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自明同志在邢台

.今日欢呼
创建于2023-03-20
阅读 147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1961年5月,随着恢复的邢台地委,师自明和全家来到了邢台,开启了他人生最后23年的这段坎坷不平凡的历程。

    地委分工:师自明负责农业战线和群团工作。

    1961年,面临着非常复杂的情况,各方面的调整工作刚刚开始,国民经济中多年积累起来的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再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生产仍然减产。有资料记载,当年6月,天气异常炎热,久旱无雨,气温高时达41.8度,全区尚有140万亩夏播地未播种,已播种出土的幼苗枯死严重。

    面对这种情况,师自明感到压力很大,责任巨大。他时常在思考着如何尽快改变现状,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产量,让老百姓尽快吃上饱饭。在他直接主持下地委制定了《关于认真推行“三包一奖”和粮食包干的实施方案》,重点做好种植安排,恰当确定各种作物的的产量指标,合理确定工值标准,解决三包和两包的问题等等。

    《中国共产党邢台历史大事记》记载,仅1961年7月到8月,地委召开了一系列关于农业发展的会议,出台了相关的方案措施。7日至9日,地委召开县委第一书记会议,着重研究三包一奖、粮食包干和评工记分问题。10日,地委制定了关于认真贯彻执行三包一奖、粮食包干和评工记分的实施方案。7月10日,全区召开畜牧业生产会议,讨论了因队制宜,采取不同饲养形式,搞好保畜、繁畜和以养猪积肥为主的管好“三圈”等问题。师自明到会讲话,期间还组织与会人员到沙河县西赵庄、毛庄等生产大队参观。8月,地委召开电话会议,要求要抓好锄草灭荒、排水防涝、群殴、秋菜播种和棉田管理等工作,力争秋季好收成。14日,地委制定了《关于大力恢复发展牲畜、猪只和改进平原地区羊只饲养方法、以增加农家肥料,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的实施方案》。

    12月,地委确定成立地区副食品供应工作领导小组,师自明任组长。

    当时在地委机关工作的80多岁的曹香印回忆,当时的两个地委书记家里的生活还比不上一般同志。师书记家里人口多,吃的最赖,穿的很破。每年机关评谁该给救济,往往能评上地委第一书记刘琦和地委第二书记师自明。但又都被领导同志拒绝了。三年困难时期,家家吃不饱。曹香印在副食品厂弄了点棒子轴面面,后来条件好了些,就不吃这个了,还剩半布袋。给别人谁也不要。她问师自明的老伴要不要?师自明的老伴如获至宝高兴地说要要。曹香印说:“现在说这个,可能好多人觉得难以置信。可是当时地委领导家的生活状况就是这样。”

    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1962年,师自明在主持制定的决定中,提出在巩固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要建立健全生产责任制,帮助社员群众搞好家庭副业生产,搞好多种经营。7月,邢台市粮食、熟食自由市场开放,方便了群众生活,补充了国家供应的不足,对于活跃经济,改善几年来人民生活困难的状况具有积极作用。

    三女儿兰英回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好多人都没有吃的,很多人得了浮肿病,父亲不顾自己患有严重的高血压病,把上级照顾补助自己的米、面等全分给老百姓吃。记得那年冬天的一天,父亲下班回来,见大门口看两个赶大车的,正在车底下啃着又凉又硬的凉饼子。他回到家里后,让家里人做好热汤,掂着暖壶,送给门口那两位赶大车的。

    师自明不遗余力地为恢复农业生产努力着,奔波着。他非常注意发现典型,靠典型示范,靠典型引路。

    巨鹿县洪水口大队党支部书记宋相卿带领群众大搞生产自救,超额完成了棉花交售任务,在80%土地受灾后,主动减少国家供应粮食20000斤。师自明亲自前去蹲点调查,将其树为全区的一面旗帜。

    邢台县东川口村党支部书记王志琪,是全区领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最早的带头人之一,毛主席在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把它誉为“群众所信任的领袖人物”。川口水库修建时,东川口搬迁到了南会村,王志琪继续担任支书,带领群众艰苦创业,发展生产。师自明不但自己认真地到南会村调研学习,还动员子女去学习。二儿子中华就多次前往南会村,与王志琪还成了忘年交。1962年1月23日,在师自明的倡议下,地委做出学习王志琪的决定。

