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孙公主歌
文/若金之波
昭君和亲的故事,流传古今;但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和亲公主是刘细君,她比昭君出塞早72年。
刘细君是汉武帝的侄女、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刘建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图谋造反,兵败自杀,一家人也惨遭杀害。细君因为年幼,留下了一条活命,被送到广陵王府抚养。她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里,受过良好的宫庭教育,会作诗,会弹琴,会唱歌,才华出众。
当时,汉武帝为了防范匈奴的侵犯,巩固西部边防,决定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归来后,认为乌孙国亲近汉朝,可以结为盟友共同抵抗匈奴,建议选派一名公主嫁到乌孙国,以这种和亲的方式巩固结盟关系。
汉武帝接受了这个建议。但乌孙国路途遥远,不管是谁,一旦嫁过去,就可能承受骨肉永久分离的伤痛,哪位公主愿意呢?挑来选去,汉武帝把目光落在细君身上,一来她是“罪王”之女,二来没有亲人挂念。就这样,公元前105年,汉武帝加封细君为江都公主,安排盛大的陪嫁队伍,经过数月的长途跋涉,护送她嫁到乌孙国。
乌孙国王迎娶了一位能歌善舞、才貌双全的汉朝公主,非常高兴,封细君为右夫人,并盖了一座宫殿,专门供细君居住。从此,乌孙国和汉朝就开始结成长期的同盟关系。
但乌孙国属于游牧民族,吃的是牛羊肉,穿的是兽皮,喝的是奶酪,住的是简陋的帐篷,生活艰苦,这跟鱼丰米足的汉朝生活迥然不同;尤其是语言不通,与人交流困难,加上国王年迈,一年见不到几次面,细君嫁给了乌孙国王,就等于嫁给了孤独和寂寞,思乡之情一天比一天强烈。为了排解心头的苦闷,她参考琴、筝、箜篌等乐器,创制了一种能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叫“阮”,又称为“秦琵琶”。她每日抱着乐器弹奏汉家的曲子,弹到伤心处,常常泪如雨下。而《悲秋歌》(又称《乌孙公主歌》)却是她自己创作的一首著名歌曲——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这首歌如泣如诉,唱出了自己身处异邦的孤苦心情,和渴望回到故乡的迫切愿望。可以想见,在万木凋零的日子,一个远嫁女儿,倚门远望南飞的大雁,触景生情,内心是多么的凄凉。谁听到这首歌,都会为之动容。
老国王死后,他的孙子继任新国王。细君以为机会来了,立即上书汉武帝,希望归汉。但这个要求被拒绝了。因为按照乌孙国的传统,老国王死了,夫人再由新国王继娶;为了两国的关系,细君不能违背乌孙国的风俗!不得已,细君又嫁给了老王国的孙子。她知道这一辈子回家的希望更加缈茫了,心里充满了绝望,思乡之情也伴随着无尽的忧伤。就在生下女儿不久,忧郁成疾的她,抱着遗憾黯然离世。最终伴随着那首《悲秋歌》的沉重旋律回到汉朝的,只是她的一缕孤魂,因而这首歌便也传为千古绝唱。
细君作为一个小女子,以柔弱的双肩,扛起了安邦睦邻的重担,却牺牲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和欢乐,怎能不叫人感慨唏嘘。
(作于2022年4月11日)
▲作者简介
若金之波,本名金波(非儿童文学老作家王金波,其笔名金波),河南新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已发表中短篇小说1000余篇,出版小说集、中长篇小说和童话33部,多部作品入选全国中小学图书馆、中国农家书屋、省教育厅推荐书目。获得冰心儿童图书奖、共青团鲲鹏文学奖、辽宁省出版政府奖、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年度作品奖、金江寓言文学奖、《东方少年》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奖、“读友杯”短篇儿童文学大赛奖等三十多次,作品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中国小小说50强”“教育部统编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和中高考、小学毕业语文试卷,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语、世界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