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424954的文章

用户424954
创建于2023-03-21
阅读 64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防溺水·珍惜生命,安全出行——姬川小学

天气逐渐转热,学生溺水事故也进入高发期。师生家长们有责任对学生不私自下水进行重点教育。如何避免溺水?溺水如何自救和救助他人?


务必牢记“七不”

    为了防止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家长和学生务必牢记“七不”。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到水边玩耍嬉戏;

 7、不盲目下水施救。 



溺水如何自救

√NO.1落水后保持镇定

    一旦不慎落水,要尽量保持镇定,尽量使身体上浮,保持头部露出水面,视情呼救。当有人来救助的时候应身体放松,不要强行搂抱救援者。

√NO.2及时呼救

   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但不要慌张扑水。

√NO.3注意抽筋问题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肌肉不由自主的强制性收缩,一旦发生抽筋,首先要保持镇静,千万不要着慌,可叫人来救或进行自救。

      具体自救方法是:

 1、手指抽筋时,将手握成拳头,然后用力张开,这样迅速分替做几次,直到解脱为止。

 2、一个手掌抽筋时,另一手掌猛力压抽筋手掌,并做振颤动作。

 3、上臂抽筋时,握拳,并尽量曲肘,然后用力伸直,反复几次。

 4、上腿或脚趾抽筋时,先吸一口气,仰卧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另一只手压在抽筋一侧肢体的膝盖上,帮助关节伸直,连续做几次直到解脱。

同伴溺水如何救

溺水已经成为了青少年死亡一大重要原因,溺水教育是暑期安全教育的重点。家校师生以及学生本人应该对游泳、玩水安全引起高度重视,更高程度的保障学生的安全。

01不要伸手拉溺水者,应选择将木棍、树枝伸给落水者,将绳索、衣物等一端扔给落水者;


 02 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若没有救护器材,可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03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施救,更不鼓励未成年人下水施救。

岸上急救溺水者方法

√NO.1落水后保持镇定

    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拉出舌头,以避免堵塞呼吸道;

√NO.2及时呼救

    将溺水者举起,使其俯卧在救护者肩上,腹部紧贴救护者肩部,头脚下垂,以使呼吸道内积水自然流出。但不要因为呛水而耽误了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间;

√NO.3注意抽筋问题

   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并尽快联系急救中心或送去医院。

哪些现象不能游泳

1、单身一人不宜外出游泳。

 2、身体患病者不要去游泳,中耳炎、皮肤病、肝肾、心脏病、眼病等慢性病患者及感冒、发烧、精神疲倦、身体无力者都不要去游泳,以免加重病情,发生意外。

 3、参加强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满身大汗时不要立即跳进水中游泳,否则易引起抽筋、感冒等疾病。

 4、被污染的水域、水况不明的江河湖泊不宜游泳。

 5、恶劣天气如雷雨、乱风、天气突变等情况下,也不宜游泳。


综上所述,溺水是非常危险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水无情,人有情。其实,只要我们在生活中注意各种游水、戏水事项,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学会在遭遇溺水懂得如何自救和他人遭遇溺水时如何抢救,溺水事件是可以防止的。

编辑:司才栋

审核:萧永俊

阅读 64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