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清风,画阳春,聚焦互动共同促长——艺术组三月全组研讨课纪实

用户2130478
创建于2023-03-21
阅读 148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三月,春暖花开,万物复苏。趁着春光的朝气,泾河二校艺术组开展了全组研讨课活动。本月共有两位教师分别进行了研讨课活动,组内全体老师进行了听课并研讨,详情如下。

      3月8日吴璐晨老师在六年级进行了公开课。本节课以培养和激发学生兴趣爱好为基本理念,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通过这节《阿细跳月》的欣赏教学 ,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了《阿细跳月》的基本节奏型,学习了彝族舞蹈的简单舞步。首先,这节课首先从学生熟悉的歌曲《赶圩归来阿里里》入手,回忆彝族基本舞步导入本课。目的是以舞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走进彝族山寨的情境,欣赏彝族风光图片,帮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的感官上了解彝族民俗风情。其次,这堂课采用了模唱主旋律方式来解决听辨的难点,学生们能在听、唱、编、舞等音乐活动中感知《阿细跳月》的乐曲节拍特点,体验音乐情绪,领略彝族阿细人跳月的风俗。另外,音乐要素的体验、探究、理解和表现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内容。本课教学中,通过节奏,感受音的强弱、感受乐曲速度的变化,让学生感受了音色、速度、节奏等音乐要素。



      3月16日杜俊瑶老师在七年级进行了公开课——《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立体的表达》为“造型·表现”领域课程,了解如何运用手绘线条表达立体图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立体图像,认识立体图像的几种常用的表达方法。杜老师以三角形变为圆锥、三棱柱、四棱锥、三棱柱等立体图形的小游戏导入本课,由于这个练习对于初中学生并非难事,所以学生举手积极踊跃,很容易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同学的绘画表演上。接下来杜老师又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立体图像,通过启发学生对几幅生活立体图像的欣赏,总结出了立体图像的功能。通过小组讨论总结立体图像表达方法,在这一部分中较难的问题就是“直观表达方法”要求注意透视原理,“结构分析方法”要求学生表现出结构部分,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已经理解了三种表达方法,也能区分开它们的不同。最后通过“你画我猜”的小游戏让学生初步尝试表达立体图像的方法。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虽然能理解也知道自己所用的方法,但是,在表现时有不少学生还是不会把透视关系画出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在平常的常规课中贯穿透视原理的知识点,学生就能轻松把握这类课的表现方法。

     在两位老师授课结束后,组内及时进行了评课活动,首先对两位老师认真的备课,细致的教学给与充分的肯定。同时也对于课堂中存在的一些小问题提出更好的建议,比如音乐课在与学生互动时注意后排学生的反馈,抓住当堂的重点知识进行针对练习;美术课上讲课节奏要均匀,关注不同班级的学生接受力,在学生练习时注意时间把控以及点评的针对性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艺术组在日常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因此大家集体研讨解决对策,以便未来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

    通过本月的全组研讨课,艺术组每位老师在互相学习的通知也又一次的发现了需要提升的地方,这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去积累经验。一年之计在于春,艺术组也将再接再厉,共促成长!


                    编辑:吴璐晨 杜俊瑶 仇兆男

                                        审核:仇兆男

阅读 148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