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大院的故事 何洛明小传

袁燕军
创建于2023-03-23
阅读 250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何洛明和老伴

     何洛明,1898年出生,1968年去世,享年70岁。

     何洛明是是何家大院三兄弟中的老大,名兆凤,字鸣岐,号洛明。

      或许是前两个名字过于书生气,当地的百姓很少有人知道,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称呼他“何洛明”,由于保定口音关系,口语化就称为“何老明”,提起“何老明”当地的乡亲都会说:西原坡的何老明谁不知道啊。因此,本文就采用这个广为认知名字来叙述“何老明”的故事!


       河北满城西原坡村的何氏家族曾经是满城南部一带有名的富户,当年拥有良田数百亩和占地数十亩的宅院,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这个家族中的年轻人都坚定地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投身了革命,他们跟随革命的进程分布在全国各地,全国解放后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了一生。

       如今从何家大院走出的年轻人或者已是垂垂暮年,或者已驾鹤仙逝。在他们的晚年,不时流露出对西原坡村那个深宅大院的怀念,在点点滴滴的回忆中,不约而同的都会忆起这个家族最值得人们尊敬和骄傲老人------何老明。

散尽家财支持革命

1947年政府颁发的何家宅院的“土地房产所有证”

       何老明是从父亲何洛林手中接过殷实的家业,何洛林是晚清秀才,靠着善良和勤奋,积攒起不菲的家业。何家祖上没有行医的传统,但何洛林凭着聪慧自学成医,他医德忠厚,每每有人请郎中,不论早晚,不计贫富,随叫随到。他医术精湛,因药方便宜,药量又大而被冠以“何大方”的绰号。行医多年,赢得了极好的口碑。何老郎中去世时,十里八乡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

       何老明不仅继承了父亲的家业也秉承了家父思想开明,不保守成规,心胸豁达,仗义疏财的性格。上世纪初国内军阀混战,各种思潮涌动。何老明的二弟何兆熊是保定地区最早从事革命活动的共产党人之一,1929年他在西原坡村何家大院建立了党支部。

       虽然,那时的农民对共产主义和共产党不甚了解,但何氏家族选择了支持共产党的革命活动。不仅为共产党的提供活动场所,还卖掉自家棉花和良田购买枪支支援五里岗和高蠡暴动。 

       当时共产党活动经费非常困难,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到解放前夕,何家为支持共产党工作和抗日斗争,几乎散尽了全部家财。1932年何家筹集了一千二百块大洋,一部分交给党组织作为活动经费,一部分购买了三十多箱蜜蜂放在树林边,以养蜂场的名义建立了党的秘密交通站。最后这三十箱蜜蜂繁衍生息九十年,至今仍由何家后人放养,成为何氏家族所有财产的唯一见证。


他是我们共产党的老朋友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抗日战争时期,保定是南北交通的枢纽,日军为保证京汉铁路的安全,对保定地区的抗日力量进行残酷的镇压。所以,保定地区的抗日形势极为严峻。  

      何老明深明民族大义,尽自己家族所能支持八路共产党抗日。西原坡村位于解放区和敌占区之间的游击区,八路军和日伪军你来我往,何家大院成了当时满城一带有名的堡垒户和交通站,秘密接待南来北往的共产党和八路军,为他们提供食宿,有的同志有伤病,父亲何洛林把脉看病,何老明冒着风险外出抓药,为同志们熬药疗伤。


      为了保证安全,只要有同志们来到何家大院开会或住宿,何老明就会让家里人到村里去放哨。当时村里有一户“一贯道”( 一贯道是当时有名的反动邪教组织),何老明会派专人在他家周围昼夜看守,防止他们给日伪军通风报信。 

       在当时严酷的斗争环境中,何家大院为党员干部和八路军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庇护场所,所有到过何家大院和认识何老明的同志都会交口称赞。易县边区的党组织对何老明非常信任,如果有人在满城一带碰到困难,组织上就会介绍说,去找一下西原坡的何老明,他是我们共产党的老朋友。


