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丽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石之磨砺而有泽,教之磨砺而有“实”——林西县第二小学语文“一课三磨”活动纪实

创建于2023-03-18 阅读2985

  诗经曰:“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君子的自我修养需要像打磨石骨一样修炼磨砺。作课亦做人,一堂好课离不开“千磨万磨”之过程。一个“磨”字道出了反反复复的斟酌和耗费的大量汗水。在这一痛苦而快乐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文本研读、细节处理、课堂驾驭等诸多能力都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为此,林西县第二小学语文学科开展了“一课三磨”活动,本次活动由唐雨璇老师执教,副校长赵玉华、教研副主任霍艳岭、韩旭和五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参与听课、评课。

第一篇章

统筹安排做准备,只为源头活水来

  备课是展现教师教学艺术的序幕,集体备课是在充分酝酿、日趋完善的集体智慧的基础上,能动地发挥教师个人潜能,为了唐雨璇老师更好的呈现课堂,五年级语文教研组七位老师聚集一堂,立足于本单元语文要素,就课例《梅花魂》进行了集体研讨。

    《梅花魂》是一篇回忆录,以倒叙的手法勾画出了一位远在异乡的老华侨,也就是外祖父与梅花之间的那份深情。因此,在探讨中老师们认为本课可以以“梅花”为主线,以读代讲,大胆想象,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爱祖国的感情。进而引导学生做一个有梅花品性的人。

     由于文中的时代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不易理解。因此,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重点。基于以上思考,老师们在预设中设计三品梅花魂、由浅入深,逐步体会梅花魂的深层含义。老师们还针对课文研读环节进行了重点研讨,结合文本特点交流了如何指导学生体会首尾呼应的写法及学以致用,还切磋如何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的写作方法——借物喻人和借物抒情等。

    备课后,唐雨璇老师精心整理知识点,形成初案。

第二篇章

凝心聚力研文本,且思且行促成长

  3月15日上午,唐雨璇老师在五年七班进行第一次上课。课堂上唐老师充分利用教学媒体手段,给学生创建了生动真实的教学情境。并且整节课重难点突出,充分引导孩子们感受外祖父的“梅花”之魂,理解作者是怎样把“梅花魂”写清楚的,且能正确处理朗读过程中所要表现出来的情绪。学习活动设计从易到难,符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课后,听课的教师们“趁热打铁”,纷纷从教学目标设定、学习活动设计及师生互动方面给予修改建议。

      韩旭老师觉得课堂初读词语感悟情感这一环节可以换一换,词语表达的情感需要融进语境中感受,只读词语不利于学生领悟思想感情。

      霍艳岭主任提到要引导学生通过对“魂”的解读来展开个性化阅读,进而感悟至真至纯的爱国心、赤子情。

      王振丽和孙永红两位老师认为授课时一定要先引导学生聚焦三次落泪,通过学生合作探究以及对比朗读来发现、感受外祖父的思乡愁绪;随后紧扣一个“魂”字,直奔重点段落,研读三件与梅花有关的事情,这样使整节课的教学主次更分明,重点突出。

      张艳丽和韩亚楠提出明确梅花精神后,可以引导学生感悟表达“课文借梅花赞美了具有梅花精神的人,你还知道那些具有梅花精神的人?”以此来深化学生对梅花精神的理解。

  唐老师吸取这些宝贵的建议并结合教学实际完善了自己的教学初案。

  3月16日上午,唐雨璇老师在五年四班进行第二次上课,唐老师充分吸收了老师们的建议,以分类读词的方式巩固词语,重点领悟外祖父三次落泪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理解梅花魂,并通过让学生列举历史人物及身边英雄榜样加深化梅花精神。

  第二次课后评课时,老师们一致认为唐老师这节课每个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在执教的过程中,她围绕课文展开了层层教学,学生们基本上能随着课程的进展逐步深入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 灵魂”“ 骨气”。开课伊始,让学生在吟咏中加深对梅花特点的认识,以及对梅花品性的了解。在感受老人思乡之情时,主要抓住了老人三次流泪和斥“我”污梅。在这里,设计了两次想想情景说话,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在体会梅花精神时,主要采用朗读的形式。在指导朗读“做有气节的中国人”之前,先让学生谈他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更加渲染了激昂的气氛,为朗读做了铺垫。

        同时,也对唐老师课件中的设问进行了集体研讨,为了确保问题设计的层次性,建议唐老师在梳理课文发生的五件事情时,问题要简洁明了。以及学生谈他们心中的人物之前,可以利用课件先出示一两个代表性人物,为孩子们思考指导方向,发散思维。

  结合教学初案、教学实际、同组教师建议及两次课堂教学的经验,唐老师再次完善教案。

第三篇章

石之磨砺而有泽,教之磨砺而有“实”

  3月17日上午,唐老师在五年五班完成了第三次上课。此堂课,唐老师立足于课标与核心素养,以学生的学习为主,带着目标,着眼于以文本为媒介,在语文实践中树立文化自信。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先理解课题“魂”的意思,接着梳理文章的脉络,“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然后带着问题“表现了外祖父怎样的感情?”教学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握课型特点,环环相扣,组织学生交流,在品词析句的过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体会祖父对梅花的挚爱,对祖国深深地眷念之情。最感染大家的是,学完课文,唐老师设计了师生同诵梅花精神这一环节,语调激昂且坚定,诵出中国精神,唐老师巧妙地引导激发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在教学中竭力渗透文化自信。

  第三次上课后,老师们共同评课探讨,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大家一致认为这节课唐雨璇老师能统领全局,整体把握,落实该语文要素。”尤其,学生谈作者表达的情感时,唐老师抓住这一契机,先是回顾了《祖父的园子》和《月是故乡明》两篇课文是如何表达感情的?分别从写景、叙事的具体语句中体会感情的,然后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梅花魂》是从外祖父做的几件事以及外祖父的言行中体会对梅花的珍爱,对祖国的思念。教师只有深钻教材,才能游刃有余精准的“教”,教得精准、有层次,学生的学才能步步为营、循序渐进,“一课一得”才能达成。

  本次磨课成功落下帷幕,不仅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同时更加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我们的教研活动,就是为了打造高效课堂,汇聚集体的智慧,实现资源共享。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春播夏长正当时,期盼秋来枝满头。让我们携起手来,坚定目标砥砺前行!

撰稿:张艳丽

审核:赵玉华

定稿:史虎军

阅读 298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