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照,放鞭炮,月辉耀,幸福绕,祝福多,好热闹,享团圆,过元宵!
致家长
尊敬的家长朋友:
灯笼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元素之一,在以前,灯笼除了照明,还有其他意义。每年正月私塾(古代的学校)开学时,家长会为子女准备一盏灯笼,由老师点亮,象征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称为“开灯”。后来就由此演变成元宵节提灯笼的习俗。到了抗战时期,爱国志士们在灯笼上绘制民间故事,教导子孙认识自己的文化,所以又具有薪火相传的意义。
鉴于此,今年寒假期间,联盟路小学将开展“点亮祝福,薪火相传”项目化学习活动。希望家长朋友陪伴孩子积极参与活动,精心制作一盏灯笼。也希望通过此次活动,锻炼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增进亲子关系,家校共育,共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致学生
亲爱的同学们:
翘首以盼的寒假,伴随着冬日的暖阳悄然而至。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也迈着轻快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多么令人期待!寒假是学校生活的延续,是一堂生动多彩的实践课。因此,学校为同学们精心设计了一项充满年味、且具有文化内涵的“点亮祝福,薪火相传”项目化作业。希望大家享受快乐,放松身心的同时,积极行动起来,完成这具有意义而富有乐趣的作业。期待开学季,校园因你们的制作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面是本次活动的要求和作业,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并按要求完成。
作业要求:
一、做灯笼
1.每位学生制作一盏灯笼(可以是花灯、宫灯、走马灯、动物灯……)。
2.灯笼的尺寸大小要求直径不低于50厘米。
3.因开学时灯笼要悬挂展示,本次灯笼的制作,要求大家尽量使用“点亮”后透光度高、尽量防雨的材料制作。
4.同学们尽可能在自制的灯笼上画出或剪贴有关“兔年”的元素、图案,也可以在灯笼上写上祝福的话语。(家长可以拍摄学生制作灯笼过程的图片、视频,制作成小视频、图文文档,发给班主任,我们将择优在学校公众号进行展示)
5.支持原创作品,不购买成品灯笼,否则学校可能不会点亮哟。(全体同学完成)
6.正月十五元宵节前,我们会把制作精美的灯笼悬挂在校园内,并点亮祝福。农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学校将对学生和家长开放,欢迎大家到校观花灯、赏圆月、闹元宵。
二、画灯笼
以“灯笼”为主题,画一幅画,表现出节日的喜庆热闹,8开纸大小。(一至二年级同学完成)
三、手抄报
以“点亮祝福,薪火相传”为主题,可以介绍灯笼的来历、习俗、制作等,图文并茂,8开纸大小。(三至六年级同学完成)
附:灯笼小知识
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关于打灯笼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流传较广的一个说法是:元宵节打灯笼的习俗始于东汉时期,东汉明帝刘庄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唐开元年间,为了庆祝国泰民安,人们扎结花灯,借着闪烁不定的灯光,象征"彩龙兆祥,民阜国强",花灯风气从此广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