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已灿,冬尽春暖,怀揣着对数学教学的殷殷期待,2023年3月20日下午1:00--4:00,周佳泉省、市、区级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在昆明市拓东第二小学举行了“落实新《课标》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活动。本次教学实践研究活动共呈现了三节研讨课,活动采取线上线下同步直播方式进行研讨。第一节由龙泉小学的杨永雪老师带来五年级展示课《体积和体积单位》,第二、三节课由工作室主持人周佳泉老师亲自带来一节四年级展示课《鸡兔同笼》和五年级展示课《体积和体积单位》,两位老师的课堂都精彩纷呈,又独具特色。
第一节课杨永雪老师带来人教版五年级《体积和体积单位》。“体积”的概念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杨老师并没有过多解释,而是用一个简短的动画演示,完美的诠释体积概念,见微知著,从每一个细节的处理上,都能体现出教师对新课标的认真思考,紧接着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操作探究:首先感知1立方厘米的大小,以小正方体作为标准,找一找生活中1立方厘米的物品,实现数学与生活相融合;墨水盒的体积估测,让学生敢于尝试猜想,善于发现,从猜测到具体的度量,过程性的学习加深学生对立方厘米的认知;再通过直观的比较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和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动画演示加上教师恰当的语言引导,让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深入人心,杨老师逻辑线索清晰,教学情境新颖活泼,让课堂趣味横生。
第二节课是由周佳泉老师带来《鸡兔同笼》,“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的经典问题,它以“鸡兔同笼”事件为载体,研究互相影响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来说,思维难度很大。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先将较复杂的问题数据简化,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尝试、估算等活动发现规律,猜测结论,发展合情推理意识;紧接着,在提供表格的帮助下,学生观察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明确规律:一是总数不变,鸡的只数增加了,兔的只数必然减少,反之亦然;二是把鸡换成兔,每换一次就增加2只脚,反之则每次减少2只脚。周老师采用由扶到放的方式让学生尝试多种方法探究理解“鸡兔同笼”这一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列表、画图、列式等多种方式参与学习,充满趣味又具有挑战。周老师不仅善于洞察学生的学习过程,还精心选择学生的实践作品进行展示,在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建构中把数学推理这一核心素养有机地渗透,在已有知识、经验、技能的有效迁移中让数学推理这一素养“落地生根”。
周老师的第三节展示课《体积与体积单位》,导入部分巧妙的沟通和建立了线、面、体,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实施过程中知识的呈现基本上是让学生充分的感受1cm³,1dm³和1m³的实际大小。并通过学生估一估,摆一摆,充分的建立1cm³,1dm³和1m³的三个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的表象,在学生的认知里建立了良好的数感和量感。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测量墨水盒、牛奶箱的体积,积累了活动经验,同时也对体积和体积单位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而且也为学生理解体积单位的进率以及后面学习的体积计算埋下伏笔,最后1立方米的大正方体让学生们感叹,原来1立方米有那么大,更加神奇的是居然可以“装的下”那么多的同学。周老师巧妙的将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深度融合,很好的体现出大单元结构化教学的特点。
工作室主持人周佳泉老师对今天的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近期工作室工作做了具体安排,最后颁发了2022年市区级工作室优秀学员证书。
教学似登山,不在一朝夕,愿君常磨砺,拾级层层递。本次教学实践研究活动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平台,与会老师感受颇深。相信在周老师的专业引领下,通过省市区级名师工作室的平台锻炼,深深耕耘,细细研讨,老师们定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能力,未来可期!
文字作者:李江成,黄红梅,杨文莹,郑勰
图片制作:唐桦
每篇制作:唐桦
审核:周佳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