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飞天遨苍穹

文龙
创建于2023-03-21
阅读 24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回顾

        “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每一个中国人不懈追求的航天梦。逐梦苍穹三十多年,中国人飞天梦想一次又一次跨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1992年9月21日起步,三十年多来几代航天人接续奋斗、攻坚克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跨越式的发展和历史性成就,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完成,全面实现了三步走发展战略任务目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多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系列标志性成果,铸就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道路上的自立自强,也积淀成载人航天精神,为所有中国人提供着强大的精神动力。


        作为一个航天迷,我也一直关注且也看到了中国航天人创造的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并把此作为中国航天史,记录了下来。下面就请大家跟随我的美篇,一同回顾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历史以及中国航天人创造的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展馆

        1992年9月21日,这是一个载入中国航天史册的日子,也是一个值得被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中央正式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代号为“921”工程。三十多年来,工程相继突破和掌握了天地往返、空间出舱、空间交会对接等载人航天领域关键技术,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成功将16名、26人次航天员送入太空,牢牢占据了世界载人航天的重要一席。

航天英雄杨利伟

神舟一号:无人试验飞船     


发射时间

1999年11月20日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


返回时间

1999年11月21日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地区


发射意义

    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试验,考核了运载火箭的性能和可靠性,验证了飞船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的正确性,以及包括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等地面设施设备在内的整个工程大系统间的协调性,为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务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神舟一号飞船蓄势待发

        2001年1月10日、2002年3月25日和2002年12月30日,先后发射了神舟二号、神舟三号和神舟四号飞船,通过系统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和多项科学实(试)验的在轨完成,为实现载人飞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神舟二号:正样无人飞船


发射时间

2001年1月10日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


返回时间

2001年1月16日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地区


发射意义

神舟二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二艘无人飞船,同时也是第一艘正样飞船,完全按照载人飞船进行设计。神舟二号无人飞行任务的成功,表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技术日臻成熟,为最终实现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神舟三号:正样无人飞船


发射时间

2002年3月25日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


返回时间

2002年4月1日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地区


发射意义

    神舟三号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同时增加了逃逸和应急救生功能,飞船中安装了形体假人及人体代谢模拟装置、医监设备和舱内辐射环境监测设备等,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神舟三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返回,对我国全面掌握和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向实现载人飞行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神舟四号:正样无人飞船


发射时间

2002年12月30日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


返回时间

2003年1月5日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地区


发射意义

    神舟四号飞船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艘正样无人飞船,除没有载人外,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完全一致,对我国全面掌握和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为实施载人航天飞行,把我国的航天员送上太空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次发射不仅创造了中国超低温发射的奇迹,而且创造了世界航天发射史上超低温发射的最新纪录!

    

神舟二号飞船正在吊装

        2003年10月15日,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我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在轨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后安全返回,实现了“成功发射、精确测控、正常运行、安全返回”的任务目标。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发射时间

2003年10月15日


航天员:杨利伟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


返回时间

2003年10月16日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地区


发射意义

    神舟五号飞船是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航天英雄杨利伟执行任务后安全出舱

        2005年10月12日,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搭乘神舟六号飞船进入太空,于10月17日安全返回,实现了“成功发射、正常飞行、安全返回、航天员健康出舱”的任务目标,掌握了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飞行器控制、航天医学保障等载人飞船“多人多天”在轨飞行关键技术,首次开展了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发射时间

2005年10月12日


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


返回时间

2005年10月17日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地区


发射意义

中国在短短两年内实现了由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载人航天飞行的大跨越。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已经实现顺利开局;也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继神舟五号首次载人飞行之后取得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通过实施四次无人飞行任务,以及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突破和掌握了载人天地往返技术,使我国成为第三个具有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能力的国家,实现了工程第一步任务目标。

        2008年9月25日,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搭乘神舟七号飞船进入太空,翟志刚于9月27日成功实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9月28日,航天员安全返回,实现了“准确入轨、正常运行,出舱活动圆满、安全健康返回”的任务目标,突破和掌握了空间出舱活动技术,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发射时间

2008年9月25日


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


返回时间

2008年9月28日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地区


发射意义

    神舟七号任务的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首次“太空漫步”,使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并实现太空行走的国家。标志着中国掌握了航天员出舱活动的重大关键技术,为随后的空间交会对接、空间实验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启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崭新篇章。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

        2011年9月29日,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入轨,主要任务是为实施空间交会对接试验提供目标飞行器;初步建立长期无人在轨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为空间站研制积累经验;进行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医学实验和空间技术试验。在轨期间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进行了6次交会对接,完成了各项既定任务,于2018年4月2日再入大气层。