党外的布尔什维克

      何老明不是共产党员,但他支持家族内亲属和自己的子女参加共产党进行抗日活动,他的几个子女全都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共产党和八路军。 

      何氏家族虽属于地主阶层,但何老明拥护共产党的主张,抗战初期积极落实党的减租减息和拥护团结抗日的政策。1946年边区实行土地改革,当时何氏家族田产几乎都变卖所剩无几。尽管如此,他和老伴一起把抗日时期坚壁清野埋藏的粮食衣物等挖出来全部交给了农会。


      何老明常说:我不是共产党员,但我可以比在党内做更多更好的工作,所以我是党外的布尔什维克。  

      何老明老的言行受到党和人民的尊重。1948年,晋察冀边区成立三三制人民政府,何洛明被推举任参议员,作为无党派进步人士的代表参加了政府,并出席了政府成立大会。


1965年,12月,满城县召开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何洛明老人被选为人民委员会委员。

1965年4月何洛明老人被西原完小聘为校外辅导员,4月11日,老人和少先队员们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影像。  

一桩历史悬案

  1947年夏天,不知何故何老明老人搬出了自家宅院,住到牲口棚里,从而引发了一桩历史悬案。最近笔者经过多方查证终于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事情起因要从何家的长工何洛丰说起,何洛丰14岁时便在何洛林家做长工,何洛林的二儿子共产党员何兆熊,经常与其讲一些革命道理,1929年由何兆熊介绍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3年的一天,保定行营的马队突然包围了西原坡村,要抓捕何兆熊,何洛丰发现后立即通知何兆熊转移,但何腿伤行动不便,何洛丰急中生智背起何兆熊藏进河边的苇塘,使何兆熊躲过一劫。

       何洛丰在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1947年担任满城县委副书记。不久娶得娇妻,并生有一子。穷苦出身的何洛丰,幸福感满满,对妻子百依百顺,妻子娇惯要住深宅大房,洛丰无奈找到少东家何老明,我们无法知道他们之间都说了什么,但结果是,何老明搬出了自己住了多年的宅子,老两口在牲口棚内栖身,儿媳和孙女住进了仓房,洛丰两口子住进了宅院。  

       奇怪的是,一个月之后,娇妻说,这房子闹鬼,住不得。于是,何老明全家搬回老宅,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活。


       这段小插曲传到社会上演变成政治事件,传闻称:何老明被当作土改运动的对象,被扫地出门,不得从家中带走任何物品,全家流落街头,沿街乞讨,生活艰辛,一年以后土改纠偏老人才得以回到家中。听到这个传闻,当地百姓纷纷为老人鸣不平,甚至对共产党表达不满,百姓们说,何老明全家都参加了革命,为共产党做了大半辈了好事,到头来共产党这样对待老人太让人伤心了。  

       幸好,七十五年后的今天,笔者采访到“搬家”事件的当事人何洛明老人的孙女何女士。她老人家的一番深情的回忆解开了这一历史迷团。

      事件过后,何洛明老人对何洛丰同志没有半句怨言,何洛丰同志依然对老人尊敬有嘉,他在担任县委副书记期间,尽自己所能帮助老人解决各种困难。二人之间这一段故事,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特殊人员关系,成就了一段东家与长工的历史趣话。

       时间来到公元一千九百六十八年,文革的红色风暴席卷着全国,保定一度成为风暴的中心。风雨之际,农历4月26日,西原坡村何家大院静静的老宅中,何洛明老人永远的闭上了双眼。身边只有一个女儿和女婿,其他子女正在各自的岗位上接受文革风暴的洗礼。  

       就这样何洛明老人带着对子女们深深祝福,带着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与世长辞。  

       他以共产党的老朋友的身份走完了一生,老人的一生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 

       何氏家族从封建社会走来,何洛明老人和他的亲人们没有留恋祖上财富,毅然走上了推翻旧中国,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建立新中国道路,而且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何洛明是这个家族的代表,老人家永垂不朽!


阅读 250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