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读唐释道宣撰《续高僧传》与《广弘明集》以及唐释道世撰《法苑珠林》等佛学史籍,均记载了一项中国佛教史上的盛大佛事活动,隋代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从仁寿元年(601),仁寿二年(602),仁寿四年(604)分别在国内诸州敕建舍利塔,三次均定出具体统一的起塔时间,建塔的营造样式亦由国家统一制定,且上至朝廷下至黎民士庶从京城到全国边远地区无不大张旗鼓兴师动众,从仁寿元年(601)开始,用了4年时间分三批在全国111州建塔111座舍利塔,安奉佛骨舍利,掀起北周武帝灭佛后佛教信仰的高潮,极大的推动了佛教的发展,在中国佛教史上影响深远,规模空前。第三次所选的仁寿四年四月八日乃佛诞日,又于三十州敕建舍利塔,据《续高僧传》卷《释洪遵传》记载此次诏书云:“朕只受肇命抚育生民遵奉圣教重兴象法而如来大慈覆护群品感见舍利开导含生朕已分布远近皆起灵塔其间诸州犹有未遍今更请大德奉送舍利各往诸州依前造塔......”。对于这批舍利的来历,《广弘明集》卷19记载:“皇帝昔在潜龙,有婆罗门沙门来诣宅,出舍利一裹。……皇帝以仁寿元年六月十三日,亲以七宝箱奉三十舍利,自内而出,置于御座之案,与诸沙门烧香礼拜。……乃取金瓶琉璃各三十,以琉璃盛金瓶,置舍利于其内,薰陆香为泥,涂其盖而印之。三十州同刻,十月十五日正午入铜函、石函,一时起塔”,这是第一批建塔供奉的情况。第二批在仁寿二年(602),建塔51座,第三批即仁寿四年,建塔30座。舍利塔梵名是Sarira-stupa,为我国寺塔建筑中的重要类,因为建塔的目的是为了安置佛舍利,故以舍利塔称之。因历次兴建舍利塔的时代,均在隋仁寿年间,因此后世一般人称此项舍利塔,迳称做“仁寿舍利塔”,即此之故。
《续高僧传》卷二十六]载:释明驭,瀛州人(隋京师无漏寺)。初学涅盘后习摄论,推寻理源究括疑滞,晚游邺下谘访未闻,隐义重玄皆所披览。开皇八年,来仪帝里,更就迁师询求摄论,意量弘广容姿都雅,人有勃怒初不改容,众服其忍力也,住无漏寺讲诵为业。仁寿四年(603),敕请送舍利于济州崇梵寺。寺基带危峰多饶异树,山泉盘屈修竹蒙天,寔佳地也。克日将下,寺有育王瑞像,乃放三道神光遍于体上,金石榴色朗晃夺精,经一食顷乃遂渐歇,又闻磬声摇曳长远。寺东岩上唱善哉声,清畅彻心,追寻莫委。又舍利函上光高三尺,状如花树,本送舍利分为二粒,出琉璃瓶相随而转,并放光明。有黄白云从西南来声如雨相流音乐声正当塔上凝住不动,复见二花从云中出,或时上下,大鸟群飞回旋塔上。又于云中现仙人头,其数无量。于此之时莘州城人,见诸仙人从空东来向于魏州,驭当斯运欣庆嘉瑞,说不可尽,民百舍物积之如山,并用构塔,沙门五人生逢奇瑞,舍戒为奴供养三宝,因勒铭纪。广如别传,献后升遐造禅定寺,召而处之,遂终世矣。
关于济州,北魏泰常八年 (423) 置,治所在碻磝城(今山东茌平县西南韩集镇)。辖境相当今河南范县、山东聊城、东阿、平阴、肥城、阳谷、高唐等县市间地。隋开皇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辖境缩小。天宝十三载 (754) 州城为河所陷,遂废入郓州(东平)。通过以上历史史书记载得知,济州有崇梵寺,崇梵寺就在莘州(今莘县)正东位置。