天宫一号:空间目标飞行器


发射时间

2011年9月29日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T1


交会对接

2011年11月3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完成中国首次空间飞行器自动交会对接任务,并进行了二次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


交会对接

2012年6月18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工作,建立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


交会对接

2013年6月13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两飞行器建立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



发射意义

    天宫一号,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入轨,先后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完成多次空间交会对接,为中国载人航天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神舟八号无人飞船与天宫一号模拟对接

        2011年11月1日,发射神舟八号无人飞船。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于11月3日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11月14日成功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11月17日安全返回,实现了“准确进入轨道、精确交会对接、稳定组合运行、安全撤离返回”的任务目标,标志着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神舟八号:无人飞船


发射时间

2011年11月1日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


返回时间

2011年11月17日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地区


发射意义

    神舟八号成功发射并与“天宫一号”实现首次和第二次自动空间交会对接,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美后第3个自主掌握次自动交会对接的国家,也标志着中国已经初步掌握了自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拥有建设简易空间实验室的能力,为今后空间站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12年6月16日,发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搭乘神舟九号飞船进入太空,于6月18日,与天宫一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工作和生活;6月24日,刘旺手动控制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6月29日,航天员安全返回,实现了“准确进入轨道,精准操控对接,稳定组合运行,安全健康返回”的任务目标,突破和掌握了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技术,刘洋成为我国首飞女航天员。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


发射时间

2012年6月16日


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


交会对接

2012年6月18日,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交会对接

2012年6月24日,航天员刘旺操作飞船顺利完成与天宫一号的手控交会对接


返回时间

2012年6月29日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地区


发射意义

    神舟九号飞行任务首次验证了手控交会对接技术,进一步验证了自动交会对接技术。神舟九号飞行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和掌握了建设空间站的三大基本技术:载人天地往返,航天员空间出舱,交会对接技术。


刘洋成为我国首位参加载人航天飞行的女航天员,带动了女航天员相关飞行产品的研制和地面训练等方面的技术发展,积累了女性在生理、心理及航天医学方面的飞行实验数据,进一步扩大了载人航天工程的社会影响,展示了中国女性的良好形象,成为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性事件。


        2013年6月11日,发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搭乘神舟十号飞船进入太空,于6月13日,与天宫一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工作和生活;6月20日,3名航天员成功开展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任务,王亚平成为首位太空教师;6月23日,聂海胜手动控制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6月26日,航天员安全返回,实现了“准确进入轨道、精准操控对接、稳定组合运行、健康在轨驻留、安全顺利返回”的任务目标,进一步考核了交会对接、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圆满完成我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飞行。


神舟十号:载人飞船


发射时间

2013年6月11日


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


交会对接

2013年6月23日和6月25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相继完成手控交会对接和首次绕飞交会试验。


太空授课

2013年6月20日,航天员王亚平为中国青少年演示讲解失重环境下的基础物理实验,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


返回时间

2013年6月26日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地区


发射意义

    神舟十号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进入载人空间站工程建设阶段。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通过实施神舟七号飞行任务,以及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交会对接任务,突破和掌握了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和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建成我国首个试验性空间实验室,标志着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全面完成。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模型

        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实现了“成功首飞”的任务目标,是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的开局之战,不仅为空间实验室任务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我国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奠定了重要基础。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示意图

        2016年9月15日,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入轨,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主要任务是接受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访问,完成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面向长期飞行的乘员生活、健康和工作保障等相关技术;接受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访问,考核验证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开展航天医学、空间科学实验和空间应用技术,以及在轨维修和空间站技术验证等试验。在轨期间开展了60余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重大应用效益的成果,为空间站研制建设和运营管理积累了重要经验,于2019年7月19日再入大气层。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发射时间

2016年9月15日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 T2


交会对接

2016年10月19日,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先后进驻天宫二号进行了为期30天的工作和生活


释放卫星

2016年10月23日,天宫二号成功释放伴随卫星


交会对接

2017年4月22日,天宫二号首次与货运飞船天舟一号进行交会对接


推进剂补加

2017年4月27日,我国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取得成功,突破和掌握了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


推进剂补加

2017年6月15日,天宫二号的第二次“太空加油”顺利完成


绕飞试验

2017年6月19日,天舟一号完成与天宫二号的绕飞和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


再入大气层

2019年7月19日,天宫二号告别太空再入大气层


发射意义

    天宫二号飞行试验巩固了航天器多方位空间交会技术,对于我国开展空间站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全部任务圆满完成。

