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友161274666的文章

美友161274666
创建于2023-03-19
阅读 8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逸圃”名称起源和涵义的探讨

   文/高洪春


       前一段时间,受中枢镇逸圃社区党总支和驻村工作队的邀请,去参加了逸圃社区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学习和交流活动。结合自己掌握的相关资料和认识理解,在此对“逸圃”名称的起源和涵义,作一些讨论和分析,以供参考。

       1986年出版的《泸西县地名志》记载:“逸圃”的读音为Yìpǔ,“逸圃”是彝族语言,“逸”是水,“圃”是庙。“逸圃”的意思即为“水边有庙的地方”。逸圃社区村史馆的资料记载,“逸圃”是彝族语言,意思是指“水拐弯处的地方”。

      近几年来,县文联杨俊老师收集整理的《永垂革弊》(1805年)和《斗母阁捐金置田碑记》(1817年)两块碑刻文稿中“逸圃”两个字写为“矣补”。这个与解放后的相关资料记载,在文字记录使上有所不同。

     “逸圃”两个字,为彝族语言,相关资的记载料很明确,也得到当地的普遍认可。“逸圃”是汉字对彝族语言发音的记录,表示的就是现在泸西县一个地方的名称,起源于当地的彝族语言。既然“逸圃”两字源于彝族语言,那么,所进行的讨论和分析就应该与彝族发展历史相结合。       

      关于“逸圃”这两字是“水边有庙的地方”的意思、还是“水拐弯处的地方”的意思,较为符合地方彝族发展的历史?或者说哪个与地方彝族发展历史关联性更为紧密?

       彝族语言中“逸”的发音,在泸西当地彝族白彝(葛颇)、阿乌、撒尼、阿细和黑彝等支系中,汉字记录分别有“逸”、“矣”、“雨”、“邑”等。从现在查找到的相关资料和笔者所咨询的彝学专家以及当地彝族文化人士,都一致确认,与“逸”发音相同或者相近的这几个汉字,在彝族语言中的意思是水,这点没有什么大的争议。

       彝族语言中“圃”的发音,在泸西当地彝族白彝(葛颇)、阿乌、撒尼、阿细和黑彝等支系中,汉字记录分别有“濮”“普”、“铺”、“朴”或小有变音的“颇”、“补”等。就“圃”、“濮”、“普”、“铺”、“朴”或“颇”、“补”等彝语发音的意思,笔者咨询了泸西当地彝族白彝(葛颇)、阿乌、撒尼等支系的毕摩和彝族文化人士,他们给出的答案是:“圃”、“濮”、“普”、“铺”、“朴”或“颇”、“补”等彝语发音,没有“庙”、“房屋”和“拐弯”的意思。个别毕摩还介绍说:“逸圃”的读音,按他们上几辈的发音讲法是“葛颇(濮)”、“葛补(濮)”,有先人们或感谢的意思。  

      关于“圃”、“濮”、“普”、“铺”、“朴”或“颇”、“补”等彝语发音的意思,笔者分别咨询了中国社科院、云南民族大学和红河学院的彝学专家,他们给出的答案是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古彝语中“圃”、“濮”、“普”、“铺”、“朴”或“颇”、“补”等彝语发音,主要是指人、祖先,或者先秦前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族群的统称。并非是“庙”、“房屋”和“拐弯”等意思。二是,在彝语中“圃”、“濮”、“普”、“铺”、“朴”或“颇”、“补”等彝语发音,用现在普通话来理解,是表示彝族支系的名称,如纳苏颇(濮)、尼苏颇(濮)、葛颇(濮)、阿乌颇(濮)、阿细颇(濮)、撒尼颇(濮)等的意思;从彝语学的角度来理解,应该是一类人或一群人的意思;从语言学的词源角度来讲,尚未发现有房子、庙宇、拐弯儿等意思。

       从前面咨询的情况看,“逸圃”在彝语中主要是指“水边有庙的地方”和“水拐弯处的地方”的说法,虽然在当地留传了几十年,但并不应该成为定论,还需要进一步商榷。

       目前史学界都一致认可,商周时期的“濮”是西南地区的彝族起源之一。著名彝族历史学者唐楚臣老师在《西南土著濮为彝族族源之一》一文中明确指出:彝族族源源于羌,也源于濮。濮在西南分布广泛,百濮为西南土著。彝族的基础为外来羌与土著濮的融合,濮是彝族族源的一元。

