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一)

孙芬
创建于2023-03-16
阅读 11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读一个教育著作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一是读起来不像小说一样那么妙趣丛生,二是读完会忘。所以,于我而言,判定是否读懂并内化其中内容的标准就一个:我是否能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说出对己有用的内容。

    接触深度学习始于去年,我和一些同事在核心素养的狂轰乱炸中有些懵懂,直到读了关于核心素养和英语学习观的文章,思路才变得清晰起来。其中,《深度学习-- 走向核心素养》无疑是操作性、实用性最为突出的一本书。

    首先,深度学习的概念清晰明了。国外比较认可的深度学习概念为:深度学习是获得以下六大全球能力的过程:品格、公民意识、协作、沟通、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他们比较注重学科内或跨学科或区域整合性的项目性学习,但是这在中国实施起来有些困难。结合中国的国情以及社会需要,本书给出的定义为: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这个定义可以应用于项目,可以运用于课堂,即是一种理念,也提供了方式和策略。

    其次,这本书给出了深度学习是否发生的五大特征:联想与结构,活动与体验,本质与变式,迁移与应用,价值与评价。在深读这五个特征时,其中有英语学习观的影子,也有布鲁姆目标分类的痕迹。深度学习虽然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是内容并不是全新的,它应该是在以前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的一种总结和再重组利用,把教育成果和时代以及人的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它不是玄而又玄的高深理论,它的五大特征完全具有可操作性,并且和英语核心素养相契合。所以,可以说深度学习就是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途径。

    第三、深度学习的四个环节体现了“教-学-评”的一体性。开展单元学习有四个重要环节:选择单元学习主题、确定单元学习目标、涉及单元学习活动、开展持续性评价。这与现在提倡的大单元教学的理念不谋而合,其中持续性评价应该先于学习活动来进行,即确定单元学习目标之后,就设计持续性评价,这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一个体现,既可以用来让学生自查,也可以成为老师调整学习活动的依据。但是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持续性评价方式主要是课堂观察和作业,评价内容主要是以语言知识为主,以后要兼顾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前几天,我做了一个英语阅读测试统计,从统计数据来看,得分比较低的几乎都是涉及高阶思维的题目。这也为以后评价设计中的思维分布提供了一些参考。

教学改变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有反复,有反思,有收获,更有遗憾。不求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求每隔一个时期有一点点改变,向阳而行,既能体会到达目的地的喜悦,又能欣赏两边的风景。

这是一本需要反复咀嚼的书,也许以后会有不同的体会。此刻谨以此文记录所得。

    

阅读 11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