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绿草木,大地勃发生机,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我们又迎来“两会时间”。春天,折射发展新气象,标注奋斗新起点。此时此刻,特别需要认真落实中央强调的“四敢”精神,那就是“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增强“四敢”精神,必须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只有不惧风险,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开辟新局面,才能奋勇前进。在乡村工作,困难更是不言而喻的,风险更是不可避免的,而克服困难、战胜风险,靠的是从容淡定和应对风险的基本功。
增强“四敢”精神,需要坚守的毅力和奋斗的意志。有的地方领导说,要敢于同先进比高下,敢于同自己过不去,不要总讲“拿得出手”的成绩,还要讲“说不出口”的问题。现实中,那些“无中生有”的传奇,“新题大作”的精彩,都是“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和“干”的作风的诠释。这些朴素而生动的语言真切地表达了“四敢”精神和大无畏的气概。
增强“四敢”精神,需要心中有大爱。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说到底都是因为有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厚情感。某市信访办领导指出,对群众的诉求首先要做“有理推定”,对群众的问题首先要做“有解推定”,对群众的批评意见首先要做“有过推定”,对信访矛盾化解各有关部门首先要做“有责推定”,这“四个有”体现的是贯彻人民至上理念的真正的“勇敢”
增强“四敢”精神,需要更有效的激励。敢想敢干,需要制度的激励、社会的激励,才能持续保持“敢”的状态。有主流媒体调研发现,个别地方少数基层干部想方设法“拒绝提拔”“不想晋升”,引起不小关注。确实有一些地方,在干部管理上存在纪律多、要求多、处罚多问题,甚至“领头羊”变成了“替罪羊”。相反对冲锋陷阵、辛勤干活的干部重视少、关心少支持少,长此以往,存在可能导致干部激励机制失效的风险。做好激励,应该重视大道理与小道理的对接,集体理想与个人梦想的对接。有著名企业家曾说过,没有激励还考核什么?有奖励才有榜样,基层不能没有英雄,没有英雄就没有动力。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只有做好激励,才能让“四敢”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披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情节。志愿军最初入朝参战时规定,不准用枪打飞机,因为既可能打不到,又暴露目标。有一个战士因为忍受不了敌机的频繁骚扰,端起枪来对空扫射,居然把飞机打下来了。但他立即醒悟到,闯祸了,这是严重的违纪行为,准备接受处分。彭德怀司令员去看他,他表示愿意接受任何处分。彭总说,我不是来处分你的,我是来给你颁发军功章的。军令规定不准打飞机,既然你把飞机打下来了,我们立即修改军令。现实中,我们也必须实事求是,有错即改,论功行赏,不吝啬各类嘉奖,有更有效更及时的激励才能保护更多的敢作为、敢担当。
以“四敢”精神辞旧迎新,必须永远保持拼搏的劲头,不能有任何惰性。新的开始,我们要像青松那样“挺然屹立傲苍穹,烈日喷炎晒不死,严寒冰雪郁郁葱葱”。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们始终要有“四敢”精神,才能更好地做好我们现实中的工作,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