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确保育人成效,乌鲁木齐市第六十八中学以迎接党的二十大为主线,结合实际广泛地开展了线上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系列活动贯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环境。
我校特开展主题为“‘疫’路向阳 给心灵一个拥抱”的心理健康月活动,助线上平台组织全校学生,依托每周课程及年级教导会等开展心理团体辅导活动,进而改善学生们因长时间居家的疲惫心理健康状态,以帮助同学们理解由此引起的不良情绪,更加轻松高效地学习,营造维护促进心理健康、精神卫生的良好氛围,激发其内在积极品质,更加积极、乐观地面对当前生活中的困境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坚定信心,继续前行。
通过本次活动,以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促使其科学地认识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心理调适的基本技巧,努力营造“人人关注心理健康,人人参与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广泛深入地开展。此次活动从10月20日到11月28日,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为了进一步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设,不断提高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心理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李韵潇老师借助线上平台组织初三、高三毕业年级开展亲子团体辅导活动,以带领大家搭建亲子沟通的桥梁,创设时机走进彼此。
一方面,成员们在欢快的音乐中完成一次默契跳舞的活动,不仅放松身心还能够释放心中的压力。在共同参与的过程看见彼此之问的协作与街接。另一方面,使用冥想绘画的方式来深人地探讨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后分享思考与个人感受,相信这些都会给彼此带来新的感悟和思考。
斯坦福的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的著作《终身成长》中谈到成功最重要的是思维模式。中学生在三观形成过程中易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此外,在居家生活的大背景下,孩子们在面对一些挫折及困难事件时,更容易产生消极观点。鉴于学情分析,李韵潇老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用成长性思维进行思考,辅以有效的学习方法加以训练,点燃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激发更活跃的大脑提高智商,帮助他们结合自身特点在未来获得成就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战胜疫情我们信心十足,这也正是因为我们擅于用成长型思维看待困难和挫折。
七年级(1)班学生代表成欣芮也就本节课发表了自己的肺腑之言。通过本节课,不仅让学生们学会用成长型思维去看待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而且他们也树立了正确看待疫情的心态,以积极乐观的姿态应对当下的居家生活。
美国心理学家、应激理论的现代代表人物之一理查德·拉扎勒斯 Lazarus) 提出压力是一种交流状态(transaction) ,是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他非常强调个体认知在压力过程中的重要性及个体与环境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理查德·拉扎勒斯提出当我们改变了赋予事件的意义,使得威胁不复存在,或当我们使用某一些应对方法消除了威胁或威胁中性化时,压力就可以消除了。
在李韵潇老师的带领下,初一、初三及高一年级开展了本次“鸭梨”助力理想的绘画表达课。活动将“压力”化身“鸭梨”,同时“鸭梨”是可以食用的,间接传达“压力并非坏事”的理念。将压力感转化为“鸭梨”酸涩的口味,并让孩子们利用各种资源将它转换为另外一道美食。让学生们相信“不好的事情可以积极转化,压力可以助力理想”,转变学生负性认知,从而正确对待它。一起来看看孩子们亲手烹饪的美食吧。
在课程之后,七年级(4)班熊欣辰表示:“在这节课中学习到了对待压力的办法:1.反思情绪和想法 2.重组自己的故事 3.建立积极思维习惯。这几点让自己受益匪浅,我们应该把心中的压力(鸭梨)变成动力(动梨)要有理想(梨想)为了目标努力(努梨)。在李老师的每节课中我都能收获到很多,每节课都非常的开心,李老师就像我们的朋友一样跟我们相处,感谢老师让我在面对困难烦恼时,能勇敢面对。”本节活动课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承受失败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当前长期居家阶段的中学生常常觉得生活乏味,感受不到幸福,并且对幸福的理解模糊而又片面,缺乏深入思考。基于积极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在《持续的幸福》提出的幸福理论五元素(PERMA):积极情绪,投入,积极的人际关系,意义和成就。
