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和市委“四个狠抓”工作要求,清城区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与广州共建现代轻工纺织产业集群,以起步就是决战的姿态,多角度、全方位集聚了一批优秀人才,为推动广清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园(以下简称转移园)企业有序转移、平稳落户,跑出了第一阶段招才引企的“重力加速度”。目前,如何解决纺织服装高技能人才“引育留用”的“突出问题”,成为清城区推动转移园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一、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纺织服装产业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目前,清城区纺织服装产业就业人员主要由附近村民群众和外来务工者构成,从年龄看,大多数是60、70人员;从技术等级来看大多为初级工,中级及以上技术工人较少;从学历来看大部分是初高中毕业学历,大专以上高学历工人占比甚少,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相对偏低。多年来,我区现有纺织服装产业主要以小作坊形式经营,数量多、规模小、层次低,几十年来一直没有重视纺织服装人才引进培养和相关载体平台建设。纺织服装企业工作环境差,计件计算薪酬,待遇吸引力低,针对纺织服装产业的宏观人才管理体制不健全,人才晋升空间窄,缺乏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有效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引进、聚集、评价与激励机制。
二是纺织服装产业技能人才培训鉴定难。作为广清重点打造的“万亩千亿”重点项目,转移园的建设对技能人才的数量、质量、技能都提出了新要求,但省市对企业申请成为第三方评价机构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忠华集团作为转移园目前具备第三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备案企业,只有纺纱工、电工、设备点检员、并条工、粗沙工等工种的初、中、高级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水平,具备认定资质的工种与制衣行业工种不符,暂无法开展此项工作。现有的纺织服装企业因其规模小,产业工人流动性大,加上没有成立纺织服装行业协会,缺乏行业统筹引领协调监管,致使企业容易忽视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因纺织服装企业聚集程度不高,无法为技能人才统一提供培训教学指导、校企合作对接等服务。社会培训机构针对产业工人开设的技能培训班仍以“盈利”(拿政府补贴)为主要目的,采用教学培训方式较比传统古板,致使产业工人报名参训的兴趣不高,技能更新与提升缓慢,无法适应现代纺织服装产业高发展对劳动用工的新要求。
三是纺织服装产业骨干人才留用难。一方面,我区纺织服装企业对于从业人员的激励机制尚不完善。纺织服装企业普遍存在从业人员年龄偏大、劳动强度高、薪酬待遇低等问题,薪酬待遇与实际产出难成正比。另一方面,缺乏与职业技能等级匹配的人才评价机制,生手熟手产业工人技能等级薪酬差距小,晋升通道有限,导致技能人才工作积极性大大降低,拥有10年以上从业经验的骨干缝纫技师流失更严重。此外,政策补贴力度在学历、职称、住房、医疗、教育、交通等方面与珠三角地区同行业比较没有明显优势,导致“缝工巧匠”集聚留用存在明显的短板。
二、对策与建议
(一)在“引”方面做文章。完善纺织服装行业高层次人才信息数据系统,实时掌握园区人才总量、人才梯队结构以及园区企业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动态,推动人才地图与产业发展规划相匹配,精准引进各类高层次紧缺人才;推进技能大师工作室、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科研机构建设,为聚集引进行业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提供更大的平台载体和交流合作渠道。
(二)在“育”方面求突破。深入整合职业院校、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相关资源,打造纺织服装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创新纺织服装产业人才培育模式。鼓励职业院校开设纺织技术、服装设计与工程等相关专业,大力培育包括设计研发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现代营销管理人才在内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为纺织服装产业创新发展提供高水平人才队伍支撑。
(三)在“留”方面下功夫。一是建立职业技能等级与薪酬联动分配机制,根据职业技能等级序列,优化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设置,给予与其相匹配的薪酬待遇和晋升通道。健全以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为主要指标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最大限度激发技能人才活力。二是通过发放稳岗补贴、交通补贴、在岗技能或学历提升补贴等扶持政策,为技能人才扎根一线岗位提供保障,提升我区纺织服装从业人员的归属认同感。三是多角度、全方位为纺织服装行业高层次人才提供优质服务,将现代纺织服装产业人才作为我区重要产业人才进行谋划使用,优先在安家落户、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方面,为纺织服装高精尖缺人才开辟一站式便捷通道,提升其在清远工作的归属感、成就感和幸福指数。
(四)在“用”方面见实效。一是建立人才信息库,强化“凭能力用人才,以实绩论英雄”的用人导向,及时发现、用好勇于创新、能力突出、业绩优异的技能人才,把有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专业精神的优秀人才放在最能发挥其特长的岗位,实现人与岗的“精准对接”。二是鼓励校企联合、工学结合方式,搭建实训基地、技能作坊等平台,让职业院校学生在奠定好理论知识,同时拥有向企业高级技术人才观摩请教、实操锻炼的机会。发挥以老带新,以熟带生的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传帮带引”作用,紧密对接校企双方需求开展技能人才培训。三是充分发挥纺织服装企业作为纺织技能人才培训的重要阵地作用,健全和完善职工培训体系,设立产品创优津贴、带徒津贴、班长组长津贴、技术创新津贴等效能激励机制,鼓励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在一线岗位完成工作的同时,也有钻研技术、研发创新的积极性。
2023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