    1963年8月初,师自明到天津开会。这时河北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洪灾,铁路冲断,公路被毁。他费尽周折绕道郑州才回到邢台后,就立即投入到了抗洪救灾之中。

    此时,他的一家人竟“沦落”为“难民”。当时在邢台地委办公室工作的侯书格说:“记得组织上要给师书记家分一个好点的房子,师书记拒绝,要了一个低矮狭小的房子,1963年发大水时,师书记到天津开会,老伴也到邯郸出差,光剩他岳母和一堆孩子在家。连天暴雨,把家淹了。办公室的同志赶紧把一家人接到机关安顿下来。”

    1965年11月,经省委批准,地委书记刘琦任地委四清工作团政委。期间由师自明等9人组成临时常委会,师自明代理地委书记,负责地委全面工作。

    1966年3月8日,邢台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地震。

    震后,在地震中心地带的隆尧县牛家桥,成立了邢台地震救灾总指挥部,师自明担任指挥部副政委,就一直在震区坐镇指挥。

    2006年3月17日《光明日报》刊发的回忆文章中说,时任邢台地委书记的刘琦、地委副书记师自明与灾区人民一起参加抢险。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邢台全体军民投入抗震救灾斗争。

    时任师自明的通讯员姚春发后来在《牛城晚报》 发表回忆文章,记载了随着地委副书记师自明参加抗震救灾的经历。 

     “我随师自明同志乘坐一辆吉普车,急匆匆赶往重灾区隆尧县察看灾情。 走进白家寨,师自明同志嘱咐县、公社和大队领导,要注意安全防范,夜间要加派民兵巡查,保证灾区群众能吃上饭,睡上觉。在牛家桥村,见一位70多岁的大娘,领着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围坐在老伴、儿子、儿媳尸体旁哭喊。师自明同志的眼眶发红。立即嘱咐在场的基层干部:‘他们家情况特殊,基层组织要担负起帮助的责任’。临走时,师自明同志将自己平时都不舍得穿的军绿大衣赠送老人家并说:‘天冷,用得着。’在场的人无不感动!情不自禁地高呼毛主席万岁!”

    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立即动员、组织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开展救灾工作。地震的第二天,敬爱的周总理就风尘仆仆地赶到灾区, 师自明同志一直陪同周总理视察,聆听了周总理那充满激情的演讲,见证了总理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厚谊。

    在师自明邢台故居的墙上,几十年来一直挂着周总理在邢台地震灾区慰问群众的巨幅照片,照片中师自明穿着布棉衣迈着大步为总理当向导。

    这张照片成为师家的自豪荣耀和传家宝。

     文化大革命发生了,师自明被当作走资派打倒了。

    《邢台市大事记》记载,1967年2月11日,“邢台红色造反军”、“邢台工人革命造反总部”、“邢台红卫兵革命造反司令部”等30多个群众组织在市体育场召开“彻底粉碎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新反扑誓师大会,支左驻军及邢台地、市、县两万人参加大会。会上揪斗了刘琦、师自明、刘晓波和宋叔华等地、市委主要领导人。

    三女儿兰英在回忆文章中写到:“当时父亲已是年过半百的人了,身体又不好,也不让休息白天经常被造反派拉出去游街批斗,晚上不让睡觉,还得写检查。我们有三年多没有和父亲见过面。尽管蒙受了很多冤屈,他一直没有低头,没有想不开。父亲站出来恢复工作后,对所受的这些不公正再没提及过,包括造反派头目,以及动手打过他的人。还教育我们要平等待人,理解当时的群众。”

    师自明文革前在内丘县官庄一大队蹲点一年,那时候,只要机关没有重要会议,都会赶来村里,吃在村住在村。

    70多岁的赵吉祥当时是官庄一大队的大队长,他记得很清。师书记来了后给村里解决了好几件实事。通了电,安了变压器,在十里八村官庄一大队率先有了电。村里有个油坊,那年榨油机轴坏了,师书记说我给电机厂的领导写个条,到那修修。厂长很热情,给换了根新的。村里原先没有加工面粉的,乡亲们不方便。师书记便找到县,从县面粉厂借了台磨面机,由此村里有了小型面粉厂,不但能给本村群众换面,还能服务周边村民。