关于莘州: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置,治阳平县(今山东莘县莘州街道)。炀帝大业二年(606),莘州废,改阳平县为莘县。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复置莘州,治莘县(今山东莘县莘州街道)。领莘县、临黄、武阳三县。太宗贞观四年(630),莘州废,莘县改属魏州。此后不复置。
关于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分相州置。治所在贵乡(今河北大名东北)。隋大业三年(607)为武阳郡。隋末,李密改武阳郡为魏州。寻为窦建德所据。唐武德四年(621),复为魏州置总管府,寻改为都督府。唐辖境相当今河北大名、魏县,河南南乐、清丰、范县,河北馆陶,山东冠县、莘县等县地。
又查询唐代大诗人王维诗词一首载曰:
寄崇梵僧(崇梵寺近東阿谷城覆釜村)
崇梵僧,崇梵僧,秋歸覆釜春不還。
落花啼鳥紛紛亂,澗戶山窗寂寂閑。
峽裏誰知有人事,郡中遙望空雲山。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公元701年,生于蒲州(今运城永济市)。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全唐诗》注曰:“崇梵寺近东阿覆釜村。”史载北齐时高僧法常曾在荆州遇到一位法隐和尚,久住覆船山东岭。崇梵寺近东阿谷城覆釜村应该和覆船山东岭(即浮山)是一个地方,即平阴县洪范池镇天池山山脉。
通过这首诗词得知,崇梵寺近东阿覆釜村,是王维在唐开元九年(721年),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时,到东阿覆釜村崇梵寺看望他的朋友写的一首诗词。结合隋代《续高僧传》卷二十六卷明驭高僧对崇梵寺景观描述及唐代王维诗词对崇梵寺景观描述,崇梵寺就在济南市平阴县洪范池镇政府驻地西南台地处。
1982年11月份在济南市平阴县洪范池镇龙池南的高台地中,因当地农民修路出土了大隋皇帝舍利宝塔石函,同年运到平阴县博物馆收藏。大隋皇帝舍利宝塔石函以当地青石刻制,分内外两重。内函以整块青石磨制而成。通高97厘米,平面呈正方形,边长83厘米。函身上面凿有边长37厘米,深30厘米的方形函腔。函盖呈覆斗体,与函身紧密扣合。盖顶部分两行镌刻:“大隋皇帝舍利宝塔”八个正楷大字。字体浑厚雄劲,古朴大方。外函以高104厘米,边长89厘米的石板组成。石板内壁磨光无饰,与函体有3厘米的间隙。在间隙处发现360枚隋五铢和4 枚北周“永通万国”铜钱。石函出土在方圆20余米的夯土层中,夯土层厚达2.5米。石函是在舍利塔的地宫内,地表应有直径18米的舍利塔。这个舍利塔就是隋文帝仁寿四年(603),明驭高僧奉召敕请送舍利于济州崇梵寺的舍利塔。今洪范池镇天池山有一个浮雕式舍利塔及多个北齐摩崖石刻佛像,山下书院村(东流泉)还有隋文皇帝等身碑一通,疑为隋代崇梵寺同期产物。
关于公元550年左右北齐时期僧安道一【大空王佛】石刻调查,根据北齐金石书法僧侣僧安道一在平阴县洪范池城及周边东平县和邹城、河北省等地佛学石刻落款东岭及崇业禅等信息证明,僧安道一应是北齐济州东阿县(北齐年间谷城县并入东阿县,唐742年覆出谷城县)覆釜东山岭人士(今平阴县洪范池镇书院村东池村),从小就在魏晋南宋北齐皇家寺元崇梵寺出家学佛法及书法,为了把佛法发扬光大并遗传万年,僧安道一就和崇梵寺比尼道永、比尼道成、比尼智合比尼僧太等高僧在崇梵寺周边东岭(天池山)及西岭洪顶山、空云山等山金刻佛经。574年北周武帝下诏灭佛教二教,加快了僧安道一众僧向东阿县周边地区金刻佛经的步伐。