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洲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同课展风采,异构显匠心——记海口市第二中学首届校园教学节初中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创建于2023-03-22 阅读1024

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推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继续推进我校“335”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支持指导下,海口市第二中学举办首届校园教学节活动。此次活动诚挚邀请到海南农垦实验中学和海口实验中学初中部开展“同课异构”活动,精研课堂教学,特邀市教育研究培训院教研员来校听课、评课。

“八方群英荟萃,打造教坛盛宴”。2023年3月21日上午,海口市第二中学开展首届“校园教学节”之初中语文“同课异构”教学教研活动,海口市第二中学与海口市实验中学演绎出不同色彩的《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教学

林雪贞老师与《小石潭记》

林雪贞老师以导学案为载体,整堂课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课堂流程上按照五步程序落实:预习学案、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展示点评、答疑解难,达标检测、训练反馈,清理知识、小结过关。

预习学案、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展示点评、答疑解难

达标检测、训练反馈

清理知识、小结过关

林老师强调朗读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朗读的情绪、停顿、节奏。

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分小组安排任务进行讨论,上台通过投影仪展示讨论成果。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氛围热烈,学生积极踊跃,教学重难点突出,注重内容讲解与中考考点相链接。

这堂课教学设计合理,教学目标落实到位。还有一群小老师,他们不仅会学、会做、更会讲,在理解柳宗元的“乐”与“忧”时,娓娓道来柳宗元的写作背景,在讲台上自信又大方地展现小组讨论成果,他们讨论的认真态度和近乎完美的呈现让他们熠熠生辉。


陈满娣老师与《小石潭记》

陈老师温柔又极具魅力,面对第一次接触的班级游刃有余。课程一开始她先与学生完成破冰游戏“东张西望”“左摇右晃”,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也使课堂氛围活跃不少。

重基础,正字音

明词意,理翻译

陈老师注重让学生举一反三,“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的“西”有一个翻译要点——词类活用,立刻就让学生联系到本文同样用法的词语“西南”“下”“空”等等。

辨水声,引兴趣

本堂课,陈老师将“文本探究”部分作为课堂重点,在基础知识部分做好热身训练后,她以“让学生分辨四种水声中哪一种是‘如鸣佩环’的水声”为切入点,进入对文本的研究中。设计新颖独特,抓住了学生注意力。

作者写水、石、青树翠蔓、鱼,多感官描写、动静结合、正侧面描写、借景抒情等手法综合运用,情感由乐——相乐——忧,我们仿佛看见了千年前孤独的柳宗元。

拓展阅读,还原作者的人格魅力。坎坷的境遇、艰难的仕途永远也磨灭不了柳宗元的济世之心,官职再小他也要为百姓与天下做实事,最终四十七岁劳累逝世。

在柳宗元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古代圣贤在人生困顿之时坚守的济世情怀,是他崇高的人格和高贵的灵魂。柳宗元的情怀在今天依然震颤我们的心灵,对青少年正确三观的形成有着积极引导作用。

杜甫、柳宗元、苏轼……人物逝于天地,精神长存人间。


潘宗老师评课活动

林雪贞老师和陈满娣老师分别就各自课堂活动的教学设计依据、意图,教学目标进行说明,并真诚邀请潘宗老师和其他同行给予建议。

海南省骨干教师潘宗老师首先给予两位老师极高的肯定,都运用了学案进行预习,课堂环节紧密相扣,问题设计难度成螺旋式上升,课堂的控场能力强,注重对学生合作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潘老师还建议各位教师不仅要用学案,更要用好学案,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时的疑难点,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还要注重课堂生成,学生有疑惑时,我们可在课堂上及时进行讨论探究,答疑解惑;课堂小结可以大胆交给学生来总结,检验本课的学习效果;板书要有设计,便于学生做好笔记。

文言文教学浅谈

潘老师带来“文言文教学浅谈”专题讲座,对一线教师文言文教学有重要指导意义,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中肯的建议。

点明问题

提出建议

文言文实际教学中存在“不够重视”“方法单一”“重知识轻能力”的问题,那么在教学时一线教师要统一认识、守正创新,突出学生主体、读书贯穿始终、变换翻译形式、培养比较意识、形成自学能力、建立任务群。

让初心始终火热,让使命始终发光。锻造铮铮铁肩,扛起万千期待。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拓宽了教师的视野,看到了对同一教材不同处理、不同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使我们在比较反思和研讨交流中,切磋探讨,碰撞提升,促进了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的增长。


阅读 102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