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歧,又称女岐,古代汉族传说中的神女。《楚辞·天问》“女歧缝裳,而馆同爰止。”王逸注:“女歧,浇嫂也。”《楚辞·天问》:“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王逸注:“女歧,神女,无夫而生九子也。” 说的就是夏朝扈国寒浇的嫂子。女歧所处的朝代是夏朝的方国扈国,她所出生的地方就是今天的山东平阴县洪范池镇,她是扈国君王绵药的女儿,甘之战扈国被夏启所灭,扈国臣民被夏启罚为牧隶,后迁国河南原阳及甘肃户县不毛之地。女歧的别称为九子魔母,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少妇,男人见了爱上她,女人见了嫉妒她, 姣丽蛊媚,驻容有方,性欲超强,因无夫而生九子被后世妇女尊为九子魔母。中国古代养生之道的许多秘诀已失传良久,以女歧而言,女歧的个人生活如此频繁,又连产九子,竟然还保持着那么好的容貌和身材,如果没有特别的养容秘方,简直不可思议,估计是服用了平阴县千年阿胶,擦抹了平阴芳香玫瑰的原因。王逸《楚辞章句》中有“女歧,神女,无夫而生九子也。”屈原《天问》对此表示不能理解,提出质疑说:“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屈老夫子的提问大有问题:无夫不等于无合。女歧所处的时代正是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时期,女歧是扈国巫女,即神女,是神权的母系女王,母系社会实行走婚制,男人处于从属地位,有时候必须以自己的劳动或物资去换取与妇女的交配权。既然是处在两种社会体系的叠合期,走婚制在相当一部分部落中又不肯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则女歧无夫而生九子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因为女歧的生育能力很强,又长生不老,所以深受后世广大妇女同胞的顶礼膜拜,被遵称为“九子魔母”,她是中国民间主掌生息生育的女神,传说就是女歧的化身。因当时新生儿成活率低,繁衍生息又是重中之重的生存法则,所以具备超强生育能力的女性皆被视作神女。“九子魔母”在唐代以前的名气并不大,到唐代时,香火却忽然旺盛起来,在唐人文学中,九子魔母或为年轻娇艳的美女,或为妖媚丰腴的美妇,行走人间,或戏弄为其塑像的信众,或勾引年少俊美的行者,一时非常活跃。作为青春少女形象出现的女歧,七八十岁年龄看上去只不过十五六岁的样子,她“薄傅粉黛,服不甚奢,艳态媚人,光华动众”,一出场往往致“百万之众,引颈骇观”;当她作为美艳少妇形象出现时,同样“姿容妖媚,韵度绰约”,“顾盼之间,辄通眉语”,她“昼则作女真装束,常服淡靓,不加新采;晚则花钿满髻,浓艳照人,左右见者,无不荡魂”。如此美丽动人的美女,在走婚制盛行的年代,可以想象其门前必然是车水马龙,俊男如潮,难怪女歧会连生九子了。 女歧的身体苗条面貌美好,个人欲望也特别强烈,寒浞的大儿子名叫寒浇,他路过扈国时,专门来看望寡居的嫂嫂女歧,这一看就看出事来了,女歧对过寒浇的本领非常满意,就留他在身边长住,还给他做了好几套华丽的服装留寒浇在身边。
夏朝,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的君王太康,是开国君王夏启的儿子,他自小跟着父亲启享乐,即位后生活比启还腐败,只顾饮酒游猎,不理政事,有一次,他带着家属、亲信去洛水北岸游猎,一去三个多月不回来,弄得国事废弛,民怨沸腾。东夷族有穷氏(今山东日照)部落首领后羿乘机起兵,夺取了夏的都城安邑。太康带着猎物兴高采烈地回来,在走到洛水岸边时,见对岸有重兵把守,便慌忙派人过河探问,这才知道是后羿不让他回都,各部落首领都不满意太康的荒唐,又惧怕后羿的实力,谁也不来帮助。夏王朝被后羿和他的相寒浞(约前2013年-前1933年)取代。