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手包饺子,劳动促成长

蓝大宝
创建于2023-03-17
阅读 15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以“劳”育人,以“劳”树德。

        为贯彻落实课程标准、充分发挥劳动课程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劳动观念。3月17日,淮安小学四10班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包饺子🥟活动。       

  同学们跃跃欲试,迫不及待想一展身手。瞧,左手拿着饺子皮,右手放馅,一个雪白饱满的饺子就完成了。这架势,一看就是家里的好帮手。

  每位同学在这次活动中都积极参与,大家各行其事;有的说、有的笑,场面温馨、其乐融融🧸🧸。

  同学们脸上洋溢着劳动带给他们的喜悦。他们创意与技艺齐飞,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一起努力捏出各种各样的饺子,欢乐写满了孩子们的脸庞。

  饺子下锅啦!一个个形态各异的饺子在锅中欢快地“跳舞”。

  当一碗碗热腾腾的饺子放在面前时,同学们大口地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果实,愉悦感与成就感在每一位参与者心中久久回荡。

  此次活动中,家委们在学习上给孩子们最大的保障,在各种节日和活动上给孩子们满满的仪式感,“有呼必应,有求必达” 让孩子们即使在学校,也能够收获在家一般的呵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本次劳动实践活动,从学习包饺子入手,深入开展劳动教育,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积极的劳动情感,生活即教育,生活即课程。让同学们感受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劳动乐趣,不仅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分享的喜悦以及成功的乐趣,还营造了和谐、民主、融洽的集体氛围,让这个春天更加温暖!

                           饺子的来历

        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至今。东汉末年,各地灾害严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阳有个名医叫张机,字仲景,自幼苦学医书,博采众长,成为中医学的奠基人。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医德高尚,无论穷人和富人,他都认真施治,挽救了无数的性命。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走到家乡白河 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 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 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张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今天,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朵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品。

阅读 15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