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生老师回忆济宁一中旧事之二 消防器材厂

T o ma s
创建于2023-03-24
阅读 27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关于母校的回忆之二

      在勤工俭学活动中诞生的济宁一中消防器材厂

                                刘建生

        1970年月2月,我随着实验小学戴帽毕业班调到济宁一中工作。这个班是我在1964年实小成立时从小学二年级接手的,班里学生中的干部子女较多,学习和纪律等基础较好。由于在文革中我始终坚持尽量减少社会不良影响的原则,对学生一视同仁,班级管理一直比较稳定,是当时济宁一中唯一的一个没有打乱编制重新编班的班级。到了一中以后,这个班的序号为“三连五班”,直至1972年毕业。这样,我也创造了连续七年担任同一个班的班主任和教学工作的纪录。当时的班主任经常到学生家里家访,我由于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工作时间比较长,不仅对每个学生的性格比较了解,而且和他们的家长也比较熟悉。毕业40年来,师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每年都有师生聚会,每十年搞一次大的庆祝活动。每次聚会中,都有一个重要的话题:我们创办的那个消防器材厂现在怎么样了?

        济宁一中消防器材厂对于我们这个班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我就我所了解的情况做一简要说明,并请其它知情者补充指正。

        1971年,学校大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各班都根据自己优势各显其能。兴办了中药厂、草绳厂、纸盒厂等,可谓是百花齐放。但由于需要依靠别人,脏、乱,占地多,内容与学习不密切等原因,这些校办工厂大多坚持的时间不长。最初,我考虑到当时正大张旗鼓宣传毛泽东思想,每家都安装有线广播,于是就领了几个同学到城南苇厂(现光学仪器厂前身)去学压电陶瓷喇叭制作,但因多种原因未能成功。后来,又从在储运站、生资站等单位工作的学生家长那里了解到:单位的泡沬灭火机每年都要换药和维修,这是个可以持续而且与化学学习有联系的事业,于是又重点对这方面展开了调研。先到当时从事这项业务的交修社和五交站去学习有关技术和知识,再到消防队去了解情况、办理有关手续;最后,借来地排车分头到供销社各仓库联系泡沫灭火机的换药装修业务。

        学校当时的勤工俭学活动没有资金,需要班级自力更生、白手起家。我就发动同学,从家里找来钳子、搬子、螺丝刀等作为工具,另一方面则通过学生收集废钢铁、卖废品、割草卖钱等筹集资金,用来购买灭火机需要的药品,还要拉着车到各仓库去揽活儿。

        记得第一个业务是给储运站的灭火机换药装修。那天,在校园东北角的一处空地上,天气比较冷,同学们把旧瓶中的药倒出来,清洗瓶子、除铁锈、换装新药等,完成以后再进行检测,忙得不亦乐乎。同学们个个手冻得通红,人人身上却汗流浃背。装车运去验收后,虽然天已很晚,同学们也都很累了,却一个个无比高兴,兴奋得不得了。

        就这样,我们干了大约一年多的时间,随着“复课闹革命”号召的逐步落实,我们这个班的学生也即将毕业。到了1972年初,我们班把工厂交给了学校,学校将原来的校办机械厂调整后,改为专业生产灭火剂和维修灭火机、后来成为省公安厅定点的消防器材厂,八十年代年收入曾经达到20多万元,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至今,济宁一中消防器材厂仍然在为学校产生效益、为社会做贡献。

                                                                                                                                2012年3月

济宁一中学生在校办工厂学习实践

阅读 27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