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勇于走出“舒适圈”

我可真是个小机灵鬼🙊
创建于2023-03-21
阅读 23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近年来,“舒适圈”三个字进入大众的视野,并成为许多人热议的话题。“舒适圈”是指一个人习惯保持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人们会在这种状态或模式下感到舒适,逐渐丧失危机感和竞争意识。对一些党员干部来说,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逐渐熟悉了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便开始产生满足感,沉浸于“得心应手”的工作状态,每天“打卡式”完成工作任务,久而久之,便会在日益复杂发展的社会进程中经受“温水煮青蛙”式的淘汰和落伍。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舒适圈”不宜久留,广大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到长期舒适的状态会对自身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时刻保持“本领恐慌”的紧迫感,有意识地主动走出“舒适圈”,下足“真功夫”,练就“真本领”。

走出“舒适圈”,要树立远大理想。理想是灯塔,指引前进的航向;理想是火炬,点燃奋斗的激情。如今,面对新时期出现的一系列新挑战、新风险,一些党员干部开始产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佛系思想”,思想沉沦、精神懈怠、作风漂浮。对此,党员干部应时刻警惕,要秉持“志存高远成大事”的心态,将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毕生追求,奋力拼搏,不惧风雨,做出一番事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待。

走出“舒适圈”,要善于学习思考。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平庸舒适的生活便如同一潭没有源头的死水,清风吹不起一丝涟漪。党员干部要源源不断地汲取新知识、新理论,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让源头活水不断注入,进而打破固有思维模式、转变原有观念,不断增强本领,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走出“舒适圈”,要勇于担当作为。如果整日抱着“差不多”“可以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将逐渐丧失工作的激情与斗志。作为党员干部,当初立下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誓言,便要坚守理想信念,强化政治担当,主动作为、克难攻坚、干事兴业,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一步一个脚印走,一项接着一项干,将求真务实的作风贯穿于工作始终,努力创造新业绩,真正做到让人民群众满意。

阅读 23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