在李韵潇老师的带领下,初一、初三、高一年级通过制作幸福药水和书写幸福行动从而帮助自己认识和理解幸福,寻找和积累幸福,构建蓬勃的幸福生活,健康成长。
常态化疫情给现阶段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而去发现生活中的小幸福会让孩子们透过感恩、希望、乐观、富有意义的镜头看待生活,关注自己拥有的事物,并增强发现和感受美好的能力。转变看待事物的视角,把原本投入在消极情绪中的精力转向积极情绪。在课程结束后,高一(10)班程茜薇表示:“通过这节心理健康课,让我想起了平日里很幸福的小事,感受到了积极情绪带来的正能量。课后也投入自己的真心去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保持了对生活的热情,对未来又充满希望。”所以,记录最大的意义在于一个人只有主动去寻找幸福,才会得到它。
转眼已经十一月了,正是冬日最治愈的时节。这场再次肆虐的疫情,阻碍了我们在校园相见的步伐,疫情以来产生的情绪可能有:焦虑、担忧、失落、恐惧及emo等负面情绪。而对于正处于青春期又内心敏感的高中生来说,emo好像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何场景。那些不明所以的失落和伤感,总是以各种无法预料的方式闯入他们的内心。
李韵潇老师利用高一、高二年级年级教导会带领学生们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团辅活动,进行疫情期间的情绪调节。前半节课,李韵潇老师利用半结构式讲座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使用漫画讲述负面情绪的出现和大脑机制是分不开的,并从察觉和接纳情绪、发泄情绪以及呼吸减压训练等方面给出实用性缓解情绪的小方法。后半节课,带领学生们在轻松欢快的音乐中完成积极赋能活动,重新出发,由网“抑”云变成网“励”云,播放被盖住的快乐。
这样一份歌单是帮助我们战胜消极情绪的有力武器,也是我们在平淡生活里挖掘出来的支持自己的资源。高二(3)班杨露在活动结束后谈到:“上了节情绪调节团辅课,我收获了不少情绪调节的好方法,能帮助我在低谷时期及时处理好负面情绪,拥有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课后的学案纸还获得了李老师的对应精彩点评与批改,给平淡索味的居家生活添加了许多色彩。”生活从来都是泥沙俱下,鲜花与荆棘并存,不必害怕日升月落,总有黎明降临。让我们一起直面寒冬,重整行囊、满身欢喜地去拥抱阳光。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于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这与近年来国家多次强调的重视家庭家风家教建设相一致。为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融合,进一步推动亲子关系的良性发展,提高亲子的沟通和互动能力,更好地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李韵潇老师根据初一、初二年级学生青春期特点,对其家长开展了为期七天的“非暴力沟通”训练营,助推家长成长,助力家庭教育。
本次活动以非暴力沟通理论为指导,以促进亲子和谐对话为出发点与落脚点,通过集中示范讨论与分散实践打卡的互动团辅和书写活动,旨在带领家长于持续一周的真实记录中觉察亲子对话模式、接纳对话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勇敢尝试去进行一次5%的小步递进式改变,从而让亲子间以爱为联结的非暴力对话真正的发生。
(第一期家长训练营)
(第二期家长训练营)
通过本次亲子团辅活动,帮助家长树立了正确的沟通观念,学习与掌握科学的亲子沟通方法,推动了亲子关系的良性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家校共育的有机结合,从而更好的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长。
情绪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很大的主题,每天的生活中,我们也都会体验到各种各样的情绪。对于现阶段的中学生来说,疫情以来的情绪变化是焦虑担忧、抑郁失落、生气愤怒、紧张不安,再到怀疑恐惧。面对长期的疫情和居家学习生活,确实会引起各种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应。为了帮助同学们缓解出现的消极情绪,李韵潇老师设计了本节《情绪调试指南》,从觉察情绪、接纳情绪及做出行动(认知调节与行为调节)三个大方面,帮助同学们摆脱惯性,从而进行缓解情绪的刻意练习。
非常时期给予了我们非常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模式,相比于疫情前的多彩生活来说,现在失去原本趣味的时光也许会有一些平淡,这同时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定的情绪波动。在课程结尾,我们发起了第二场云端治愈计划,用这样特别的方式把彼此生命中的温暖与爱传递下去。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的研究表明,有感恩行为的人比没有感恩行为的人的主观幸福感更强,抑郁症状也明显减少。所以有感恩之心的同时伴有感恩行为,有助于增强主观幸福感,促进心理健康。为了让学生认识感恩对于心理健康的意义与好处,感受感恩带给我们的温暖、被关心被爱的富足感,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乌鲁木齐市第六十八中学开展了感恩主题特辑心理健康课。
