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珠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外出学习促成长——海口市琼山中学生物组十一月教研活动

创建于2022-11-09 阅读212

秋意渐浓,秋风微凉,却挡不住琼山中学生物组老师们饱满的学习热情。为了学习如何有效落实“大单元教学设计”,正确认识学科核心素养和大单元教学的联系,生物组老师们走进观侨观摩学习。

本次活动共分为以下三个环节进行:

环节一:同课异构 名师献课

环节二:专家点评 互动交流

环节三:专题讲座 共研高考复习策略

同课异构

授课老师:马春华(海口观澜湖华侨学校)

课题: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及应用

马老师的教学思路十分清晰:

一、复习回顾分离定律的实质

二、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分析

1、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2、分析问题、提出假说

(1)结合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计算某种表型的概率和基因型的概率

(2)推测三对性状的杂交实验,F1杂合子自交后代,计算某种表型的概率和基因型的概率

(3)归纳出含有n对等位基因的个体自交,则产生后代中表型种类、基因型比例、杂合子比例等。层层递进的推理和归纳

3、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4、总结概括 、 总结规律

结合减数分裂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三、练一练:以2021海南高考改编题进行加强巩固

授课老师:李钟(海口市第一中学)

课题:3:1    9:3:3:1的遗传学基础

李老师的课逻辑思维性强,基于重要概念,课堂中以多个问题引领,层层递进的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遗传中的疑难问题:

重点概念: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重组导致双亲后代的基因组有多种可能。

问题1:为什么Dd自交后代表现为3:1,测交后代表现型为1:1,两个实验的数据不同,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可以证明Dd这对基因遵循分离定律?

问题2:同理,YyRr自交后表现型为9:3:3:1、测交后代表现型为1:1:1:1,为什么都可以证明这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产生4种配子比例相等?

问题3:两对基因不自由是什么样的情况?这样的亲本应该产生怎么样比例的配子?

问题4:为什么不直接观察配子的基因组成而需要观察子代表现型?

问题5:由亲本的配子到子代个体还需要经历什么过程?

问题6:AabbXaaBb后代表现型1:1:1:1能否证明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点评交流

1、马春华老师分享了备课时的思考和授课后的反思:

本节课基于学情和大单元教学进行备课,自由组合定律建立在分离定律的基础上,因此课堂以复习回顾引课,通过联系分离定律和减数分裂,使学生体会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良好,达到预期效果。

2、李钟老师分享了备课时的思考和授课后的反思:

本节课基于大单元教学,在学生掌握遗传规律的基础知识上进一步提高。备课的出发点是对学生在解遗传题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详细剖析并将疑难问题突破,使学生理解遗传规律的实质。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发现并改正,总的来说学生能完成既定任务,有行动有落实,达到预期目的。

3、评课环节由尹翱翔老师主持,张贤芳老师、丁攀老师、程海鹏老师进行点评交流,黄春桃副校长进行点评总结。各位老师对两节课都给予一致好评:

因为两位老师在备课时基于的学情不同,故两节课难度深度不同。两节课均立足课本,对接新课标新高考,达成课程预期目标。

第一节课闪亮点:在总结自由组成定律适用范围、研究对象和发生时期时与分离定律相比较,落实了大单元复习理念,有利于学生辨析与区分。虽深度略浅,却主线清晰,以课本假说-演绎法为主线。

建议:马老师在讲述拆分法时可进一步将三对相对性状个体自交后代情况稍加详细说明,帮助学生理解拆分法的本质。该方法亦可适用与双亲基因型不同的杂交后代计算中,可设计相关题目进行计算,既推广了拆分法适用范围也提升了思维的深度难度。讲授n对等位基因个体自交时,应向学生明确n对基因独立遗传,使学生将独立遗传与连锁遗传情况区分开来。在解释测交实验中正反交的目的时,可稍加深入点出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第二节课闪亮点:李老师在课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动手画图尝试自己解决。在解决后就现有问题继续发问,使得整节课逻辑主线清晰,有利于学生对遗传规律的整体理解。完成了“分离与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还是受精过程”这个核心问题的辨析与突破。在讲授互换时提到了互换率,并举出具体离子引导学生计算,使学生认识到两对等位基因在连锁状况下虽能产生四种不同配子但其比例可能仍与非连锁情况下存在差异。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深入理解了互换对产生配子种类及比例产生的影响。本节课内容设计更贴近大单元教学思路。

建议:语言上稍有疏漏,在研究遗传问题时应为种群水平;在讲授互换内容时,对互换发生的概率还有待商榷。在遗传规律的研究中受精作用也具有其相应作用,应设计在大单元中丰富学生认识。

感谢两位老师的精彩献课,这两节课也给我们更多的启发:目前新高考是基于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遗传相关题目难度有所提升,老师们应逐步提升自身认识,加深讲授内容深度,相信学生,敢于放手给学生。

专题讲座

讲座:基于“双新”的高三生物学备考策略——以遗传规律复习为例

主讲人:尹翱翔老师(海南省尹翱翔中学生物卓越教师工作室主持人)

尹老师结合海南高考现状从三个要点展开分析:

1、考题分析

回顾近三年海南卷中考查遗传内容的高考题,梳理考察内容

2、备考核心

分析遗传模块复习重点内容包括:分离定律、自由组成定律、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和预防、基因、环境因素与性状的关系。

能力要求:要求学生具备分析能力、思辨能力、演绎能力、应用能力,即形成理科能力,进一步内化为科学思维。

3、遗传规律复习策略

(1)做好复习的五个脚手架,从五个方面下手:从数据看定律、从情境看考向、从实验设计方案、提升演绎推理能力、伴性遗传和基因频率。在引导学生复习时应由易到难,由浅到深,从发展历程到定律内含再到适用范围,一步步引导学生将题目回扣遗传规律。

(2)做好学情分析,学生往往认为遗传题就是计算题就是难题,这是因为学生停留在数据、现象的表观层次,未能将遗传现象分析与遗传规律的理论基础相结合。平时练习题目类型覆盖度不足。应帮助用演绎推理解决遗传问题,能使问题具体化,使思维清晰化。

(3)课堂是学生的主阵地,要想实现高效课堂,就要针对问题做到“精”“准”发力。

最后,尹老师以一则“鱼牛”童话故事作为讲座的结尾,敦促教师注意以下三点:

(1)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学习,要关注学生的己有经验

(2)实践是认识的基石,孩子只有到真实的情境中才能认识真实的事物。

(3)课堂教学需要交流。

上述三点启示不但适用于繁杂的遗传规律复习中,亦适用于高中生物学科整个教学中。要求学生具备分析能力、思辨能力、演绎能力、应用能力,即形成理科能力,进一步内化为科学思维。

在此次活动中,我们对大单元主题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明确了备考中遗传规律的复习策略和方法。相信在老师们不断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追寻高效课堂教学中,必能打造出更多的精彩课堂!

阅读 21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