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告别幼儿园,即将走入新的人生阶段——小学。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对于家长而言,这是家庭教育的转折点,要从手把手教慢慢转向陪伴引导。如何更快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我们又需要做好怎样的心理准备呢?
亲爱的一年级小朋友:
你们即将成为一名正式的小学生啦,是不是很期待?欢迎你们来到扎兰屯市实验小学这个快乐的大家庭,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学习、成长。
在这里,你会遇到和蔼可亲的老师,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寻求帮助;在这里,你会交到很多新的朋友,课间,你们可以一起快乐地玩耍;在这里,你会学到许多新知识,掌握许多新本领。
老师知道,有的小可爱在开心的同时也会有些许的紧张。不用担心,老师帮你支支招:
第一招:相信自己,你能行。每天对自己说:我是一名小学生,我很棒!
第二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天按时起床、吃早饭、洗漱。整理自己的仪表,注意保持服装整洁。学习自己整理书包、书桌及文具盒,上学路上,自己的书包自己背。
第三招:团结同学,学会谦让。和新同学相处,不斤斤计较,使用礼貌用语。
第四招: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吃饭不挑食,按时休息,每天坚持体育运动40分钟,让身体变得更加强壮。
第五招:远离电子产品,多读书。每天晚上睡觉前,留出一小段阅读的时间,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进行亲子阅读,度过这温馨幸福的时刻。
以上几招你记住了吗?要相信自己,在老师的指引下,你一定可以做得很棒!
即将开学,小可爱们准备接受新的挑战吧,加油!
宝爸宝妈们:
对于刚走进校门的小学一年级新生来说,他们将从无忧无虑的幼儿生活,跨入到有较严格的课堂纪律和学习任务的小学生活。很多孩子会因此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这些都是正常的,爸爸妈妈们不要过分担心。
在这段时间里,父母应该是他们最强劲的后援团,是他们的加油站,也是他们的家庭教师。
首先,要相信你的孩子,相信老师。在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一定能很快熟悉并适应小学的生活。当孩子的情绪处于恐惧、孤独、悲哀、委屈等消极状态时,爸爸妈妈就要给予及时、耐心的抚慰,使孩子尽快摆脱不良的情绪,解除心理上的紧张和压力,增加孩子的安全感以及他们对周围环境的信任感,帮助孩子获得良好的心态。
其次,正面引导,激发孩子对学校的向往和对老师的尊敬与热爱。比如,爸爸妈妈可以一起故意用羡慕的口吻对孩子说:“宝宝长大了,真了不起,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让孩子产生当小学生的光荣感、自豪感。开学前,要多跟孩子聊聊学校里有趣的事情,例如学校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交到更多的朋友。家长还可以讲讲自己当年刚上学时高兴的心情。这些都可以激发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对孩子提出的一些问题,家长可以告诉他:“你就要上学了,学校里老师会告诉你的。”
有些家长喜欢拿学校和老师吓唬孩子:“再闹,把你送学校去,让老师管你!”诸如此类的语言会使孩子未入学校就产生恐惧感,容易形成心理障碍,这对孩子的入学心理准备极为有害。
再次,要学会接纳和鼓励。不要总把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作比较,如发现孩子在某一方面不如别的孩子优秀,要学着接纳,同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有时候孩子不是真的不行,是他暂时还没找到正确的方法和努力的途径,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去发现这些能力,并给予孩子鼓励和适当的帮助。
最后,遇事要与老师及时沟通。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得到更多的机会。若孩子在人际交往或学习方面遭遇较大困难时,家长应该及时与班主任沟通。沟通的原则是相互的尊重和理解。家长要给予老师信任,家校协同,才能有效地把问题解决。
总之,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孩子学校生活的第一步,身心准备比知识储备更重要,家长要帮助孩子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让他们很快适应学校生活,顺利度过人生的第一个转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