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共读营——伴读活动第9期

休休
创建于2023-03-22
阅读 47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推荐读物:

书名:《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

作者: 田慧生

     上周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三讲第三部分:抓住深度学习的四个关键策略很多情况下,“延迟判断的思维外显”策略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即在学生回答问题或者提出新的创意时,教师不立刻做出对与错的判断,而是给学生一些自主思考、辩论的时间,让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本周与您分享:什么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伴读人:涂乒乒

伴读金句摘录(部分):

伴读分享:(选择你最有感受的原文文段摘录)

    深度学习的理论价值不仅在于克服机械学习、浅层学习的弊端,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更重要的是要克服长期以来的种种二元对立,使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知识)获得高度的统一,使教学内容(人类历史文化、人类认识成果)实现其本应有的价值,使教师、学生在教学中获得最大发展,使学生能够形成有助于未来持续发展的核心素养。

    深度学习要求教师自觉地赋予自己更丰富的职责,把社会的期望转化为学生个人的愿望,把教学内容转化为教学材料,引导学生去思考和体会教学材料所蕴含的复杂而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内容,带领学生从自在的个体成长为有思想、有能力、有高级的社会性情感、有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未来社会的主人。

读后感悟:

    深度学习的提出在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根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深刻认识教学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而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在将来进入社会历史实践、参与社会历史实践,并创造美好的未来生活。这就要求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理解学习的过程,把握学科的本质与思想方法,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高级的社会性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的优秀的学习者,成为未来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人。因此,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活动时要重视学生亲身经历、主动参与、积极建构,特别要注意联结知识背后的意义和情感。

阅读 47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