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我校教师的知行合一,求真务实的精神态度,让教师们深入了解呼兰文化,发扬萧红精神。
三月十四日,我校全体教师参观了位于呼兰河畔的萧红纪念馆和萧红故居。
萧红——呼兰河的女儿,原名张秀环,后改名张乃莹,她用笔名萧红发表作品。萧红名字是来自《生死场》指小小红军之意,她是中国30年代著名女作家,有代表作《呼兰河传》《生死场》《马伯乐》《小城三月》等,萧红故居在1986 年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萧红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萧红的全身塑像,旁边有一本“打开的书”的造型雕塑,上面介绍了萧红不平凡的一生。
呼兰河是中国东北松花江上的一条支流位于呼兰县城是萧红的出生地,她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光。在萧红笔下,父亲的专制,继母的冷漠,留给她的是略带忧伤的童年记忆。只有慈爱的祖父给他以温暖,使她获得最初的文学启蒙,并支持她走上求学之路。由于反抗包办婚姻,萧红20岁时离家出走,从此漂泊异乡。
萧红故居是很典型的北方乡村建筑,保留着满族民居建筑的风格,门窗上采用上下对开,带有盘肠子花格图案,中间镶嵌一块玻璃,四周裱糊北方特有的窗户纸,中间的房门,采用了“苏州门”,顾名思义,是江南水乡的产物,可以看到华夏文化融合。房间后门是北方传统的板门,室内是北方人生活的火炕。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于1940年9月1日见载于香港《星岛日报》,1940年12月20日,萧红于香港完成《呼兰河传》书稿创作,12月27日全稿连载完。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年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从而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以及这毒瘤溃烂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灾难。
《呼兰河传》尾声:“……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如此平静的语句,却是萧红以含泪的微笑回忆这寂寞的小城,怀着寂寞的心情,在悲壮的斗争的大时代。萧红的作品感情朴实真挚,由于来自于真实的生活,所以让人感觉熟悉、有温度。对人民生活苦难的深刻描写,能体会到作者对生活有着多么细腻和敏感的触觉,在残酷的现实中又透着坚毅和执着。
“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萧红:一朵从灰烬中开出的玫瑰。似乎,每个把自己活成传奇的人,都要经受一番旁人无法想象的磨难。难怪张爱玲会发出那样的感慨: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