    

        2016年10月17日,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航天员景海鹏、陈冬搭乘神舟十一号飞船进入太空,于10月19日,与天宫二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航天员进入天宫二号工作和生活;11月18日,航天员安全返回,实现了“稳定运行、健康驻留、安全返回、成果丰硕”的任务目标,首次实现了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开展了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


发射时间

2016年10月17日


航天员:景海鹏、陈冬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


交会对接

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


返回时间

2016年11月18日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地区


发射意义

    神舟十一号是中国神舟飞船的第二次应用飞行,也是建造空间站之前的最后一次载人飞行。    这次飞行任务承前启后——考核验证了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和载人飞船返回技术;进行了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了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并开展了有人参与的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技术试验等。

    


    

    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的重要阶段,将为中国未来建造空间站奠定坚实基础。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模拟图

        2017年4月20日,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于4月22日与天宫二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于4月27日完成对天宫二号的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试验,于6月19日完成与天宫二号绕飞和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突破和验证了空间站货物运输、推进剂在轨补加等关键技术,巩固了航天器多方位空间交会技术。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通过实施长征七号首飞任务,以及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交会对接任务,突破和掌握了空间站货物运输、航天员中长期驻留、推进剂在轨补加、地面长时间任务支持和保障等技术,并开展了一批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为我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和长期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标志着空间实验室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取得了全面胜利。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视频截屏)

        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实现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

中国空间站_天和_核心舱模拟图

        2021年4月29日,发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为后续关键技术验证和空间站组装建造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内景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模拟图

        2021年5月29日,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天舟二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发射的首艘货运飞船,也是天舟货运飞船的首次应用性飞行。在轨运行期间先后与核心舱进行了4次交会对接,按计划完成了飞船绕飞、机械臂转位舱段验证、手控遥操作交会对接等多项拓展应用试验,为空间站在轨建造和运营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

        2021年6月17日,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搭乘神舟十二号飞船进入太空,在空间站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驻留,于9月17日安全返回。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


发射时间

2021年6月17日


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


交会对接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


进入空间站

2021年6月17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出舱任务

2021年7月4日,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顺利完成出舱任务。


出舱任务

2021年8月20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再次执行出舱任务。


返回时间

2021年9月17日


着陆地点:东风着陆场


发射意义

     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飞船安全返回东风着陆场,标志着中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进一步验证了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性能,全面验证了航天员长期驻留保障技术,在轨验证了航天员与机械臂共同完成出舱活动及舱外操作的能力,首次检验了东风着陆场的搜索回收能力。

天舟三号货运飞船蓄势待发

        2021年9月20日,发射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天舟三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在轨运行期间先后与天和核心舱组合体进行了2次交会对接,进行了绕飞试验;与组合体分离后,还开展了空间技术试验,为空间站在轨建造和运营管理积累了重要经验。

        2021年10月16日,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搭乘神舟十三号飞船进入太空,在空间站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驻留,于2022年4月16日安全返回,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在轨期间先后进行了2次出舱活动,2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开展了手控遥操作交会对接、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等多项科学技术实(试)验,验证了航天员长期驻留保障、再生生保、空间物资补给、出舱活动、舱外操作、在轨维修等关键技术,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圆满完成。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


发射时间

2021年10月16日


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


出舱活动

2021年11月8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完成首次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


天宫课堂

2021年12月9日,航天员乘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天宫课堂

2022年3月23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再次进行太空授课


出舱活动

2021年12月27日,航天员翟志刚、叶光富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全部既定任务


交会对接

2022年1月8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采取手控遥操作方式,圆满完成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试验


返回时间

2022年4月16日


着陆地点:东风着陆场


发射意义

    2022年4月16日0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第六次飞行任务,也是该阶段的“决胜之战”、“收官之战”。这次任务更加全面地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空间站任务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统间的匹配性与协调性,工程顺利转入空间站建造阶段。

天舟四号货运飞船交会对接示意截屏图

        2022年5月10日,发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天舟四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是空间站建设从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转入在轨建造阶段的首次发射任务。

        2022年6月5日,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搭乘神舟十四号飞船进入太空,在空间站进行为期6个月的驻留任务,将于12月返回东风着陆场。在轨期间已顺利实施2次出舱活动,后续将配合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与核心舱的交会对接和转位,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完成空间站舱内外设备及空间应用任务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继续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等任务。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


