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登华名师工作室
工作室成员:
倪延龙 王晓霞 崔可华 梁艳敏
三月学习主题:
悟教学主张,行教育之路
专家:于源溟教授
于源溟教授1987年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中文系,留校任教。1992年9月至1993年7月在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心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1997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8被选拔为聊城师范学院高层人才培养对象第3层次。2002年考入湖南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周庆元教授;2003年晋升为教授,被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出任聊城大学艺术学院院长。2005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进行科学研究,师从著名教育家裴娣娜教授。于源溟教授多年来在哲学和教学激励论方面用功甚勤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主持省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6项。出版了《语文教学过程论》《语文教学生态论》《现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艺术》《教学激励最优策略论》《预成性语文课程基点批判》等10部专著,在《中国教育学刊》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40余篇。
本次讲座于教授从“教师信念确立”“教师教学主张命名”等几个方面为老师们剖析了教师主张的建立的前提先要树立信念,然后再给自己的主张命名研究,同时重点阐述了“教学主张凝练的逻辑顺序”“教学主张表达的逻辑规范”。
于院长整场讲座带领我们不停地深入思考,从人生观、管理观、教师观、课程观、学生观开始思考,在团队中交流碰撞互相启发,我们逐渐开阔眼界。于院长用苏格拉底的的“产婆术”通过不断追问,引导老师静下来思考,思考学校的永恒教育理念,用这种思考的方式来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
于院长从问题入手,与老师积极互动,一起分享教育信念,大家收获满满,获益匪浅。我们还根据文章梳理出思维导图,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实际,以现实生活情境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注重基本知识点学习,引导学生具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方式;教学过程中,理清主线知识与支线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整合。
教学主张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不断向纵深开掘的过程。它会随着教学实践的新要求,不断地完善、生成与改进。“教学主张不能停留于文字与口号,要真正落实在课堂实践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努力这样做。有什么样的教学主张,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实践。不同的教学主张,定会引领着教师不同的教学实践行为。每一位教师都应有自己的教学主张,于自己的课堂上展示出独特的教学风格,绽放出不一样的精彩。
于教授的问题让我们认识到我们还有很多空间需要了解和探索,需要更好地丰盈自己,让每个孩子得到爱的滋润,知识的浇灌,让每个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本次培训活动中,老师们都用心聆听,认真记笔记。通过理论讲座和活动体验的方式,激发了我们作为教师的职业动力,让我们经历了一次独特的心灵之旅。课程虽然很短,但我们学到的却可以用一生去思考,去感悟,去践行!
二、学习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在学习于源溟教授教育主张的讲座之后,工作室全体成员又认真学习了教育流派的代表人及其观点,以有助于更好地提炼自己的教育主张。
(一)实验教育学
代表人物及著作: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等,代表作《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纲要》。
主要观点:
1.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
2.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应用于教育研究;
3.划分教育实验的基本阶段;
4.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的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基本评价
1.提倡定量的研究方法,推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
2.当实验教育学及其后继者把科学的定量方法夸大为教育科学研究唯一有效的方法时,就走上了“唯科学主义”的迷途。
(二)文化教育学
代表人物
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
主要观点
1.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
2.教育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
3.教育研究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
4.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的转变,并将个体的主观世界引导向博大的客观文化世界,培养完整的人格,培养完整人格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与“唤醒”,建构和谐的对话的师生关系。
基本评价
1.文化教育学深刻地影响了德国乃至世界20世纪的教育学发展,在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师生关系以及教育学性质等方面给人以许多启发;
2.其缺陷和不足在于思辨气息太浓,在解决现实的教育问题上很难给出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定义;忽略了教育受制于政治、经济及个人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用理解作为教育研究的唯一方法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三)实用主义教育学
代表人物
杜威、克伯屈等
主要观点
1.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和改组;
2.学校即社会;
3.从做中学;
4.以学生为中心;
5.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和兴趣为中心。
基本评价
1.实用主义教育学以美国实用主义文化为基础,是美国文化精神的反映,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批判,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
2.其不足之处在于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校的特质,忽视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四)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代表人物
加里宁、凯洛夫、杨贤江等
马卡连柯、《教育诗》、集体主义教育:通过集体、在集体中、为了集体。