     “百濮”即“濮族”,生活于远古至秦汉时期繁衍生息在百濮之地的族群,主要聚居于今云南、贵州,四川至江汉流域以西一带。关于“百濮”史料记载,最早见于《尚书·牧誓》,他们曾参加周武王牧野誓师讨伐商纣王的战争,后来得到周天子的册封。《史记·楚世家》《左传·文公十六年》等史料记载,濮族,多数无大的君长统一领导,各自以邑落自聚,所以才称为百濮。

       现已经出版的康熙和乾隆两个版本《广西府志》,在历史沿革上都记载,明清时期的广西府(今泸西县),在周代为百濮属国,春秋属楚地,战国属楚。这两个版本《广西府志》中的“百濮”,就是唐楚臣老师讲的西南土著濮。广西府(今泸西县)为百濮属国,说明泸西县或者说中枢镇逸圃这地方,在商周时代就有西南土著濮的人群或族群在这里繁衍生息,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族群聚居。

       彝族的称呼是解放后使用的,汉代之后的资料,对西南土著少数民族多称为“夷”、“蛮”、“猡”、“叟”、“僚”等等,所以才有了“西南夷”的文字表述。“圃”、“濮”、“普”、“铺”、“朴”或“颇”、“补”等的彝语发音,在古代应该是相同或者相近的。“逸圃”的“圃”与“濮”,是汉字记录的不同,但意思相同,表达的主体意思应该是人群或族群、彝族支系或者族别。从商周时代算起至今,虽然历史演进了几千年,解放后也开展了民族识别,划分了彝族支系,但是“圃”与“濮”只是汉字记录不同,其本源的涵义应该是不变的。这样理解才较为符合地方彝族发展的历史。

       前几年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频道先后播出了《泸西大逸圃古墓迷云》《探秘漏卧古国》等四期记录片。片中明确指出:种种考古资料显示,大逸圃所在的地方,就属于史料中记载的,漏卧古国的核心势力范围。大逸圃考古活动不仅进一步揭秘了漏卧侯国的历史文化,同样也把当地的历史文明推移到了先秦之前。其部族的起源和迁徙则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如果将“逸圃”两字,放在古代族群、部落渊源于周代百濮属国、百濮土著的层面上去理解与认知。那么,这就可以把历史的不同时段进行有效的连接,使其成为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个语言或地名沿袭的有力证据,从而加重、加深当地的历史文化厚度。

       沿着这个思路,我们既要穿越历史,更要回到现实。回望穿越几千年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生存于逸圃这片土地上的土著濮,在商周时期依水聚居,以领地为界形成小邑,结为族群部落,参加了讨伐商纣王的战争;春秋、战国时期,族群进一步发展壮大,与其他族群融合与演化,成为彝族先民,加入了漏卧部落,最终成为了漏卧侯国的子民,参加了与句町古国、夜郎王国等周边部落或方国的纷争战争。   

       站在历史的地平线上,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生活在逸圃区域的土著濮或彝族先民,不论他们是为了部族或者漏卧侯国的战争与和平,也不论他们曾经使用过剑、戈、矛、箭、驽等兵器和凿、削及玉石配件等生产生活用具,他们在抵御外敌求得生存和繁衍生息中,一定创造了属于自己部落或一方小国成百上千年来具有独立特征的历史文明。

       回到现实我们更需要明白:不断挖掘和传承彝族先民创造的优秀文化,是作为后来人应该认真履行的一项重要职责。在这方面还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倍加努力。因为多年以来很少有人提及漏卧部落和漏卧侯国,在彝族文化的挖掘、传承和应用方面,自信的程度尚需要大幅度地提升。

       基于前面的讨论与分析,笔者大胆地提出一些供参考的观点:“逸圃”这两个彝族语言发音的汉字,表述的主体意思应当是指聚居于此片水域周边或者以此水域为中心的“濮”族人群。“逸圃”两字,很可能是逸圃这一区域的土著濮,在经历由商周时期的“濮”族,融合与演化为漏卧部落或漏卧侯国彝族先民的过程中,以“濮”字发音为基础,加上前缀的特定词语来标识自己的族群和领地区域。随着历史的不断演进,以口传和文字记录的形式成为了地名标识并沿用至今。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讨论和分析“逸圃”两字的起源和涵义,主要的目的绝对不是要搞什么对与错的无谓争论,而在于能有效挖掘和传承彝族先民创造的优秀乡土文化,并将其应用于当下的乡村振兴之中。


阅读 8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