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神聚气培核心素养 秉轴持钧促高效课堂——武汉市第六届小学“名特优”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科学专场简报

武汉市江汉区红领巾学校
创建于2023-03-17
阅读 316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春有约,花正开。2023年3月17日上午,由市教科院主办、江汉区教育局承办、武汉市江汉区红领巾学校协办的武汉市第六届小学“名特优”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科学专场)成功举行。

       本次展示活动旨在充分发挥名特优教师引领作用,聚焦核心素养,深化高效课堂、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要求,打造新课标下汉版“好课堂”。全市2000余名科学老师通过线下主会场现场观摩、线上各区分会场现场直播等途径,共同观摩了武昌区南湖二小柯芳老师和江汉区红领巾学校CBD校区李金老师执教的展示课,并聆听了小学科学教育专家甘金福老师的精彩点评。

全市17个会场齐聚一堂


课堂展示——名师引领,践行新理念

     幻想是诗人的翅膀,假设是科学的天梯。本场活动的第一节课是由武昌区南湖二小柯芳老师执教的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比较不同的土壤》。授课伊始,柯老师创设了有趣的科学情境,开启了本节课探究实践的序幕。随着探究活动的不断深入,柯老师顺应学生学习的需求不断转换教学方法,陪伴学生去观察、发现和推理、论证,助力“小科学家们”迈过条条沟壑,最终达成问题的解决。帮助小葱选择适合生长的土壤是本节课情境创设的核心焦点,柯老师采用观察实验与小视频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站在实践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视野,为科学思维的发展夯筑坚实基础。围绕核心问题,柯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有理有据的推测,激励学生敢于表达、乐于交流,将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轨迹逐一呈现。学生推理论证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均得到有效培养。

     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本场活动的第二节课是由江汉区红领巾学校CBD校区李金老师执教的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增加船的载重量》。本节课着力于呈现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性特质:运用数学几何图形计算解决科学学科问题,期待呈现出不一样的闪光点。教学聚焦阶段,李老师利用各种船的图片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开启“研究船”的探究之旅。围绕讨论交流的结果,李老师引领学生迅速聚焦到本课的核心问题:“怎样才能增加船的载重量?”上来。围绕核心问题,学生围绕船的形状、船的材料、船的体积、船舷的高度等方面进行了推测,这个富有争议的话题为学生开展后续探究活动赋予了强大的内驱力。为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逻辑思维的基础,在探究环节中李老师有目的对三种铝箔船的数据进行了调整,使其呈现出更加明显的规律性,进而引导学生对“有规律”的数据从几何学角度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学生在交流碰撞中不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认识到船的载重量与体积存在关系,并能运用较为精准的科学语言来陈述事实、形成观点。课堂中,学生不仅实实在在地在开展科学探究、依托数学几何模型、建构自己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建构自己对客观世界的理解,更意识到不同学科间的相互支撑与相互助力,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使解决问题的手段变得更加生动和丰富。


“研”之有味——专家领航,点亮新思路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有悟则深。原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科学教研员甘金福老师观课后进行了精彩点评:两节课总体的感觉和印象都是非常接地气、非常平实。李金老师的课将课程中实验材料的规格进行了优化,调整后的规格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数据进行归因分析,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小组讨论环节,李金老师引导小组同学围绕主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有意识地训练了学生严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小组团队合作意识很强,实验效果非常好。柯芳老师则善于创造真实的情境,真实的情境使教学前后、课堂内外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解决生活中真实问题的过程中,有效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

     甘老师进一步提出,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学生自己的猜测,更需要引导学生注重用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有依据的对他人观点提出质疑。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对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目标的进一步落实。


深耕探索——与生共进,赋能于课堂

     在全市科学教师观看完精彩的教学展示和专家点评后,市教科院小学科学教研员易传发老师组织在场教师进行了研讨交流。常青树实验学校夏清老师和红领巾学校尚美校区张郁彤老师就两节展示课分别表述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之后,易传发老师分享了对本次"名特优"科学专场展示活动的几点思考,指出:通过本次“名特优”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我们更需要深入思考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我们向名特优教师学什么?要学习“名特优”教师的科学教育情怀,多年以来热爱并坚守在教学一线;二要学习“名特优”教师做理论学习的先行者,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三要学习“名特优”教师不断提升自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去反思,改进、优化、提升。

     二是学生如何学科学?人的学习的过程一般都有聚焦、探究、反思、应用等过程。从科学学科的特点来看,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从事实到观点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的学生是基于大量的事实,把有用的事实形成一个证据,甚至是一个证据链来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在形成规律性认知的基础上,运用这个规律解释客观世  界和解决问题。

     三是老师怎么来教科学?学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老师的给,更重要的是激发。老师在课堂上起什么作用?不是把知识告诉学生,而是要激发、引领、组织学生主动去建构自己的理解。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观点、解决问题等。那么如何去做到呢?第一是赋能,就是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内驱力;第二是提供良构或者劣构的材料,让学生有建构理解的基础;第三是给学生探究实践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有利于学生科学核心素养发展的活动上;第四是给学生论证推理的机会,更加关注学生观点形成的过程。

     习总书记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有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我们的科学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努力一直在路上。

     武汉市第六届小学“名特优”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科学专场)圆满画上句号,但是我们的努力没有停下脚步。教育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教研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一辈子的事情,我们要有耐心,有恒心,继续在这条路上摸索前进。相信在以研促教、以教助研的过程中,我们能够不断地凝聚智慧,积攒经验,打造出更多的魅力科学课堂。



采编:武汉市江汉区红领巾学校CBD校区 李金 肖雅茹

审阅: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教研室 易传发

阅读 316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