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数学课内容是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课前,我让小朋友剪下书页上的几何图形备用。小朋友很积极地动手了。
一会,小郑同学哭了,走到我面前哭着说:“老师,我不小心把书页撕破了。”
这孩子平时毛手毛脚的,看书做事总是粗枝大叶。也有点妖气,遇事爱哭。
我遗憾地表示:“唉呀,这下上课没得用图形了,你肯定着急哦!那怎么办呢?我好像也没办法哦!”我并没有急着告诉他办法。
他哭着回到座位上去了,带着无助与焦急,一边哭一边看着其它同学忙得不亦乐乎。我一边指导小朋友如何用剪刀,怎样剪得更规整,一边关注着小郑。
看他还在哭,我轻声问:“书页已经撕破了,这是事实了,你哭能让它变回原样吗?”
小朋友也附和着说,哭没用哦,得想办法。
想什么办法呢?我没说,小朋友也没说。我在等小郑的反应。
等我再转到小郑面前的时候,他正扯着双面胶,要把书页粘拢在一起,可是手指头的动作稚嫩笨拙,拼接得严丝合缝是不可能的,两张纸片隔着一道深崖。
我说:咦,这个办法比哭好多了,最起码,拼好再剪下来,也是图形!
小郑得到了鼓励,更起劲地剪着,哭声已经消失了。
小朋友都已经剪完,小郑还在努力。
眼看要耽误上课了,我问全班:“马上要上课了,小郑还没剪完,怎么办?”
女生小方说:“我来帮他剪一个图形吧!”
其它同学也应声而来:“我也来帮忙,我也来帮忙!”
几个小身影围在了小郑课桌前了。
人心齐,泰山移,没两分钟,所有的图形都剪下来了。
数学课得以正常进行。
课后,我问全班小朋友:“今天小郑遇到了麻烦,他是用什么办法解决的?”
小郑有点得意地说:“我想办法把纸片粘起来了。”起初的窘迫与着急已经不见丝毫。
小方等几个同学说:“我们一起帮他加快了剪纸的速度了。”这几个小家伙因为帮了别人,脸上写满了快乐。我赶忙表扬他们乐于助人。
我说:“是的哦!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才是最重要的。今天小郑用自己的智慧想到了要解决纸页撕破问题,先得把纸粘贴好,这是解决办法的第一步,方向很正确。同学团结合作也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在大家的帮助下,小郑的问题就根本不是问题啦!”
课后回想起小郑的事,我觉得我的做法和小朋友们的表现都是棒棒的。
一年级小朋友的生存能力,独立性、自主性都不够强。孩子在家里备受宠爱的多,只要孩子哭,大人就忙不迭地哄,只要孩子摔倒,大人忙不迭地扶,事事包办代替,处处宠溺庇护,这很容易让孩子变得脆弱无能,遇事坐等别人来帮忙解决。
我们知道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如果等孩子踏入社会后才教给面对挫折的方法,已为时晚矣!到那时孩子的心理受不住挫折打击,就会感到无所适从,乃至心理崩溃。相反,如果孩子从小经受过挫折,遇到挫折能容忍,能变挫折为动力,能自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孩子必然会形成强大的心理素质和能力,必然有利于更好地适应社会。
不过,让孩子受挫折是有度的。让孩子受挫折不是以使孩子受一时痛苦为目的,不能提倡一味的挫折教育。因为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心理不够成熟,解决问题的经验不足,若挫折过度,孩子承受不住则会适得其反。老师的提示、引导、陪伴与鼓励,班集体的协助与关爱,是孩子面对挫折时最好的方法与动力之源。
今天的小郑,在我的引领下,很快地摆脱消极情绪,重新振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感受到团队的温暖。这个过程中,他和其它小朋友都得到了教育,在逆境中接受教训,明白了需要坚强的毅力和努力才能战胜挫折,以后,他们就不会因为一次挫折而悲观失望,反而会将失利化为鞭策自己的勇气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