加里宁著有《论共产主义教育》等书,深入研究共产主义教育问题,非常关怀孩子们的成长。
凯洛夫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对我国建国后乃至现在的教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中国的杨贤江(化名李浩吾)的《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主要观点
1.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
2.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
3.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不仅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5.在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它们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它们,对于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具有巨大作用;
6.坚持运用马克思方法论研究教育问题。
基本评价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方法论基础,但由于种种原因,在现实运用中往往容易被简单化、机械化和过度政治化。
(五)批判教育学
代表人物
鲍尔斯、阿普尔、布迪尔等
主要观点
1.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是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平的工具,是造成社会差别、社会歧视和社会对立的根源;
2.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
3.教育目的就是要对师生进行“启蒙”,以达到意识“解放”的目的,从而积极地寻找克服教育及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策略;
4.教育理论研究要采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
基本评价
1.批判教育学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基本观点和方法;
2.有利于更深刻地认识资本主义的教育;
3.具有很强的战斗性、批判性和解放力量。
(六)现代教育思想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教学应该以掌握学习为指导思想,以教育目标为导向,以教育评价为调控手段,形成了完整的掌握学习理论体系。(姆有掌握)
布鲁纳《教学过程》:强调学科结构,提出了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教学法。(哪儿有结构,自己发现)
瓦根舍因创立范例教学理论。范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范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的方法。(范例:有代表性的例子)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不要超过最近发展区)、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
马卡连柯:主要从事对流浪儿和少年违法者的教育改造工作,他的《教育诗》就是在高尔基工学团真实而形象的实践记录。集体主义教育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方面,“通过集体、在集体中、和为了集体”的教育,是集体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
巴班斯基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该理论在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提高教育研究水平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在《给教师的建议》(也称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等著作中,系统论述了他的全面和谐教育思想。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三、撰写自己的教育主张的论文
在认真学习于源溟教授讲座以及现代教育学流派的基础上,工作室全体成员认真思考,几时总结,撰写了自己的教育主张的论文。
王晓霞老师认为教学要有效果,重在看教学的实际效果及学生的发展,重在看学生学了什么、会了什么,而不是看教师讲了什么、教了什么。有效教学就是让学生在知识上有收获、能力上有提高、方法上有形成、情感上有陶冶、思想上有启迪、习惯上有改进的教学活动。所以她追求有效语文教学,以人为本,让课堂充满语文味。
倪延龙老师研究“乐学·善教”的初中语文教学,她认为“乐学·善教”的初中语文教学就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渗透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优良的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乐中长才干,善中增勇气,情中共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等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升。群文阅读可以创造“乐学·善教”的气氛;多样形式能够强化“乐学·善教”的情感;借助技术可以深化“乐学·善教”的情感。
崔可华老师喜欢“真语文”。“真语文”就是求真务实的语文。教真语文,不是发明创造,而是寻找与回归。真语文倡导说真话实话,抒真情实感,反对假大空。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真语文拒绝豪华包装,不作架空分析,不要无病呻吟,不要上成政治课、历史课、地理课、音乐课、美术课……语文教学,字词句篇是基础知识,听说读写是关键能力。语文课堂应该是“书声琅琅,议论纷纷”,读书贯穿始终。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就是要咬文嚼字。要求学生学会表达,准确、连贯、得体。
梁艳敏老师认为阅读教学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经典阅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还可以提高初中生的个人综合素养,提高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及表达能力。让初中生在语文课程中进行有效的经典阅读,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自身的阅读理解水平,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从而促进自身的文学知识水平提升,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健全健康的思想品质培养。现阶段初中语文在阅读方面的教学上仍没有建立相对完整的教学过程,阻碍了学生阅读知识的培养发展,也阻碍了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初中生的经典阅读能力,让学生自主去参加一些经典阅读的活动,从而提升自身的阅读水平和个人素质。
总之,各位老师都积极行动,思考自己的教育主张。知晓教育主张是对教育教学深刻思考后形成的一种见解和思想,不仅表达了对教育的情感上的自愿,也表达了理智上的自觉,这种自愿与自觉,正是对理想教育的追求,表现为教育自觉和自由。阅读、实践与反思是提炼教学主张的有效路径。不断的教学反思能让我们在不断变化、不断生长的课堂教学情境中,以自己的视角直面教学中的现象和出现的问题。对教学实践经验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和诠释,进而提炼自己的教学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