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两会,话奋进”---宁夏大学附属中学思政教研组两会精神学习专题活动

马佳
创建于2023-03-21
阅读 161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春风浩荡中,2023年全国两会大幕开启。这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重要时刻召开的盛会,举国关注,举世瞩目。从党的二十大到全国两会,宏伟蓝图鼓舞人心,时代号角催人奋进。    激荡光荣与梦想、满怀憧憬与期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聚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向着民族复兴的光明未来阔步进发。

    2023年3月21日上午八点,我校思政教研组全体教师齐聚办公楼四楼开展了主题为“学两会,话奋进”两会精神学习交流活动。大家积极学习和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并结合自身专业实际,立足自身生活所感,就相关热点问题开展交流,畅谈心得体会。

张也老师:

      党的二十大后的首次全国两会召开,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之年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中国式现代化,是这次两会上的高频热词,也是国际社会的聚焦重点。透过两会这个重要窗口,国际社会看到,中国人民正朝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共同奔赴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的征程,也为世界带来新启迪、新机遇、新福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的5个重要特征: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经济的现代化,同时也重视人们的生活环境、社会价值。中国政府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制定长期规划,听取百姓声音,坚持人民至上,注重和谐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常乐乐老师:

      3月13日上午,党的二十大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两会胜利闭幕。习主席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指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是习近平主席这次讲话的鲜明主题。他强调了“五个要”——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要扎实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统一大业、要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闭幕式讲话中,习主席强调,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保证。历史的接力,召唤着我们。在闭幕式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发出号召:“我们要只争朝夕,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坚持守正创新,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攻坚克难,不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牛露露老师:

      一、科技领域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中提出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重组后的科学技术部不再参与具体科研项目的评审和管理,主要负责指导监督科研管理专业机构的运行管理,加强对科研项目实施情况的督促检查和科研成果的评估问效。例如把科学技术部所属农业和生物的内容划入农业部和卫生部。这一变化是基于当前中国科技发展取得重大成果但同时面临中美科技博弈,缺乏顶层设计与统一部署。因此本次科技部改革至关重要。重组科技部,强化了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既强调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强调科技领域抓大放小,抓统筹领导和宏观管理与协调。

       二、新型举国体制

       新型举国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制度创新,是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以及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结合。与传统举国体制相比,新型举国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这是新型举国体制中“新”的最重要体现。

段梅婷老师:

      聚焦2023年全国两会——《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一、从改革的主体来说,涉及到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政协的机构改革。

       二、从改革的内容来说,主要致力于金融管理、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环境资源等重点领域。

       三、从改革的过程开始,充分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赵静老师:    

      本次改革的重点在于加强科学技术、金融监管、数据管理、乡村振兴、知识产权、老龄工作等重点领域的机构职能优化。

      本次改革是对2018年改革的延续和深化,即沿着之前的改革方向,就近年来政府机构在新形势、新环境下的实际需要或暴露的问题,针对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推进改革,其中,科技、金融、数据领域是三大核心。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政府机构的执政能力和行政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意义,就在于化解发展过程中涌现的问题,不断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学习两会精神,把将两会精神和教学深度结合起来。

     改革方案总共提出了13项任务:

     一是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

     二是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三是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四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五是统筹推进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改革;

     六是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

     七是加强金融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统一规范管理;

     八是组建国家数据局;

     九是优化农业农村部职责;

     十是完善老龄工作体制;

     十一是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

     十二是国家信访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十三是精减中央国家机关人员编制。

      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仍为26个。    本次改革的重点在于加强科学技术、金融监管、数据管理、乡村振兴、知识产权、老龄工作等重点领域的机构职能优化。

      在科技领域,科学技术部的重组是本次改革的又一大重头戏。    科技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面对国际科技竞争和外部遏制打压的严峻形势,必须进一步理顺科技领导和管理体制,以更好统筹科技力量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攻坚克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陶玉萍老师:

      习近平:众望所归引领中国新征程

      去年10月在中共二十届一中全会上继续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后,习近平今年3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继续当选国家主席、国家中央军委主席。10年前习近平曾在同样的场合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习近平在中共二十大上把这个走向描述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据他今年2月在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的阐释,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和艰辛实践的成果。

      海外舆论称,自2012年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习近平带领中国走上了一条雄心勃勃的道路。法新社在报道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的消息时,引用德国前驻华记者佳杰斯的话说,习近平富有远见,他要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的强国。

      一、引领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坚强核心。

      二、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航船行稳致远的掌舵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使中共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的平台。这也意味着中共二十大确定的中国式现代化部署正在习近平领导下坚定不移风雨无阻地全面展开推进。

     三、一切为了人民并依靠人民的无我担当者。

     四、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智慧和动力的大国领导人。

     五、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开拓建设者。

     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任务:

