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玉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原来“柿”你——巨野县实验幼儿园萨克斯班课程故事

创建于2022-10-19 阅读1964

柿叶红如染,横陈几席间。

小题秋样句,客思满江山。

        秋天是个舒心的季节,秋天也是万“柿”如意丰收的季节,你瞧,一个个红红的柿子,早已挂满了枝头,就像小灯笼一样。


课程起源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成长。《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

        户外散步时间,与柿子的偶遇让孩子们对于这一水果充满了好奇,柿子到底长什么样子呢?你在哪里见过呢?把它带到班级里好吗?基于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为了让孩子们对柿子有更深入的认识,萨克斯班开展了以《原来“柿”你》为主题的活动,就这样孩子们与柿子的互动开始了.......

  做课程故事并不是为了去认识柿子而认识,而是通过这一活动,能够让幼儿得到科学的探究方式,从而以后遇到问题能够科学严谨的态度来解决问题。基于以上精神,我们设定了以下目标:

1.了解柿子的基本特征,知道柿子的生长特点。

2.学习用绘画、手工活动等方式呈现柿子的主要特征。

3.感受秋天丰收与美好的喜悦,对秋天产生发现探究的兴趣。

思维导图

初识柿子

         柿子一个一个高高挂在枝头,怎样才能将它摘下来呢?带着这个问题,孩子们开始动起小脑筋想办法,低处的柿子可以直接用手摘,高处的柿子需要借助工具,他们搬来椅子,请老师帮忙把树枝往下压,这样就能摘到了。

  看着满树黄橙橙的柿子,孩子们都跃跃欲试,让我们一起去摘柿子吧!

探索柿子

  关于柿子,你了解多少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柿子绘本故事,认识一下我们可爱的柿子吧。

  通过砸吧爷爷和哎呦奶奶,我们了解了柿子有柿子蒂,它的柿子叶和柿子枝都可以变成有用的物品,可真神奇。

柿子的种类

  柿子也有很多的种类,按照软硬分可以有脆柿子和软柿子,脆柿子摸起来光光的、硬硬的,软柿子摸起来滑滑的,软软的。除了按照软硬进行区分,我国各个地方的柿子品种都不相同,下面这些柿子你们都认识吗?

柿子大揭秘

      “这柿子怎么颜色不一样啊?”孩子们通过闻一闻,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等调动各种感官,对柿子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探究,惊奇的发现原来柿子的颜色大小都不一样,有的红一点,有的黄一点,有的硬硬的,有的软软的,孩子们体验着探索的乐趣、发现的喜悦。


王昌宁:我发现黄黄的柿子都是硬硬的。

董子桐:我发现红色的柿子是软软的,摸过去像布娃娃,很舒服。

白若谷:我发现柿子可以滚动。

张敬晨:柿子闻起来香香的,好想尝一口啊。

梁浩瑜:这柿子有的大,有的小,像小灯笼一样。

尝“柿”表情秀

        我们从网上查阅资料,知道了柿子蒂和柿子皮都是中药,并且知道了柿子生津润肺健脾。空腹不能吃柿子,柿子不宜和螃蟹牛奶一起食用,知道了健康吃柿子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就要真的品尝一下啦!

姚冠儒:老师,这个硬硬的柿子吃起来有点苦、有点涩。

王昌宁:老师,这个太苦了。

黄晓辉:老师,我的嘴巴麻麻的!

杨明亦:我吃的这个有点点甜!

柿子催熟大作战

       教师:苦的涩的柿子还没有成熟,到底要怎么让所有的柿子都成熟呢?请你们回家进行一次调查,来一场柿子催熟大作战吧。

  通过实践得知:柿子和苹果、香蕉放在一起成熟的更快;或者用白酒擦拭柿子、和大米放在一起,也可以让柿子加快成熟哦。

        

  除了懒柿子吃法外,其实柿子还有好多种吃法,还可以制作柿饼、冻柿子冰淇淋、烙柿子饼等。

柿柿如意

  《指南》中指出:“4-5岁幼儿经常用绘画、捏泥、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了解了柿子的基本特征后,孩子们通过各种绘画形式呈现出他们自己眼中的柿子,通过动手操作创造了属于自己独有的一份关于秋天的记忆。

拓印《柿柿如意》

撕贴画《柿柿如意》

         一个小小的柿子,是一场艺术的对话,激活了孩子们心中对美的感受。

水粉画《柿柿如意》

课程反思:

        户外散步时间,偶遇柿子树,教师抓住教育契机,“柿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开始了我们的课程之旅。有浅入深的开展了一系列有关柿子的活动,孩子们在活动探究中,自己想办法,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感受,对柿子有了深入的了解,并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培养其积极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的兴趣,形成受益终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每一次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会巧妙的放手,进一步了解了如何进行有效的教育手段,从而促进了教师专业的成长,并在和幼儿一同进行探究时,促进了良好的师幼关系。

       而这件秋日里不得不说的、令人惊喜的“柿”还在继续……孩子们又对“做柿饼”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追随孩子、了解孩子,在“做柿饼”活动中,让孩子获得更多的学习与发展。

图文编辑:王振玉

审核:张文莉

阅读 196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