发射时间

2022年6月5日


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


问天实验舱

2022年7月25日,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


出舱活动

2022年9月2日,航天员陈冬、刘洋首次从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实施舱外活动


出舱活动

2022年9月17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


返回时间

2022年12月4日


着陆地点:东风着陆场


发射意义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第二次飞行任务,也是该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将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2022年是中国完成空间站建造的决战决胜之年,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飞天逐梦,不仅在于“腾空”瞬间,更在于旷日持久的付出奉献;飞天逐梦,不仅远在天际,更改变着我们的日常;飞天逐梦,不仅让飞行器深入太空,更让科学精神扎根广大青少年心中。

问天实验舱任务标识

        2022年7月24日,发射空间站问天实验舱。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问天实验舱是中国空间站第二个舱段,也是首个科学实验舱,主要用于支持航天员驻留、出舱活动和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同时可作为天和核心舱的备份,对空间站进行管理。

    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正在点火发射

        2022年11月12日,搭载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六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天舟五号货运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工作,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天舟五号货运飞船装载了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6个月的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还搭载了“澳门学生科普卫星一号”、宇航用氢氧燃料电池、空间宽能谱高能粒子探测载荷等试验项目。 

神十四与神十五的航天员在天宫会师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之后,中国空间站将形成“三舱三船”构型,其中的“三船”包括:天舟五号货运飞船、    神舟十四号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

中国空间站示意图

        执行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的3名航天员有时隔17年再度飞天的费俊龙、有执着坚守24年终圆飞天梦想的邓清明、有12年如一日艰辛训练换来首次太空之旅的张陆。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


发射时间

2022年11月29日


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


出舱活动

2023年2月10日,航天员费俊龙、张陆首次从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实施舱外活动


出舱活动

2023年3月2日,航天员费俊龙、张陆第二次出舱并完成既定任务


目前

神舟十五号乘组在轨任务正在进行中


预计返回时间

2023年5月31日


发射意义

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在轨驻留期间,神舟十五号乘组将迎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来访对接,计划于今年5月底返回东风着陆场。

中国空间站组合体示意图

神舟五号至神舟十五号的宇航员在轨时间统计如下:


1、神舟五号(2003.10.15-2003.10.16)21个多小时,绕地球14圈


航天员:杨利伟(自然天2天)首场太空往返的航天英雄


2、神舟六号(2005.10.12-2005.10.17)6天


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指令长:费俊龙


3、神舟七号(2008.9.25-2008.9.28)4天


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指令长:翟志刚首场太空行走的航天英雄


4、神舟八号(2011.11.1-2011.11.17)17天

无人飞船


5、神舟九号(2012.6.16-2012.6.29)14天


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女)

指令长:景海鹏


6、神舟十号(2013.6.11-2013.6.26)16天


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女)

指令长:聂海胜


7、神舟十一号(2016.10.17-2016.11.18)33天


航天员:景海鹏、陈冬

指令长:景海鹏51天3次


8、神舟十二号(2021.6.17-2021.9.17)93天


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97天2次、汤洪波

指令长:聂海胜115天3次


8、神舟十三号(2021.10.16-2022.4.16)183天


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199天2次、叶光富

指令长:翟志刚187天2次


8、神舟十四号(2022.6.5-2022.12.4)183天


航天员:陈冬、刘洋197天2次、蔡旭哲

指令长:陈冬216天2次


8、神舟十五号(2022.11.29-2023.?)正在执行任务


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

指令长:费俊龙18?天2次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两千多年前,屈原在竹简上写下遒劲有力的《天问》。这一“问”,问出了揽月九天的执念,问出了筑梦星辰的夙愿。人们幻想着,可以亲眼瞥见嫦娥奔月的奇幻;人们憧憬着,可以切身感受敦煌飞天的浪漫;人们期盼着,可以踏进广袤无垠的太空徜徉;于是,人们步履不停地,走上了奔向太空的“长征”路……2003年10月15日,浩瀚太空迎来了首位中国客人。中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14圈后安全返回地面,中华民族实现了千年的飞天梦想。这一“问天的壮举”,不仅让杨利伟感受到了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也点燃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激情。从这一刻开始,中华民族迈着雄健的步伐,在浩瀚的天宇上,蹚出了一条令世人刮目相看的“飞天之路”——

        今年中国空间站将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届时,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都将于今年接续造访中国空间站。这真是:


    筑梦寰宇问苍穹


    奋斗圆梦再启程


        让我们共同预祝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后续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全  文  完

感 谢 大 家 赐 阅

阅读 24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