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二十四节气之春分

黄骅市第二中学德育处
创建于2023-03-17
阅读 23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春分】

春拂大地,万象新生

昼夜半,白云深处芳草绿

纵目天涯,浅黛春山处处纱

别人眼里的好春光,

不如你在我的眼中会发光

装得下万千春色,也容得下人间烟火

在最斑驳的底色上,生出新的春光

将春光,装一壶带回家

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

每一株新绿,都是造物主写给山的情诗

万物周而复始,昼夜在地平线斑驳言和

莫奈的光与影,是春风吹来的巍巍风情

明媚了春光,为下一站炫彩开场

柳色烟青,天地更新

一抹春色,印照万物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四个节气。通常在每年3月19日至22日,太阳到达黄经0度进入春分节气。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之后,太阳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因此春分也被称为“升分”。春分是中国古代最早确立的节气之一,是一个充满希望和生机的节气。

      同学们,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关于春分这一节气,下面这些趣味十足的知识和活动,你知道多少呢,让我们跟随德育中心节气小讲堂一起,学习“春分”这一充满希望的节气吧!

节气由来

      春分,是24节气中第四个节气,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春分这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所以古代春分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

      《春秋繁露》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指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节气三候

一候玄鸟至

      春分之日“玄鸟至”,“玄鸟”即“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燕子,它春分而来,秋分而去,“燕来还识旧巢泥”。在古人的观念中,燕子是神鸟,古人认为是燕子带来了春天的雨水,带来了风和日丽、春暖花开。

二候雷乃发声

      春分后五日“雷乃发声”,古人认为,阴阳相薄为雷,春分过后,阳气渐盛,逐渐开始打雷。东汉许慎 《说文》解释说“雷,阴阳薄动,雷雨生物者也。”阴阳相薄为雷,雷为振,为阳气之声,春分后出地发声,秋分后入地无声。

三候始电

      再五日“始电”,电闪雷鸣,春雨不再潇潇,已是落花知多少了。电,阳光也;四阳盛长,值气泄时而光生焉。故《历解》曰:“凡声,阳也;光,亦阳也。《易》曰:“雷电合而章。”《公羊传》又曰:“电者,雷光。”是也,徐氏曰:“雷阳,电阴。”非也。盖盛夏无雷之时,电亦有之,可见矣。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到这里”,歌谣唱的正是这一景象。春分时,雨水增多,且常伴有雷电现象,大自然逐渐结束了“默片”时代,变得有声有色起来。

      从这一天起,大地进入明媚的春季。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处处草长莺飞,百花争艳,海棠、梨花、木兰等次第开放,柳青莺飞田间旺,桃红李白迎春黄,天地间迎来花红柳绿、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之景象。

春分民俗

      春分已经超过了农历二十四节气只标示节令与气候的功能,而是被当成一个节日庆祝,因此在历史上演化出了许多围绕春分而举办的民俗活动。

竖蛋

      在每年的春分这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送春牛

      春分其时常有挨家送春牛图者,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

放风筝

      人们在春分当天放风筝,并在风筝上写上祝福。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时的风筝大多用绢或纸做成鹰的形状,因此风筝又称为“纸鹞”、“纸鸢”,春天放的多半为燕子风筝。温柔的春风里,人们在空地上肆意奔跑,争相比着谁的风筝放得更高更远。

春祭

      春分也是春祭的开始。春祭,即开始扫墓祭祖。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

春分食俗

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十多个或二三十个不包心的汤圆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吃春菜

      旧时民间有“春分吃春菜” 的习俗,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人们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叫“春汤”。民间还有俗语“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簪花喝酒

      春分时节,桃红柳绿,据说这天无论男女老少都带上簪花喝酒。簪花,简单的说便是将一种带花的头饰戴在头上,除了鲜花以外,罗花、绫花、缎花、绸花等都可以。

      我国浙江、山西一带有在春分日酿酒的风俗习惯。古书中记载:“春分造酒贮于瓮,过三伏糟粕自化,其色赤,味经久不坏,谓之春分酒”。

太阳糕

      太阳糕是由大米和绵白糖制作的圆形点心,是旧时老北京传统美食,作为春分这天祭拜太阳神的糕点。“请”吃太阳糕之用,属节令美食,有着“太阳糕,步步高”的美好寓意。

诗说节气

诗词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柳梢青·花朝春分》

清·顾贞观

乍展芭蕉。欲眠杨柳,微谢樱桃。谁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

花前倍觉无聊。任冷落、珠钿翠翘。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


    

 《春日田家》

清·宋琬

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

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

                                      

农谚

  • 春分前后怕春霜,一见春霜麦苗伤。
  • 春分雨多,有利春播。
  • 春分栽不妥,再栽难成活。
  • 春分不暖,秋分不凉。
  • 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 春分阴雨天,春季雨不歇。
  • 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
  • 春分大风夏至雨。

节气小讲堂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二十四节气课程》系列之一《节气小讲堂》,在老师精彩细心的讲解下了解节气内涵,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吧!

15:57

春分寄语

春分日,竖鸡蛋。

上头光,下头圆,

顶天立地保平安。

春分日,公平天,

夜不长,昼不短,

日夜更替各占半。

光阴转,天气暖,

春风吻上你的脸。

吃春菜,相见欢,

炎黄儿女尽开颜。

风筝高,白云淡,

神州大地艳阳天。

或老少,或女男,

踏青尚农亲自然。

顺天时,节令变,

人人身体要康健。

接地气,声声慢,

人人快乐要舒坦。

德育小结

      同学们,春分时节到来,春天已经走过了一半,过去的一半,也许大家没有珍惜,剩下的一半,我们要紧紧把握住。赏花、踏青,做一切你想做的事情,不要辜负春光;保持快乐的心态,积极应对短暂的困境,充满阳光的日子在等待着我们!在这个春天,留下大家欢乐的踪迹。万物生长不负春光,把酒言欢不负暖意。

阅读 23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