太康后悔不及,只好在阳夏筑了一座土城居住下来,史称“太康失国”。太康死后,后羿立太康之弟仲康为傀儡君王。后羿执政八年,不修民事,凭着自己的射箭本领,也和太康一样,四处打猎。后来他就把国家政事交给自己的相寒浞,寒浞却趁机瞒着后羿,收买人心,条件成熟时,寒浞就杀了后羿夺了王位。寒浞为了斩草除根,到处追杀仲康的儿子相,当时相的妻子已经有了身孕,相死时,她顾不得失去丈夫的悲痛和王后的尊严从狗洞里爬了出去,逃到娘家有仍氏部落(今济宁一带),生下了儿子少康。寒浞杀死后羿,自立为王,改国号为寒。寒浞的原配夫人是九黎蚩尤氏的后人,身材魁梧健壮,有一身的好武艺,叫作姜蠡,当年寒浞领兵征讨东夷,二人在战场上相识,互相爱慕,姜蠡便率本部族投降了寒浞。寒浞得胜回朝后,国王后羿赐婚,并亲自为他们主持了婚礼。后来姜蠡先后为寒浞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名叫寒浇,生得豹头、狼眼、虎背、熊腰。次子名叫寒豷(又传寒戏),长得身长体壮,力大如牛。两个儿子都天生神力勇猛善战,既有母亲勇武强健的血统,又有父亲机智狡猾的智慧,在十几岁时就开始领兵厮杀。寒浞十二年,寒夏两国大决战,寒浞打败夏国斟灌氏和斟鄩氏两大诸侯,封长子寒浇为过王,镇守过邑(今莱州市西北),封次子寒豷为扈王,镇守扈邑(今平阴西南洪范池镇)。相的遗腹子少康后来强大起来,派出女侠客艾到扈国刺探情报,“使女艾谍浇”说的就是寒浇,《竹书纪年》记载女艾刺杀寒浇的刺客行为,寒浞的二儿子寒豷战死了,留下的遗孀叫女歧,被大儿子寒浇占有 ,女歧为寒浇缝补衣裳,和寒浇睡觉,当他和弟媳妇在床上睡觉的时候,女艾前来刺杀,但却杀错人了,深夜却把女歧的头砍了下来。由于寒浇喜欢打猎,女艾第二次利用寒浇打猎之机刺杀了寒浇。女艾是不是色情刺客,不是一点疑点都没有,女艾为什么不去刺杀魁首寒浞,而去刺杀寒浞的大儿子过寒浇呢?从政治意义上来讲,刺杀寒浇,使寒浞失去左膀右臂,从个人意义上来讲,女艾也喜欢寒浇,嫉妒女歧美貌,故意错杀也有可能。
说女歧生于扈国又被杀于扈国,哪扈国又是啥历史?据康熙年间《东阿县志》记载在扈山下有土方台千余,名南城子古为扈城。《春秋·庄公二十三年》“十有二月甲寅,公会齐侯盟于扈。”《春秋·文公七年》“秋八月,公会诸侯、晋大夫盟于扈。”《春秋·文公十五年》“冬十一月,晋侯、宋公、卫侯、蔡侯、郑伯、许男、曹伯盟于扈。”《春秋·左传》文公十七年六月癸未,公会齐侯盟于谷,诸侯会于扈,秋,公至自谷”。《左传·宣公元年》“宋人之弑昭公也,晋荀林父以诸侯之师伐宋,宋及晋平,宋文公受盟于晋。又会诸侯于扈,将为鲁讨齐,皆取赂而还。”《左传·宣公九年》“九月,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会于扈。晋荀林父帅师伐陈。辛酉,晋侯黑臀卒于扈。”《左传·成公十六年》“十二月,季孙及郤犨盟于扈。归,刺公子偃,召叔孙豹于齐而立之。”《春秋左传·昭公二十七年》“秋,晋士鞅,宋乐祁黎,卫北宫喜,曹人,邾人,滕人会于扈。”对于扈地,《春秋左传》多有记载,多为春秋时鲁齐卫曹邢晋宋等国交界处平阴洪范之地也。
《尔雅·释山》:曰“卑而大,扈。”郭璞注:“扈,广貌。”邢昺疏:“言山形卑下而广大者名扈。”时人以聚落坐落在大山脚下,便取“扈“为聚落地名。关于扈城;《山海经》载“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淫者也”。《尚书·甘誓》校释译论〉曾指出有扈氏就是九扈氏。《史记·夏本纪》写启登极王位,“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有扈国是黄河中下游部落联盟的“十二牧”之一,亦称扈国。《史记·夏本纪》:“禹以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史记·夏本纪》:“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於甘之野(今东平老湖镇)。”《集注》解释:甘,有扈氏南郊地名,今为东平老湖镇九女泉村到湖区片区。”