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共研双衔接,携手共进促成长— —徐州市长安路学校与蓝海湾幼儿园幼小衔接研讨活动

醒在深海
创建于2023-03-15
阅读 133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从幼儿园到小学,

不是翻山越岭,

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

而是童年生活走向新的开始。

孩子们一次次的蜕变、

不断的成长。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要求,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幼儿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2023年3月14日上午,蓝海湾幼儿园、徐州市长安路学校携手召开幼小衔接联合会议。蓝海湾幼儿园朱园长、长安路学校王主任及一年级教师参加会议。

    朱园长对幼儿园的整体状况进行了了介绍,参观了对园内的大中小班,了解了幼儿园室内、室外的环境创设。

    主持人朱莎莉园长用有趣的小游戏带大家进入了今天的主题—“幼小有约,共话衔接”。

研讨会第一项—讨论热点话题:谈谈家长对幼小衔接的理解
        家长就幼儿园和小学环境的差异以及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提出自己的见解,另一位家长则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幼儿自我管理能力、情绪情感的发展、社会适应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幼儿的学习方面,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转变学习方式等进行了阐述。
研讨会第二项——关于小学,我想说
     幼小衔接是帮助幼儿更快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听听孩子的内心想法,知道他们是如何理解小学,有针对性地进行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
      孩子们用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表达了他们对小学的理解,发现孩子们对小学有了基本认知,孩子们天真可爱的脸上看到了孩子们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研讨会第三项——听听小学老师怎么说

长安路学校李老师

        长安路学校李老师提出了幼小衔接工作中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应该重点衔接哪些方面,幼小的衔接首先是习惯的衔接,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是重中之中,其次是知识的衔接。接着李老师从“幼儿的心理建设、生活能力、学习习惯、日常阅读、专注力培养”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教育建议。

长安路学校王主任

         王主任总结,幼小衔接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幼小衔接,促使小学老师深入了解幼儿园小朋友的生活规律和学习状态,便于帮助小朋友在小学中慢慢过渡。还向家长们提出上小学时即将面临的两大压力,一是学习上的压力,二是孩子个人心理和自理能力的压力,需要家长们在生活中慢慢引导孩子来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认知以及培养孩子的一些能力,便于孩子们快速适应小学生活。

会议研讨第四项—听听幼儿园老师的看法

大班老师有话说

       作为大班的孩子,更注重幼儿能力的培养,比如自我服务能力、时间观念、独立思考的能力等等;同时还会对做的不够好的地方提出解决方案。

       后期也会开展我向往的小学相关活动主题,带领幼儿参观小学,甚至可以实地访谈哥哥姐姐,解除心中的困惑。家长们也可以带孩子近距离参观即将进入的小学,减少对小学的陌生感。

小班、中班来畅谈

       两位老师重点围绕幼小衔接的价值取向,从孩子兴趣、能力、习惯以及学习品质的培养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理解,通过一个个具体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告诉家长们好的习惯、好的品质不是一蹴而就,是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的。这些需要家长们从孩子的实际需要出发,用足够的耐心与智慧,高质量的陪伴孩子走稳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会议研讨第五项—解答困惑,你问我答

       自由提问环节中,家长们聚焦幼小衔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困惑,向现场大班老师、小学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在你问我答的融洽氛围中,家长们纷纷表示今天的“幼小衔接”三方对话活动收获了满满的“干货”,真可谓是一场“及时雨”,缓解了他们心中的疑虑,进一步明确了幼小衔接教育的重要性,为他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

       花开有时,衔接有度。幼小衔接研讨会的每一帧画面,是思想碰撞的火花,是真情流露的美好,更是幼儿园与小学的双向奔赴。这一次研讨会,仅仅是一个开始,今后还会有更深入的探讨交流。相信在“幼小”携手共育下,定能顺利帮助孩子们适应小学生活,赢得美好未来!

撰稿:李宣萱   孙敏怡

审核:王克伟

阅读 133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