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下午,漯河市骨科医院胸外科(外三科)组织开展了针刺伤职业暴露处理的应急演练。
此次演练由外三科刘朋涛主任领导指挥和丁亚楠护士长统筹安排,拟定出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应急演练方案。
医院感染疾控科楚巧红主任现场指导,外二科护士长陈笑寒和护理骨干聂方方莅临参加。由医生曾玉坤、护士李文书和高露主导,外三科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完成此次演练。
演练模拟场景:
护士为患者做治疗后整理用物时不慎发生针刺伤。
立即按针刺伤职业暴露处置流程进行处理。
针刺伤后立即用流动水冲洗(3-5分钟),同时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持续挤压3-5分钟,尽可能挤出伤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彻底冲洗伤口,然后用75%酒精或0.5%碘伏对伤口局部进行消毒处理。
查阅患者病历,该病例为乙肝阳性,及时报告并登记。
1、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医生向科主任报告、护士或工勤人员向护士长报告)。
2、通过本院OA系统上班感染疾控科。
发生针刺伤的医务人员乙肝标志物检测全部阴性者应尽快注射抗乙肝病毒免疫球蛋白(200单位),同时注射20ug/支的乙肝疫苗。分别于职业暴露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乙肝标志物。若有抗体则不需要接种疫苗及免疫球蛋白。
演练结束后,楚巧红主任提出此次演练不只是检验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能力,更希望医务人员能做到标准预防尽可能的避免职业暴露发生,保障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并建议多人参与到演练中,做到发生职业暴露后医务人员的正确处理能力达100%。
刘朋涛主任表示,医务工作者一旦发生针刺伤,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身体和心理造成一定的伤害,就算是进行过及时有效的伤口后续处理,且没有造成一定危害,都会使其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所以,此次演练再次加强了科室医务人员对预防和避免发生职业暴露的重视。
丁亚楠护士长在总结中说:在大量的日常工作中,医护人员是职业暴露的高发人群,职业暴露对医务人员的心理和身体的伤害很可能即严重又持久,甚至会产生悲观情绪,影响工作和生活,希望此次演练能更好的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保障身心安全。
编审:刘朋涛 丁亚楠
编辑:李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