汉·蔡邕《独断》:“至少昊之世,置九农之官如左:春扈氏,农正,趣民耕种;夏扈氏,农正,趣民芸除;秋扈氏,农正,趣民收敛;冬扈氏,农正,趣民盖藏;棘扈氏,农正,常谓茅氏,一曰掌人百果;行扈氏,农正,昼为民驱鸟;宵扈氏,农正,夜为民驱兽;桑扈氏,农正,趣民养蚕;老扈氏,农正,趣民收麦。”据《左传· 昭公十七年》,少昊24氏族中,有九个氏族是以扈鸟命名的,称为“九扈”。夏初的有扈氏应即少昊族九扈之后裔、有扈氏原居地就是今平阴县洪范池镇,辖区有扈山、扈泉、扈城、扈桥、扈亭、东扈峪村、楮村、女歧池(泉)、女歧墓、女歧庙等遗址。从《春秋》记载可知扈国多为政商要地。周代春秋时仍存,战国时,不被提及,扈城很可能毁于列强相互吞并的战争。
在大约2万到1万年前,太行山以东(山东)因地球第四冰川季气候变暖,上游冰川融化黄河济水倾泻,华北平原含今山东全域全部都是泛黄区,就是海洋区域,只有泰岳山脉及鲁东丘陵露出水面适合人类居住,《诗经·周南·关雎》中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句子,这“洲”本来应该是写作“州”的,“在河之州”就是指在河中的一块小陆地上,《说文》:水中可居曰州。周绕其旁,从重川。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广雅》:州,殊也,浮也。《释名》:州,注也。郡国所注仰也。《玉篇》:九州也,时也,宫也,居也。《释水》、《毛传》皆曰:水中可居者曰州。洪范大寨山山套,古为十里谷城山陵阿之地,有谷城山有狼水有神农洪泉,有最先适宜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故三皇五帝在此地筑城建邑,发明火食,发展农耕。
《括地志》载:“谷城山神农氏试种五谷于此,故名谷城山,也称覆船山,浮山”,谷城亦称神农城。《元和郡县志》载:“神农城(扈城)下有神农泉(洪泉、洪范池),即神农得嘉谷之所。”谷城山,位于今平阴县洪范池境内,是上古时期伏羲氏、神农氏教民种谷之地,这些记载都源于神农氏伏羲氏教化古人种植五谷之地在谷城山,山下有神农泉,谷城山即大槛山,神农泉即洪泉洪范池。平阴县洪范池镇古时有三皇五帝都城阳州,有扈氏九农政扈城,神农氏谷城山谷城,都与上古农耕文明有关,人物和古城古迹具有连续性,是中国农耕文明及治国理政文化发祥之源头地。
扈国扈城本是神农氏伏羲氏教化古人种植五谷之地,位于谷城山(今大寨山)西阴扈山扈泉西侧,也就是三皇五帝黄帝及少昊帝时农官九农正即九扈正(现在的农业部长)办公的城邑,是三皇五帝少昊帝都城阳州(今周河遗址处)的副城。后来黄帝及少昊帝赏赐九扈氏九农正即有扈氏建立了扈国,定都扈城,再后来有扈氏自认为自己名门望族,皇亲国戚,根红苗正,不服从禹王的儿子夏启的命令,反对夏启有禅让制度改为世袭制,双方发生甘之战(东平县老湖镇九女泉附近),扈国有扈氏贵族战败后,夏王启念其同宗放有扈氏一码,罚为牧奴,全族都西迁到河南郑州以北的原阳、原武一带生活,后又西迁到陕西西安市鄠邑区一带建立后期的扈国。扈国西迁后夏王启就把有扈氏的封地转分给嬴姓(秦始皇的祖先)谷国,谷国和位于今汶上县境内汶河以南运河以北邓国关系很好,都属于嬴姓同宗诸侯朝贡国。后来谷邓两个小国均被夏末后羿部寒浞消灭,谷邓两国贵族逃迁到河南,后有迁到湖北等地建国。至今洪范有不老女神女岐在扈国无夫生九子为太阳,后羿射日灭扈国的故事。
根据历史记载及文化考古,洪范池镇先有上古九州之阳州,后有扈国扈城,再有谷国谷城,就是今平阴县洪范池镇周河遗址向南到南侯庄遗址西狼水源头东岸片区,为三皇五帝时期都城阳州,夏商周时期扈国、谷国都城遗城,《山海经》旸谷(汤谷)的所在地,也就是不老女神九子魔母女岐生死之地。今平阴县大力发展世界女性宜育宜养宜居之都,有阿胶玫瑰女性用品之两大国宝,开发不老女神九子魔母女岐及大齐公主孟姜女侠义卫国之奇女烈女文化,对发展平阴洪范文旅康养产业有不可预见的名人推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