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莞之约,携手共进——临湘市教师赴东莞市松山湖北区学校跟岗学习汇报(第一周)

不忘初心
创建于2023-03-23
阅读 269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春雨绵绵胶似漆,学海潺潺永无涯。期盼等待已久的我市教师赴东莞市松山湖北区学校的跟岗学习之旅终于成行。

3月19日清晨,我们一行21人从临湘始发。李宗才局长叮嘱我们要珍惜机会,等我们学成而归。虽然今天细雨绵绵,有些寒意,但是李宗才局长的这句话让大家倍感温暖,干劲十足。

day  1

3月20日,是赴东莞松山湖北区学校跟岗学习的第一天,本日第一项活动就是在陈莹主任的带领下参观校园,经过两个小时的参观,心里备受震惊,从悟园到智园到觅园再到沁园,洁净舒适的校园环境,各具特色的文化建设以及丰富多彩的学生作品展,学校的每一处设计都独具匠心,到处彰显松山湖北区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让我的眼界受到很大的冲击,既是一种冲击也是一种深度文化美的享受。

下午,我们来到了富有设计感的二号报告厅,在这里冯正华校长给我们介绍了该学校的办学理念及文化,让我们对学校的理念设计及创建背景等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冯校长说:“教育永远是面向未来的,教育者要跳出今天之视角去看美好之未来。”这句话足以让我们深思,受益匪浅。

晚上,我们观摩了一场以北区“三探”与有效集备为主题的研讨活动,在陈莹主任的引领下,整个活动学习氛围浓烈,教师们都在积极参与,踊跃发言,乐在其中。

晚上十点,云湖中心小学所有参训人员在宿舍八楼开展一天学习之探讨,学员们对一天的学习感受进行了总结,廖凌峰校长邀请冯正华校长为我们亲自指导,收获颇多。

day  2

3月21日上午,我们聆听了李芳主任《北区课程 问道未来》的讲座,李主任的经验分享为在座的老师带来了一场知识的盛宴。李主任说:以后的教育不应该是教书,教知识,而是教孩子去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再是高分低能的学习机器。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把教和学的过程转化为孩子创造知识,探究世界的过程。李主任用一句话来概括:“让孩子在创造中长大而不是长大了再创造。”这句话让我们茅塞顿开。

下午我们观摩了英语备课组的研讨活动,此次活动环节清晰,层次分明。有主讲,有讨论,有创新,有实效。围绕着相应的研究主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我们参训成员也参与其中,乐此不疲。

晚上,冯正华校长和部分校长及云湖中心小学老师交流学习心得。

day  3

3月22日,今天已经是学习的第三天,有幸聆听了北区学校语文公开课及音乐校级展示课,我认为这是旧经验和新知识的碰撞,并在碰撞中激发新动力,产生新思考,在反思之中也开启了新的学习征程。泰山不让土壤,故能就其大。河流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我们青年教师只有在奋进之中善学习,勤反思,才能汲养分,促发展。

3月22日晚,在何葛俊男队长的带领下,我们在学校党建室开展了集体会议,会议中大家交流近几日学习成果,畅所欲言,直抒己见。

day  4

3月23日上午,我们语文学科的教师在401班聆听了郭武松主任的两堂随堂课。郭武松主任的课堂生动有趣,感染力强。他执教的是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这是一篇小说,整堂课自然流畅,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难点处浓墨重彩地深入创设情境,重点处绘声绘色范读、体会读,学生的心就这样一步步融入课文,一步步融入小说中。让我想到了一句话——润物细无声。

3月23日下午,我们首先参加了数学教研会,然后部分教师体验了学校特色课程——超轻黏土课,部分行政人员进行了针对性的研讨。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切的体会到新课程下的课堂更应富有趣味性、探索性和挑战性,充满生机和活力,涌动着生活灵性。

循梦而行,向阳而生。廖校和教学相关领导向学校管理中心主任杨红菊请教了教学管理、教研教改、师生评价等方面的相关问题。

3月23日晚,我们晚餐过后不约而同的来到了党建室进行交流,在持续的交流中碰撞出不同的火花。

day  5

3月24日,今天是一周学习的最后一天,我们有幸参加了杨红菊老师的小组合作学生行规训练体验课,杨老师的这节课主要是从小组文化建设以及学生的课堂行规训练两个方面来落实,让我们进行角色转换,当一回学生来进行小组合作的实操和展示,课上,我们抑制不住内心的热情,热血沸腾,很激动,很快乐,这就是体验式学习带来了美好的感受。

教研路上,我们需要带着梦想去追寻,带着理想去实践。只要我们携手共进,我相信这条教育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教育之花一定会越开越烂漫。

摄影:陈晨

编辑:陈颖   秦笑君   陈晨

审核:廖凌峰

阅读 269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