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诸多石窟中,甘肃地区石窟中的壁画、塑像数量最多,保存最好,跨越时代最长。甘肃石窟群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最珍贵的历史遗存,星罗棋布的石窟如散落的珍珠为世人展示着各时代、各民族不同信仰和文化的恣意呈现。
永靖炳灵寺石窟
佛教往往用一些浅显的故事来讲解很多深奥的道理;同时,十分重视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宣传。
佛教寺院和石窟中,雕刻或绘制的有关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传记的故事(简称佛传故事)随处可见。
度过苦海的方法叫波罗密多,佛法就是度过苦海之船,因承载之大小不同可分“大乘佛教”(比喻大船)和“小乘佛教”(比喻小船)。大小乘的区别,主要在于大乘着重利他(利益大众的行为),小乘着重自利(自己解脱)。大乘佛教认为,所有人都能成佛;小乘佛教认为,只有一个佛祖,其他人不能成佛,最高只能成为阿罗汉(阿罗汉也叫罗汉,就是十八罗汉的那个罗汉)。中国的佛教属于大乘佛教
1、跋罗堕阁是印度十八姓中之一,是贵族婆罗门 的望族,宾度罗是名。又名宾头卢尊者。
宾度罗跋罗堕阁尊者——坐鹿罗汉
2、迦诺迦代蹉尊者,是古印度 论师之一。论师即善于谈论佛学的演说家及雄辩家。他在演说及辩论时,常带笑容,又因论喜庆而名闻遐迩,故名喜庆罗汉,或欢喜罗汉。
迦诺迦代蹉尊者——欢喜罗汉
3、诺迦跋哩陀尊者原是一位化缘和尚。他化缘的方法与众不同,是高举铁钵向人乞食,成道后,世人称其为“举钵罗汉”。
诺迦跋哩陀尊者——举钵罗汉
4、苏频陀是佛祖最后一名弟子,他为了纪念师傅,特地把塔随身携带,作为佛祖常在之意。
苏频陀尊者——托塔罗汉
5、诺距罗可译作大力士,这位罗汉是一位大力罗汉,原为一位战士,力大无比,后来出家为和尚,修成正果。
诺距罗尊者——静坐罗汉
6、跋陀罗三字,意译是贤,但这位罗汉取名跋陀罗,是另有原因。
原来印度有一种稀有的树木,名叫跋陀罗。他的母亲怀孕临盆,是在跋陀罗树下产下他的,因此就为他取名跋陀罗,并将他送去寺门出家。
他由印度乘船到东印度群岛中的爪哇岛 去传播佛法,因此称之为过江罗汉。
跋陀罗尊者——过江罗汉
7、象的梵文名迦理,迦理迦即骑象人之意。象是佛法的象征,比喻象的威力大,能耐劳又能致远。
迦理迦本是一位驯象师,出家修行而成正果,故名骑象罗汉。
迦理迦尊者——骑象罗汉
8、他身体魁梧健壮,仪容庄严凛然。据说,由于他往生从不杀生,广绩善缘,故此一生无病无痛,而且有五种不死的福力。故又称他为“金刚子”,深受人们的赞美,尊敬。
伐阇罗弗多罗尊者——笑狮罗汉
9、戍博迦尊者,盛言即唐玄宗 开元四年(公元七一六年)来长安的善无畏尊者。
戍博迦尊者——开心罗汉
10、半托迦尊者相传是药叉神半遮罗之子。他被称为探手罗汉,因他打坐时常用半迦坐法,此法是将一腿架於另一腿上,即单盘膝法,打坐完毕即将双手举起,长呼一口气。
半托迦尊者——探手罗汉
11、沉思罗汉的特征面相丰腴、蚕眉弯曲、秀目圆睁、敦厚凝重的风姿之中带有逸秀潇洒的气韵。
罗怙罗多是印度一种星宿的名字。 古印度认为日食 月宜是由一颗能蔽日月的星所造成。这位罗汉是在月食 之时出世,故取名罗怙罗多,即以该蔽日月之星命名
罗怙罗尊者——沉思罗汉
12、那迦译作中文名龙,犀那译为军,那迦犀那即龙的军队的意思,比喻法力强大,有如龙 的军队。这位罗汉住在印度半度坡山上。
他也是一位论师,因论《耳根 》而名闻印度。因他论耳根最到家,故取挖耳之形,以示耳根清净。
那迦犀那尊者——挖耳罗汉
13、因揭陀相传是印度一位捉蛇人,他捉蛇是为了方便行人免被蛇咬。他捉蛇后拔去其毒牙而放生于深山,因发善心而修成正果。他的布袋原是载蛇的袋。
