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节课都应该成为教师生命的精彩,
每一段精彩都浸润着教师的智慧,
在“三教”理念指引下,
有一群课程探索者,
携手同行,
致力于寻找每一个细小的教学环节中闪亮的教育智慧,
只为——让每节课走进学生心里,
让学生走进每节课中的美好。
“三教”是基于创新人才培养,在学科教学中教学生积极思考、自主体验、善于表达,促进学生长见识、悟道理的一种教育理念。自从“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的“三教”下的数学全面推进后,塔城市第六小学开始跨学科推进“三教”理念。改变以往注重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以核心素养育人标准为准绳,从整体上整合单元设计,初步形成各教研组独具特色的大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研究。
备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教者的预案,既能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表达自己的教学见解,达成课堂共识,又拉近了同事之间的距离。
学科组集体备课分享
在数学组分享“三教”理念指导下的大单元备课设计方法后,各备课组展开大单元教学主题备课设计。语数英备课组初步按照课标分析—教材分析—确定单元核心目标—优化教学设计四个环节进行教学设计,开展跨学科主题作业的设计研究。
全学科教研听课周
基于课标理念的指导和“三教”理念的大单元教学备课,2023年3月14日塔城市第六小学听课周活动拉开序幕。
语文
马璇老师的《神州谣》结合二年级学生特点通过音乐动画引入新课,采用溯源法识记生字“州”,借助图片把握长江、黄河、长城、珠峰的特点。最后抓住“情意浓,共繁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姬呈玉老师讲授《亡羊补牢》一课。在备课之初,她就确定了“一读、二标、三圈、四问”的学习方法。老师从题目激趣导入,探究“寓言”的意思。继而抓住六个关键词“羊圈、窟窿、钻进、叼走、后悔、从此”引导理解故事内容,复述故事,感悟寓言的道理。 整堂课结构紧凑,条理清楚。
数学
一年级托列吾老师的《分类与整理》。教师认真对文本进行研读,并依据教学策略初步构思教学设计。课程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自制教具、选用教具为课堂增添了活泼的气氛和便于理解的媒介。
道德与法治
六年级阿依达娜老师教授《地球—我们的家园》。阿老师从环保的角度引出课题,回顾了五年级知识点,利用视频进行直观的讲解。课程设置了小组讨论,课堂氛围活跃。最后,及时切入课本中的活动园,结合课后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总结本课知识。
英语
六年级王恩芝老师教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八课。教师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准确把握三维目标,着重培养学生从学会,会学到愿学,从热身复习到导入新知,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词。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利用帮扶合作小组的优势在情景中操练新知,到总结拓展联系生活实际。教师用形象直观的思维导图边介绍各种建筑物名称,边用方位介词讲解具体位置,学生能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开展各种活动。课堂评价贯穿始终,激励学生敢于挑战,到最后的分层布置作业,一气呵成。
评课
课堂教学观摩结束后,各教研组及时组织大家开展评课活动。听课老师针对授课老师的展示课进行了评课和交流,从活动目标的制定、重难点的把握到活动的实施、教学设计、语言组织、师生互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交流。既肯定了老师们在活动中的亮点,又直言不讳地指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法,为老师们更好地组织活动提供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将听评课作为长期坚持的教研常规活动,持续时间长、囊括范围广,涉及全学科所有任课教师,并使其贯穿整个教学周期。
新学期、新征程、新起点、新希望,我们一起加油!
撰稿:雷 萍
初审:曹文彩
复审:朱 青 徐文丽
终审:秦文芳 杨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