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深化物理课堂教学研究,全面落实全市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和《山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实施评价方案,深入研究物理新课标,落实建设达标课堂,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2023年3月15日枣庄市第十五中学在西校区五楼报告厅开展了以“聚焦新课标全面建设达标课堂”为主题的一校五区物理组同课异构大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特邀市教科院物理教研员刘磊老师莅临指导。枣庄十五中何荣峰校长、梁健校长、高先君校长,十五中北校区王锋校长,市兼职教研员秦爱梅校长带领其工作室成员,周荣奎主任、马燕苓主任、王顺主任及枣庄十五中一校五区联研共同体的全体物理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联研大教研活动分成三个环节,第一环节课例展示,第二环节研讨交流,第三环节专家报告。
第一环节:课例展评
本次活动由西校区九年级物理组薛婧璇老师和东校区九年级物理组潘亚芬老师进行中考第一轮复习课的同课异构, 授课内容为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一节由学校薛婧璇老师授课,薛老师从中国“非遗”跑马灯的演示实验开始,引导学生思考回顾质量密度相关知识点,依据新课程标标准结合我校“三学五环节”课堂教学环节,设计六个学习目标,归纳为三个考点:一、质量(m)及天平的使用;二、密度(ρ)的定义、公式及计算;三、测量物质的密度及及密度的应用;紧跟巩固练习及评价,完美呈现“教-学-评”一致性。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实验为引,层层递进思考,多次组织小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高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能够在课上基本完成对本章的复习,提升课堂效率和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第二节课由东校潘亚芬老师授课,潘老师的教学由冷热水分层的演示实验开始,引发学生对于质量密度的思考。整体过程是先回顾质量,再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由此引出密度的概念,然后进行测量固体、液体密度及密度的应用。潘老师利用天平测量身边物体这一简易实验,引导学生再次巩固天平的使用,熟知固体、液体质量的测量,进而引起学生思考密度的测量,利用密度鉴别物质,多次与学生有效互动,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思想,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思考、探索能力。
第二环节:研讨交流
教科室周荣奎主任主持本次联研活动。首先由薛老师、潘老师结合授课过程进行说课,课的设计理念及授课中感悟。然后是东西南北四校区教师代表及市兼职教研员秦爱梅校长、王锋校长进行评课。评课内容包含课堂教学设计、授课过程、课堂效果及教师个人教学素养等几方面。一致认为两位老师的复习课精彩纷呈,授课过程遵循“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原则,采用“组内互助,小组竞学”的方式,激发学生都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参与度高,极大的扩大课堂容量。导入设置新颖有趣,授课过程解惑导入实验,紧扣复习目标。讲练结合,各知识点衔接自然,学习模式由“先讲后练”到“先练后总结”,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第三环节:专家指导
枣庄市教科院物理教研员刘磊老师就物理新课堂达标做了专题报告。一是指导复习课如何设计更高效,刘老师对课堂导入、学习目标制定、评价任务的设计、学习内容的侧重点、例题练习题的选取、授课模式等方面给出重要指导。刘老师首先提出学习目标的设计需要体现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评价任务后的评价结果要用好,落实教学反馈,实际解决学生的学习疑惑。其次建议课前布置复习任务,课上关注教学细节,重视基础知识点的梳理,主抓重难点,要讲学生理解不好的、应用不好的、归纳不好的,学生“做基础题、拿基础分”来夯实基础,复习中教师少说,学生多悟,使得学生能力再次提升。最后建议用好探究实验,能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情感,引导学生更深的认识物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能够更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复习效果;课后作业合理、有效、精准安排,教师需要及时批改、讲评、反馈,学生落实订正,教师授课必定依据课程标准。二是强调学习目标叙写、实验教学、教学评价与反馈、解读新课程标准及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性。
高校长做总结发言,强调本次大教研活动旨在带领老师们正确解读物理新课标,为建设达标课堂提供了帮助和指导,也为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新课标精神指明方向。强调五个“不能不”,一是新课标不能不读,二是教学规范不能不遵守,三是教学评一致性与十五中三学五环节不能不结合,四是教材不能不挖掘,五是三维目标不能不向核心素养转变。最后以“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激励老师们积极参与教研,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成长。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十五中全体物理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新课标,开拓新方法、新思路,实现物理教学新突破,全面建设达标课堂!
图片:宁宇 尚桂玲 吕伟
文字:吕伟
策划:周荣奎 王顺
审核:高先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