    有电能浇地,产量就高,又有两个副业项目。那时别的村一个工值是几毛钱甚至才几分钱,而官庄一大队的工值就达1.03元。乡亲们说,这都是托了师书记的福,沾了师书记的光。

    师自明近50年前在官庄为百姓办的事,至今还被村里的后生们津津乐道。十几个在县里工作的官庄籍干部搜集整理自费出了一本《官庄》,其中详细记录了师自明书记与官庄的故事。

    文革开始,师书记挨斗,后来“造反派”又把师书记送到村里接受监督劳动,让村里批斗。村里不但没批斗,还照顾师自明还像他在村蹲点那样,到谁家吃派饭,都给做最好的。

    “造反派”得知师书记在村没被批斗,急了。一帮人到村里召集社员会,责问为啥不批师自明?那时的老支书吕秋林的老婆大嗓门:“尽是好事,没坏事,批啥?”接着,将师书记在村里办的好事一件件叙述起来。造反派很生气。底下的群众七嘴八舌议论起来,师书记是好领导,给贫下中农办了好事,咋能批斗?造反派小头头有点恼羞成怒,说要整带头发言的这个妇女。老百姓炸了,说这是三代贫农,你们敢整?“造反派”灰溜溜地走了。

    在那种情况下,厚道的乡亲们竟敢挺着胸膛为顶着“走资派”帽子的共产党干部仗义执言!

    师自明曾多次对家里人谈到官庄的乡亲们,说要相信党,相信群众,永远不能忘了群众。

    1971年2月,朱庄水库兴建。鉴于师自明主持过多次水利设施建设,提前被从五七干校解放出来,安排担任了水库指挥部政委。

    虽说出来工作了,但留有尾巴。师自明说只要有工作干,就行,就要干好,就对人民有好处。

    二儿子中华记得,有次到水库工地看父亲,水库工地人山人海,父亲在人海中和民工们一起干活。办公室值班的同志说,不太好找你等一会儿吧。直到吃饭的时候,父亲才风尘仆仆地回来,给了儿子一个大海碗,他自己也拿了一个,一人打了一碗菜汤,两人打了两个馒头两个窝头,只简单问了几句家里的事。边吃着饭就与其他同志说起了工地的工作。他们这些共产党员,心眼里想着的只有工作,很少有自己的事。

    小儿子中保后来到朱庄水库边上的村子办事,听说是师自明的儿子,好几个乡亲伸出拇指说:师书记!那可是一个好人。咱这修水库那年,一些水泥、钢筋被当地老百姓把水给偷回家了。公安保卫部门要立案严查,师书记说先别立案,调查看看再说。师自明就乔装打扮,头扎白毛巾,假装路过的农民,到老百姓家要水喝。这样一家一家去看看可以发现谁家有没有水泥。谁家有便一一记下,随后找到有关部门一起从老百姓家收回。公安部门准备对偷盗者进行法办。师书记说,别了,国家的物资没受损失,就算了,老百姓不就是穷吗?几十年过去了,师自明乔装打扮、英勇智谋的破案智谋不但受到当地百姓称赞,他心系群众,爱护百姓的情怀,在当地更是传为佳话。

    这年11月,党组织恢复,中共邢台地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按照三结合的原则,师自明作为可改造好的老干部被结合进来,选为地委常委。转年又担任地委副书记,后任地委书记。

    曾给师自明当了8 年秘书的李习录说:“我们那时的秘书与现在的不同,领导从不让秘书办任何私事,秘书也不敢办任何违反原则的事。有回,师书记的女婿工作,我到组织部门问了一句,师书记知道后,严肃地对我批评,‘你问这干什么?’这是当秘书的第一次办这事,也是最后一次。”

    在那个艰苦奋斗的年代,依旧带着所谓“问题”的师自明,不顾自己再次被打倒的危险,抓农业生产、抓水利建设、抓林业绿化。

    直到1981年,在上级的督办下,师自明等同志的所谓“问题”才开始复查。

     这年12月5日,邢台地委召开地直机关落实政策广播大会,对全区12起重大冤案宣布彻底平反。当地委第一书记周基宣布为原地委书记刘琦、副书记师自明、张双英平反决定时,刘琦、师自明等情不自禁地振臂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几位历经沧桑的老人流下了热泪。

