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促高效 专家引领助成长--记张强老师到滨城区第二小学指导“大单元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活动

刘彦
创建于2023-03-16
阅读 215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为了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助推“强课提质”行动走深走实,有效落实“新课标下的大单元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正确认识核心素养和大单元教学的联系,找准站位。2023年3月16日,滨城区第二小学邀请了教研员张强老师参与语文大单元一体化设计的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以四年级语文备课组为主,主要包括以下活动:

活动一单元设计展示

  第一环节是刘彦老师带来的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大单元设计,刘彦老师主要从八个角度对第三单元进行解读:1.学习内容分析2.课标分析3.学情分析4.学习任务群确定5.单元学习目标6.学习情境设计7.单元内容结构化设计8.单元评价任务。

       通过对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归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根据此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要求,本单元学习创设“编辑我的童年诗集”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从而收集诗歌、创作诗歌。

活动二  课堂展示

  四年级刘扬老师执教《绿》一课。刘老师依托本单元“编辑我的童年诗集”大任务,设计本课情境任务:萤火虫诗社征集诗歌活动。在此任务下,刘扬老师依托“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分别设计了三个学习活动——我来品“绿”,想象“绿”景;我来读“绿”,感知“绿”意;我来写“绿”,增添“绿”韵。学生们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在品一品、读一读、写一写中,领略诗歌语言魅力,感受诗人独特视角,运用联想与想象,体会现代诗歌的美,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触动创作诗歌的灵点。三个活动层层递进,落实了任务群基本要求和单元语文要素,体现了教学评一致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活动三单元作业设计

  王雪楠老师就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业设计进行了详细汇报。汇报从单元分析、单元要求、作业目标、作业设计思路、作业内容及作业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整个作业设计是在大情景任务“编辑我的童年诗集”的引领下,设置了四个项目作业,每个项目作业下又设置了不同的学习作业,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从读诗歌、品诗歌,到抄诗歌、荐诗歌,最后再到诵诗歌、编诗集。作业类型由基础性作业,到发展性作业,再到实践性作业,使学生多方面你能力得到发展。多元作业评价也始终贯穿于各项作业活动,不仅有自我评价,也有团队评价和教师评价,多角度的评价更加清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更全面的反馈。

活动四单元命题展示

  四年级韩金梅老师针对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进行了《仰望星空 贴地而行——四下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设计与分析(真实情境化命题)》的汇报。整套检测题,以“诗国寻美 阅文悦读——编辑我的童年诗集”综合性实践活动为主情境,分别设计了“第一站—— 赏汉字之美;第二站——品语言之美;第三站——诵诗歌之美;第四站——悟情感之美;第五站——绘时光之美”的检测任务,让学生在优美的语言中,感受现代诗歌的特点,在真实的情境中,完成自我达标检测,在反思内化中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最后,韩金梅老师总结指出无论是任务驱动下的大单元学习还是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语文命题,都应坚持素养立意,根据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学业水平的目标要求,创设基于真实场景的语言运用情境,构建指向问题解决的任务框架,让学生用语文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获得真实的体验。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保持仰望星空的追求与勇气,更要具有贴地而行的踏实和初心。

  徐玉红老师指出:基于对校内教龄五年以下的青年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更多的是“拿来主义”的做法,缺乏针对性的命题研究。我校语文组老师就如何规范化命题展开交流、研究、探讨。确定规范化命题要围绕三个原则和依据试题考查点分析表。命题时一是坚持素养立意,以落实核心素养为导向,注重立德树人,突出语言建构与运用,融入审美教育、思维训练和文化传承。努力使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测试内容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使测试过程成为学生提高核心素养的过程。二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坐标,明确目标定位,严格做到勿超勿降。三是坚持科学规范。题目表述简明、规范,材料选取具有典范性和多样性,评分标准有效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确保测试目的、测试内容、测试形式和评分标淮的一致性。语文教师一定要树立大语文观,在接下来的语文试题的命制中,将与新课标背景下的试题改革紧密接轨,将新课标精神有效落实。

活动五张强老师指导

  最后由张强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首先张强老师充分肯定了四年级备课组的付出,认为这次展示活动非常精彩,并且认为四年级团队命题专业,落实了双新教育理念,刘扬老师的课堂聚焦过程性评价,命题聚焦于终结性评价,真正实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

        同时张老师也给出指导:

1.在单元设计中,单元学习目标以实践活动逐条分类,这点很好,不容易遗漏目标,但是识字与写字的目标有些简单,可以增加重点字词,为后续检测学习成果做准备。

2.大情境任务要基于学生的真实情境,情境描述和任务活动要区分开,比如“编织我的童年诗集”编织这个词很抽象,改为编辑更好操作。

3.在课堂教学中,刘扬老师提出现代诗歌与散文进行对比阅读,但是散文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熟悉,学情分析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学生对于古诗更为熟悉,所以现代诗歌与古诗做对比阅读更为合适。

4.张老师指出,第三单元可以以“编辑班级诗集”为大情境任务,可以分设“诵一诵”“评一评”“编一编”的活动展开本单元的教学。

  路漫漫其修远兮,相信通过这次活动,语文组的每位老师会对大单元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的认识更加深刻,研究更加深入,也会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享受到语文文化给予的魅力!

阅读 215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