李韵潇老师带领初一、初三、高一年级的学生开展了一堂关于“冬天里的第一杯奶茶”的心理健康课,引导同学们学会感恩,并将感恩落实于具体行动,为自己想要感谢的TA送上冬天的第一杯奶茶。除了甜品铺里的特供外,同学们还可以自己添加想要的原料。创造力满分的同学们都会用这些神奇的原料制作出什么样的感恩奶茶呢?一起来看看吧。
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便是一颗懂得感恩的心。它如玉石一般晶莹,如阳光一般温暖,如金子一般闪闪发光。这个冬季,乌鲁木齐市第六十八中学子用“冬天的第一杯奶茶”诠释关心和陪伴,传递感恩之情,让这个冬天充满爱与感动。
同学们开动脑筋,不仅制作了一杯充满暖意的奶茶,更加表达了自己的感恩之情,有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有报答站在三尺讲台上教师的引路之恩、有对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感谢、更有对陌生人的一个小举动、还有同学表达了对抗疫期间志愿者大白感激之情。小小的一杯奶茶承载着同学们的感谢、感恩,我想通过这节课,同学们肯定会更能关注到我们身边存在的美好事物,捕捉生活的乐趣和正能量。
助力心安,赋能成长。为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的乌鲁木齐市第六十八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李韵潇老师针对有需要的班级,利用班会时机特开展居家学习学生心理调适系列微课,并同步开放居家网课期间的线上心理辅导服务。
疫情期间都是网课,学习全靠自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对学习的效果的影响颇大。但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自己不够自律,可对于提高自律总无从下手。本节微课以云端学习之旅为背景,聚焦网课学习过程中的自律话题。从生物学、心理学等角度解答了两个问题:为什么自律那么难?我们如何实现自律?其中实现自律的三大方法如下:①强身健体必不可少;②自律肌肉锻炼走起;③有效激活自控自我。
莫道自律之旅无穷尽,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愿可爱的孩子们云端学习,自律又欢喜!
乌鲁木齐的秋冬季节充满了“治愈”的味道,李韵潇老师通过收集孩子们的“人间小温暖”来治愈彼此的心。现在就带着这份好心情,把它们统统送给屏幕前的你。
我们用自己和他人那些“可爱温暖”的小事情,带给你超过一比一的好心情,相信你也能从他人的镜头下,在这普通的日子里收获温暖和治愈。高一(9)班麦迪努尔·沙特尔妈妈表示:“为李老师《生命中的治愈时刻》主题活动点赞,尤其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孩子整天呆家上网课写作业,师生双方都很辛苦,但当我们回忆感受这些生命的美好时刻是,深感温暖又感动。”余下的日子,愿你被治愈的力量紧紧环绕。所以,今天也请你保持可爱,尽量把普通生活过得光辉灿烂。
在本次《人间疗愈根据地》活动,李韵潇老师收集了很多孩子们提供的治愈时刻。希望当生命之光被点亮时,这些温柔时刻会闪烁着光芒,照亮我们彼此。请抓紧,我们要启程啦!
在视频上线后,高一(4)班王之越表示:“每一次的心理课,都是在高压学习环境下的一次放松和体验生活乐趣的一种方式,我非常喜欢上心理课。李老师会用这样的方式给我们播放许多治愈系的照片和短视频,真的很治愈我们的心灵。”同班的严雅欣也谈到:“视频真的很治愈,感觉这一周的烦恼都被化解了。看见了不同的同学们她们的治愈时光,心里有种很温暖的感觉。虽然因为疫情,我们现在不能去学校,只能在家对着电脑认识对方,但是老师通过这种方式温暖了我们的内心,抚平了我们的不安,让我们云端相聚一起,相互治愈。”
虽然我们无法一直在这些“人间疗愈根据地”里停留,但哪怕短短停留十分钟,这些温暖的力量都足够你重新蓄电,再继续用心经营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即使在不愉快的日子里,我们可以试着去寻找生活偷偷藏起来的温柔,然后认真生活。你会发现在这珍贵的人间原来星辰闪烁,云朵温柔。
此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孩子们正确地认识情绪并表达情绪,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与韧性。在活动中点亮了孩子们的心灵之光,让他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健康的人格面对学习和生活,助力孩子们阳光同行,健康相伴。
通过这次系列主题活动,不仅给学生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提升了学生健康的心理素养,更引导了学生要以阳光的心态面对当下的学习和生活。希望我们老师和家长一起护航,让孩子们健康、快乐、阳光、自信地成长。
策划:乌市六十八中学德育科
执行: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组
文字编辑:李韵潇
美篇制作: 李韵潇
素材提供:全体学生及德育科
审核: 马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