方式将学生引入文本。

  事情的“起因”、“经过”、“高潮”、“结果”,这样抽象的概念,就在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中令学生了然于心。

  王老师依托教研,却又不拘于文章的束缚,创新的将故事的发展以一组统计图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详略的安排不言而喻。

      进而通过引导,使得学生自主发现“详”的奥秘,选择恰当的细节描写方法。句句没有明确提到如何描写一件事情,却又处处润物无声,化难为易。

  第四节示范课由王璇老师执教,开课以《滚滚长江东逝水》恢宏磅礴的旋律和画面营造出厚重的历史感,激发出学生学习名著单元的兴趣。整节课围绕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让学生沉浸在文本中,从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三个层面感知人物形象。

  王老师的课堂中, 引入《三国演义》原著中的古文片段激发学生想象大雾漫天的场景;对学生难以理解的“船轻水急”利用动画演示,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突破重难点;通过多形式朗读和观看视频片段,有效的拉进了学生与历史人物的距离。

  课堂环节设计的多样化,充分利用学生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学生汇报过程中,王老师对学生进行多维度评价,并穿插总结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课后借助联系上下文、借助示意图、充分联想等方法继续阅读古典名著,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五节课是由六年级芮文君带来的《鲁滨逊漂流记》第一课时。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本单元的一课时,课堂的学习重点不能局限于生字的识记,更要能借助作品梗概,初步体会梗概的特点及作用,借助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并且能够初步了解梗概是如何写成的,产生再次阅读原著的兴趣。

  生字教学板块,芮老师以考代讲。通过检测单发现学生易错字及音来强调。其中重点生字“籍”字与“狼藉”中的“藉”容易混淆。芮老师通过讲解“籍”字的字形演变来更直观地加深学生对“籍”的理解。集科学性、趣味性为一体,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概括小标题这个环节设计上,芮老师采用先扶后放的方式,引领学生用先提取关键词句,再合并归纳相关或相近内容的方法,梳理出第一个小标题。进而又补充小标题的方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带着方法去完成其他部分的小标题概括,小组内以生生互教的方式进行交流。最后将小标题串联来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真正做到了化难为易。

  课堂教学中芮老师还设计了两次对比,通过梗概与目录的对比,让学生认识到了写梗概可以借助目录,并从中认识梗概要摘主要情节及要具备完整结构的特点。又从梗概与节选的对比中,认识了写梗概要用第三人称,语言要简明的特点。更为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做好了铺垫。

  整堂课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篇┆


  第一节数学示范课,是由三年级张茹老师讲授的“间隔排列”。这堂课的重、难点在于认识间隔排列,找出间隔排列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张老师在兔子乐园中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了多层次的练习,既检验了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也进一步的巩固和拓展学生对一一间隔排列规律的认识。尤其是最后的“小小设计师”,兼顾到学习能力不同的多层次学生,具有很好的开放性和深刻性,一道题就实现了对一一间隔排列问题的有效梳理。

  不仅如此,张老师还将“线形”的一一间隔排列转变成“封闭”的一一间隔排列,虽然排列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但其内在的数学规律是一致的。借助类似的问题情境,学生能够自然地把前面思考问题的方法进行迁移、转化,丰富对规律的认识。有效激发了学生深入探究相关规律的欲望,并向学生渗透了看待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节数学示范课,是由五年级李鹏琴老师讲授的“圆”。这堂课的重点在于:一、学规学会用圆规划圆。二、学习圆的各部分名称。三,探究圆的特征。

  开课李老师由旧知引出了新知。在新知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通过了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以及观看老师是如何画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摸索中得出了画圆的具体方法。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最后,通过图片欣赏,让同学们真正体会到了在一片平面图形当中,圆是最美的。正因为有了圆,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如此神奇美妙。一堂课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

  第三节数学示范课,是由六年级贾星柳老师讲授的“比”。

     

  “ 比”理解起来比较抽象,贾老师以“神舟五号”发射为主线,利用五星红旗和“神舟五号”进入太空的运行速度为例题,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降低了学习难度。

      本节课内容比较多,教师引导和学生自学为主,层层设问,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什么是比,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进而保证了课堂的有效性

  在老师的不断提问中,学生们积极思考,回答问题,逐步加深对比的理解,真正做到将知识内化于自已。


  八节集集体智慧于一体的精彩课堂,不仅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学生的成长,使得学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时,也吸引了在场听课教师及校领导们。

  大家认真倾听、记录。学习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呈现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课堂调控、多样性的评价等。

—评课篇—★

  一位哲学家曾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以后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以后,每个人就是两个思想。”

  为更好发挥此次骨干教师引领、示范课的作用,同时也为了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设计和组织水平,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标,各教研组在校领导的组织下纷纷展开了评课活动。

  “双减”,减负是治标,目的是提质。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有基于“每一颗种子都会发芽”的理念,构建高质量、高效率的有效课堂!

阅读 333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