因揭陀尊者——布袋罗汉
14、伐那婆期梵文为雨的意思。相传他出生时,雨下得正大,後图中的芭蕉树 正被大雨打得沙沙作响,他的父亲因此为他取名为雨。
他出家后修成罗汉果,又相传他喜在芭蕉下修行,故名芭蕉罗汉。
伐那婆斯尊者——芭蕉罗汉
15、阿氏多是梵文无比端正的音译。这位罗汉的特征,是生下来就有两条长长的白眉毛。
阿氏多尊者——长眉罗汉
16、注茶半托迦尊者,是佛祖释迦牟尼 亲信弟子之一。
注茶半托迦尊者——看门罗汉
17、十八罗汉的第十七位,即是「迦叶尊者」,他是在清朝由乾隆皇帝 钦定的。
传说古印度有龙王 用洪水淹那竭国,将佛经藏于龙宫。后来降龙尊者降服了龙王取回佛经,立了大功,故称他为「降龙尊者」。
迦叶尊者 ——降龙罗汉
18、伏虎罗汉是十八罗汉中的第十八位,即是「弥勒尊者」,他是在清朝由乾隆皇帝钦定的。
传说伏虎尊者所住的寺庙外,经常有猛虎因肚子饿长哮,伏虎尊者把自己的饭食分给这只老虎,时间一长了猛虎就被他降服了,常和他一起玩耍,故又称他为「伏虎罗汉」。
弥勒尊者——伏虎罗汉
河西走廊,一条斜贯中国西北部的伟大通道,是一条罕见的景观长廊,它集雪山、冰川、沙漠、湖泊、戈壁、彩丘等众多极致风光为一体,与古城、长城、石窟寺等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呈现出一幅幅绚丽无比的画卷。
石窟没有装饰,就不能展示它的威严华美,在敦煌石窟中装饰图案就像一条精美的纽带, 把石窟的建筑、壁画、塑像连接成一个风格统一的整体。它存在于窟顶的藻井、平棋、人字披椽间的图案。此外,还有佛的背光、边饰、龛楣、华盖、佩饰、服饰、地毯、栏板、莲座、地面花砖等等,可以说无处不在。
佛教史迹故事画,是讲佛教发展史上的一些高僧或某些地方的佛教圣迹的传说故事。
这位高僧是鸠摩罗什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永靖县,“炳灵”是藏语译音,为“十万佛”之意。洞窟始建于十六国,兴盛于唐代。现存洞窟184个,雕塑776身,壁画900多平方米。窟龛造像大的高27米,小的仅高10厘米左右。
永靖炳灵寺石窟
方井中心为团花花瓣,外层为八片多裂圆叶,内层由八个桃形瓣与内卷云纹组成,中心为重瓣小莲花,花形又呈现一种变化。边饰中的多枝大叶卷草纹,龟甲纹、方胜纹、回形纹和垂幔中三角纹也特别引人注目。
莫高窟 第31窟 盛唐 【叶形团花纹藻井】
骆驼商队中的脚夫在振臂高呼,在他们的前面有一个神态自若,高举熊熊燃烧双手的僧人,那是在指明商队的前进方向。驼队为僧人施舍,僧人为驼队祈福,他们在丝绸之路上相互依存,互相帮助。
克孜尔石窟 第17号洞窟
。
隋朝在整个中国古代属于一个“短命”王朝,仅有37年历史,但是隋代皇帝笃信佛教,在莫高窟开窟造像近100个,而且隋朝还曾在张掖举办过二十七国贸易大会~
莫高窟 隋 第420窟【联珠狩猎翼马纹】
菩萨塑像下裙的织锦纹样和当年的二十七国贸易会有着不可割舍的关系。在联珠环绕的圆轮中,饰以狩猎纹和翼马纹。骑在大象上的骑士手执武器与迎面扑来的猛虎搏斗。这身菩萨塑像的锦裙可以说“首创莫高窟菩萨造像华美之风”!
克孜尔石窟是迄今为止中国开凿最早、延续时间最长(公元3世纪开凿,在公元8-9世纪逐渐停建)、地理位置最西的石窟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克孜尔石窟内反映佛教经典的本生故事画数量比敦煌、龙门、云岗3处石窟的总和还要多出一倍,属世界罕见。
在西域三十六国中,龟兹国是最耀眼的那一个,而克孜尔石窟就是在龟兹国的范围内,它是龟兹国佛教兴盛的最好反馈。龟兹王国不仅修建了气势恢宏的寺庙,还集能工巧匠、著名画师打造了克孜尔石窟,并且历代国王对克孜尔石窟的建造都没有停止,留下了不朽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