    1983年,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年届69岁的师自明离开了领导岗位。

    革命一生的师自明瞬间退了下来,觉得还有许多未竟的事业,他觉得依然还在戎马倥偬之中。

    宛如一个正在急速长跑的运动员骤然停了下来,1984年,师自明积劳成疾的心脏病恶化为脑血栓,导致中风偏瘫。

    三女儿兰英动情地写道:父亲住院期间,我每天做好饭送到他跟前,变着花样让他吃,目的就是盼着他快点儿好起来。父亲知道他的时间不多了,把我们子女们叫到跟前,嘱咐我们不要给组织找麻烦,不要乱花钱,不要用好药,要早点儿出院。在他再三要求下,我们回了家,没想到,回家没多长时间,父亲就因心梗离开了我们。

    师自明去世30年了。在几个子女的记忆中,父亲从没利用自己的地位替他们谋过好处。父亲活着时和去世后,他们也从没利用父亲影响去谋过私利或讨个一官半职。他们简简单单,平平静静的生活着,好几个就在普通的企业平凡的岗位工作,甚至成了下岗人员。他们始终无怨无悔,觉得做师自明的子女感到无尚荣光和骄傲。

    四儿子中海从1972年参加工作在某个仓库一直干到退休,没有换地方。父亲的老部下曾经让给他活动调往电力局,华北农机学院等单位,但都被师自明拒绝了,不让利用关系,走后门。1980年代初,省委书记邢崇智来家看望父亲,提出让中海去县里工作,给安排个职务。父亲说他自己努力吧,不能靠关系找个好工作。在父亲思想的影响下,他在工作中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不争名不争利,不炫耀,以致在单位工作多年没有人知道他的父亲曾是地委领导。

    由于父亲从不宣扬自己,子女们对父亲的革命生涯并不熟知,父亲革命一生都有哪些业绩也知之甚少。孩子们虽生活在父亲身边,但由于父亲忙于工作,似乎缺少了常人那种父爱;然而父亲的品质品格却在他们心头深深地刻下了烙印。父亲言行举止成为他们做人做事的标尺,一直在规范着自己的行为。

    长子中琳已近七旬,至今还记着50年前父亲的笑容——有一年,二弟的腰带断了要买条新的,父亲把两个断头缝接起来又叫二弟用上了。他效仿父亲,自己动手也缝接了一条,用了两年多。父亲微笑着表示满意。

    二儿子中华也年过花甲,至今还记着父亲的劝说——中华原在邢台市织袜厂工作,1985年组织上调他到针织厂。当时在织袜厂有一套住房,父亲非要他把织袜厂的房子交给织袜厂,说不在那个单位了,就不能住那个单位的房了。可新单位没有房。父亲说,你来家里咱们挤一挤吧。

    在某军队医院工作成为正师职干部的小女儿兰香,至今依旧记着父亲的训导——1974年她高中毕业想报名参军,担任地委副书记的父亲 也正好负责征兵工作。父亲告诉她,想参军自己去学校报名,如符合条件接兵带你就去,不够条件我也没有办法。我不能因为你去给任何人说。还劝她当不上兵,上山下乡也挺好、也是为国家做贡献。兰香自认为条件不错,符合招兵标准。自己在学校报了名通过了各项考核、走访、调查以及体格检查。她和其他两名女生被录取了。没走后门,入伍通知书下来,父亲才知道。女儿在解放军这所大熔炉里继承父亲的光荣传统,工作兢兢业业,不怕苦和累,不挑三拣四,听从组织分配,党叫干啥就干啥。

    父亲的言传身教润物细无声般地影响着孩子们。有一年家里来了一位农民老奶奶,带了一小捆粉条。说要感谢我父亲,为他儿子安排了工作。当时,只有上小学的小儿子中保、小女儿兰香在家。听说来人送礼,想起父亲从小教育他们不要拿国家和老百姓任何东西,说什么也不要。父亲的谆谆教导深深埋藏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

    一个个碎片的印象留存在子女们的心间,父亲的精神融进了他们的意识和血液,在他们身上悄悄地传承着。

    一幕幕鲜活的镜头依旧闪现在百姓的记忆里,时间愈久,愈显得弥足珍贵。

    清漳两岸,没有淡忘从家乡走出的这位太行赤子。

    赵国故地,依然牢记着这位朴素的共产党员功绩。

    邢襄原野,清晰铭刻着这位优秀的党的干部走过的坚实脚步。

    


    

    

    

    

    

    

    

阅读 147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