     2023年,要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着力做好十方面重点工作。

    (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巩固拓展抗疫成果。

    (二)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

    (三)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五)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

    (八)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九)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础,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十)实施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马佳老师:

      一、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政府工作报告”的五个维度

      1.政府工作报告的“时间维度”。总结过去一年、 五年,展望未来一年,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大重点。

      2.政府工作报告的“目标维度”。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干的主要行动方向。一系列数字化目标,进步明确了今年工作的方向、程度、力度。实现这些目标,同样不易,需要做好多领域、各方面的工作。为此,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了包括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在内的重点工作努力完成今年目标任务,重任在前、责任在肩、任重道远。

      3.政府工作报告的“为民维度”。政府工作报告饱含民生关切之事,也是一份“民生大礼包”。五年来,正是因为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增加民生投入,着力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我们才在发展中不断增进了民生福祉。

      4.政府工作报告的“信心维度”。信心是发展的动力。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这些年我国发展取得的成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有党的坚强领导,有科学思想的指引,有14亿多人民的同舟共济,大家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共同奔赴、凝心聚力,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也必定能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5.政府工作报告的“实干维度”。 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没有捷径,实干为要。把相关安排落到实处,要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坚决反对空谈浮夸、做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甚至盲目蛮干;以改革的办法、锲而不舍的精神解难题、激活力,激励敢于担当。

      三、两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思考

      1.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是思政课的本质属性。    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认真学习两会精神,促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有高度。思政课教师要深入学习相关内容,深刻理解其内涵和外延,把握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2.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是思政课教学的内在要求。讲好中国故事,促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温度。讲好中国故事架起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桥梁,从演示固定的理论“教条”变为讲述生动的理论“故事”,把书本中静态的理论文字变为充满温情的活起来的故事,让思政课更有亲和力。

      3.思政课的本质在于讲道理。要把道理讲透,讲活,让学生从感性认识、情感共鸣与认同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论认同,真正内化于心,进而外化于行。    用党的创新理论讲透中国成就的原因,促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有信度。

乔彩虹老师:

       一、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数字”

       2022年我国发展取得来之极为不易的新成就。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年末城镇调查失业率降到5.5%;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7.7%;财政赤字率控制在2.8%;国际收支保持平衡;粮食产量1.37万亿斤。

       过去5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121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5.2%;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0.6%、7.9%;高速铁路运营里程从2.5万公里增加到4.2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从13.6万公里增加到17.7万公里;货物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6%,突破40万亿元;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8.1%、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4.1%;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加1.4亿、覆盖10.5亿人。

       2023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促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

       二、国务院机构改革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

       国务院机构改革总体来讲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老部门跟不上新时代发展的要求:科技部的重组——反映了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从职责、科技布局、战略、资源规划统筹等角度对科技部进行“瘦身”,更加纯粹地聚焦科技主业,以更大力度、更多举措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更好地发挥科技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二是时代的新发展对新的管理提出了要求——组建了发改委管理下的国家数据局,推动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跨行业、跨部门互联互通。包括组织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建设、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建设等。我们也要看到数字数据在我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务院机构改革典型素材可以很好地运用于思政课教学中,结合“改革”、“上层建筑的调整”、“政府职能的转变”、“数字经济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等多个理论知识点加以分析。

余玲玲老师:

      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会上,李克强总理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系统总结了过去一年过去5年的主要成就,提出了今年预期要达到的目标和政府工作建议。学习之后有几点突出感受:

      1.成就扎扎实实。过去的一年和五年是不平凡的岁月。尽管受到疫情和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但有了党的坚强领导、政府的积极施政、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仍然在经济增长、 脱贫等方面取得了切实而不平凡的成绩。

      2.目标令人鼓舞。政府工作报告坚持了实事求是原则,既肯定了取得的成就,也正视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风险,突出了稳定和发展的主题,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等方面提出了切合实际又鼓舞人心的目标。

      3.实干创造未来。报告在财政、税收、教育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发展、利民惠民的具体举措,积极回应了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愿望。这些举措的落实和见效,需要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彼此协调、共同推进,也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通过实干共创美好未来。

      最后,宁夏大学附属中学思政教研组组长乔彩虹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她强调:2023年的全国两会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重要时刻召开的盛会,举国关注,举世瞩目。作为一线思政教师要自觉担负起宣传“两会”精神的职责任务,及时、尽快将“两会”精神融入课堂,让“两会”精神入脑入心,凝聚起强大的奋进力量。 

      第一,思政教师要加强学习,开展系列研究,提升个人理论素养。思政教师要通过自主观看、同行交流,学习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相关议案提案,梳理相关内容,开展系列研究,做好理论认识和知识储备。

      第二,教师积极组织开展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设计,巧妙融入两会。结合新课程标准,将会议精神与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有机融合,提升教学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阅读 161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