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缱绻,葳蕤生香。
撷一束时光,浅藏心间。
最是教研的芳华,
日久弥香,令人沉醉。
师道远而学无涯,善若水而识无边。教师的肩上,应担起清风明月和草长莺飞;教师的眼眸,该藏下万丈光芒和星辰大海。学习是最美的姿态,研讨是最大的遇见,成长是最美的风景。2023年3月24-26日,第十六届名师优课——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教学观摩研讨会,在武汉经开外国语学校隆重举行。
王君、徐杰、罗浩宇、王清、刘勇、李永红等16位专家齐聚星海大剧院,以统编教材必读书目为内容,呈现18节精品课和6场主题报告。
选一本经典名著,听一节“名师优课”,看一个美丽世界,许一个美好愿望。
海有舟可渡 山有路可行
张飞艳老师在《骆驼祥子》导读课中,明确提出名著导读重在“导读”,其目的是指导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名著,并强调有效的导读应该贯穿名著阅读的全过程,以导促读,方有“海有舟可渡,山有路可行”之效。
在张老师的推进课中,以老舍生平导入,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品析祥子的四起四落,深入互动中,理解祥子所处时代的无奈以及个人命运的悲剧,字字泣泪,句句真情;课堂朗诵,感悟祥子内心在人与兽之间苦苦挣扎的无奈和痛苦;总结升华,感受历代人文知识分子对贫弱者的关切和悲悯。张飞艳老师一句“梦也,悲也,北漂梦碎”,无限哀叹,绕梁三日。张老师课堂中坚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理念,在遭遇破难题时,坚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让702、705和710班学生沉浸其中。
有序 有趣 有效 有用
刘勇老师执教的《骆驼祥子》分享课,有序、有趣、有效、有用,尽显学生主体地位。“四有”高效课堂,从指导学生研究文本出发,经外708班学生研究探索自主学习之法。
刘老师的这节“四有”好课堂,环节有序是基础,问题有趣是灵魂,获得有效是精髓,活动有用是根本。刘老师在主题报告《“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专题讲座》中方向是明确的,理念是领先的,教法是新颖的,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
浸润文本,灵动课堂,师生对话,妙语连珠!刘勇老师“做一位真实、清醒、自主、理性的阅读者”的理念,一语中的,引人深思。
见山是山 见山还是山
初读《朝花夕拾》,有我之境,是把读书作为人生的避风港。
细读《朝花夕拾》,无我之境,是把读书作为诗意的栖居地。
品读《朝花夕拾》,忘我之境,是把读书作为气质的涵养源。
邓薇老师的《朝花夕拾》导读课,一线珠联,聚焦对序言和后记的品读,以部分篇章的阅读,推动学生展开对整本书的理解和思考。课堂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引导701和704班学生沉浸于文本阅读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和思考时间,让文本阅读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
执着于理想 纯粹于当下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王清老师在《朝花夕拾》推进课中,与经外学子思想的碰撞,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王老师特别注意主问题的设计和学生回答时用词的精准性。
温和儒雅的王清老师带着703、704和709班的孩子们“跟着鲁迅学叙事、学写人”,作为阅读推进课,王老师循循善诱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增强了语文课堂的实践性。“写作是一种选择”,王老师引导学生体会文字背后的语言魅力,学以致用,用“微作文”驱动孩子的写作欲望,让孩子们体会叙事、写人与抒情的关系,拾级而上,步步为营,向写作高阶思维的深处漫溯。
王老师以经典为蓝本,教授写作方法,以经典文段为支撑,转换视角设问,转换思维写作,恰切地培育了“读写共生”的课堂生态,让学生在阅读中习得借鉴,在借鉴评价中创造。
余韵绕梁 回响激荡
谆谆教诲回荡耳畔,点点思绪付诸笔端,一天的课程带给全体参会老师满满的收获:
●台上的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放开了胸怀,沉入了书本,唤醒了灵魂。精彩,如同画卷,缓缓铺陈,孩子们渐入佳境。整本书阅读,变得不那么生涩艰难,反而充满了人文关怀。
——学员感言
●老师们深入到文本语言之中,让学生真正感受、熟悉、理解文本。师生在深度探索中,交流互动,利用名著中的“例子”,让学生得意,得言,得法。
——学员感言
●老师课堂指导有效,学生阅读思维可视。如此深度教学不仅深入触及到了学生的灵魂,也让坐在台下的我们陶醉其中,回味无穷,受益匪浅。怀感恩之心,惜学习机会,提自我能力!
——学员感言
●今天名师们的精彩课程,完整呈现了导读课、推进课、整合课的精妙,让我们对“整本书阅读教学”有了清晰、全面、深刻的领悟。课堂真正把阅读的源头伸向大地,把写作的思维导向星空,把表达的权利还给孩子。致敬名师,致敬名著!
——学员感言
人间三月有幸事,武汉与樱花相约,经外与“名师”携手,共赴一场教研的盛宴。
回望来时路,信仰如炬,信念如磐;
看清脚下路,信心满满,底气十足;
眺望前行的路,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撰稿:七年级语文组
编辑:王伟 杨霞
审核:周元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