到577年周武灭北齐,僧安道一众僧为保护崇梵寺及广传佛法保护与北周政府做着不懈的斗争,到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劳累坐化在崇梵寺,葬于寺院墓林。平阴一带有北齐刻经5处,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是洪范池镇南大洪山半腰处的二洪顶刻经,其他的比如天池山、云翠山、黑山,看地理位置是以洪范池镇为中心分布。从侧面也可以印证洪范池镇驻地是当时本区域人群活动的中心点。这个大和尚行踪十分诡秘,与古弇兹女娲空桑之地万分吻合,刻经的诸多地方值得整体研究。不知道这个狂热佛教徒他是自己摩崖刻经,还是在古人早期摩崖刻石的底板上,妄加涂灭旧迹以后再刻佛经。僧安道壹的籍贯,铁山刻经《题名》指曰“东嶺”,洪顶山《僧安道壹铭赞》谓为“广大乡囗囗里”,崇业僧,“东嶺”“广大乡”皆无从考实,从他一生活动的履历可以判定,崇业僧即崇梵寺(在今平阴县洪范镇政府驻地)是他出家学习生活的寺院,其家或离此地不远,洪顶山为西岭,那么对应的东山天池山一带应为东岭或覆船山(史书记载为浮山),书圣安道一故里就是平阴县洪范池镇东池、书院村一带。
崇梵寺距东平湖近在咫尺,这里东倚泰山,西临黄河(济水),隔华北大平原与洛、邺二都遥遥相望,湖光山色,富庶而幽静。僧安道壹出家后,因为深谙书法的缘故,最初很可能做了一名经生。然而,这并不是他皈依佛门的所有追求,大约40岁左右,他便走出寺院,与众比丘一起把佛事做到了社会上,在东平湖西岸的司里山,东岸的天池山、东山、二鼓山、云翠山、大寨山(空雲山)、洪顶山及北岸的银山上,镌刻了多处佛经佛号与佛名。而给他最有力的支持者,就是洪顶山寺院的印度和尚法洪。
僧安道壹一生致力于佛教的弘扬护法与信众的功德事业,自北齐皇建初年(560)始,至北周大象二年(580)止,20年奔波于山东、邺都大小寺院之间,在两地共组织镌刻了佛经佛名佛号佛偈近百处(石)。小有几个字的简单佛名,大有洋洋二千余言的宏篇巨制,场面宏大,书艺精湛,是我国佛教文化史、书法艺术史上难得的宝贵遗产。僧安道壹名不见经传,但其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称为书史上无与伦比的榜样。
根据《魏书.释老志》云:先是,立监福曹,(孝文帝时)又改为昭玄(寺),各有管属、以断僧务。《隋志.百管志》云:后齐制官,多讯循后魏....昭玄寺掌管佛教...亦置功曹、主薄员、以管诸州郡县沙门曹。记载东魏北齐各僧管名称:东魏兴和二年刻《敬显儁碑》记载有:颍州沙门统慧元.....,阳州沙门统道慈,洪范池镇在春秋战国时有阳州城邑,从僧安道壹石刻署名崇业僧来看,洪范池镇崇梵寺应建于北魏及北齐时期,当时仍有阳州城邑,建有崇梵寺设有阳州沙门统道慈僧官。
通过文史资料和考古文物研究,结合洪范地理位置及辖区周河遗址、姜女坟遗址、藏庄商代墓遗址、谢庄遗址、南候庄遗址、前杨河遗址、西池遗址、南张村遗址、扈城遗址、崇梵寺遗址的挖掘勘察,以及扈亭、僧安道一金刻等遗迹表明,洪范8000多年前确为三皇五帝时期人皇氏分封古九州之一阳州所在地,属新石器时代北辛文化;7000多年属太昊和少昊、颛臾大汶口文化;4000年前属龙山文化;禹夏为扈国都城,西周商朝为谷国都城;春秋置齐鲁边境重镇阳州、榖城,秦初置谷城县,经汉魏晋宋、北齐隋唐近1000多年历史,因唐中期安史之乱,淄青道李师道叛乱近200多年连年战争及山洪水灾,洪范境地阳州城及崇梵寺多次被叛军屠城破坏,辖地基本灭无人烟,城毁寺倒后未在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