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揽一缕秋阳,时光恬淡;拾取一抹教研之辉,岁月馥郁,为了更好完成新课标中提出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一理念,同时也为提升学校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2024年10月22日下午夹江外校小学部全体数学教师齐聚一堂,在数学教研组长韩周平老师的主持下开展了十月的第二次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主要围绕听课,评课以及专题分享展开。
10月10日廖敏老师执教的《线的认识》,通过从生活中的线段出发,复习线段及线段的特点,延伸到认识射线,生活中的射线。从射线再延伸到认识直线。课堂活动丰富有趣,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处理得当。动手实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比如通过一点可以画出多少条射线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总结三者之间的关系。
廖敏老师把教学阐释分成了课前思考,课标引领,教材分析,学情把控,环节构想和教学反思六小节。廖敏老师最后就本节课进行教学反思,板书还不够完善,利用板书来研究直线,射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
吴俊霓老师对廖敏老师的《线的认识》一课进行评课,在本节课中廖老师思路清晰,激发学生积极性,过程完整,由易到难设计提问,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但是对于直线,射线,线段的异同可以边做边画的过程中进行总结。
10月14日刘思雨老师执教了《三位数的加法》一课,本节课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从复习到新授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课堂活跃练习充分。让学生通过以两位数笔算的方法自然过渡到三位数比算的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刘思雨老师从单元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标解读及核心素养,课标分析,教材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七个小节进行说课。刘老师关注在本节课上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最后,刘老师针对本节课进行教学反思,在对比两位数加法和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时,给学生探究的时间不够,总结的太快,学生没有明确的说清楚三位数笔算的方法,同时整节课板书不够规范,练习不够。
肖永洪老师对刘思雨老师的《三位数的加法》一课进行评课,语言简洁,环节紧凑,结构完整,目标清晰,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可以适当放手,让学生主动去探究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甚至多位数加多位数的笔顺方法。
10月15日蒋晓荣老师执教了《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本节课趣味性强,注重培养学生养成圈一圈数一数的学习习惯,以绘本《买卖国的乘法队长》为主线展开教学,让学生在绘本故事中了解相同加数的概念与同数连加的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理解乘法的含义,同时让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认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蒋晓荣老师从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进行说课。最后,蒋老师就本节课进行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以师生互动为主,缺乏一定的生生互动,对于乘法算式100×5的理解的过程,可以板书在黑板上更直观。
潘青林老师对蒋晓荣老师的《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进行评课,绘本导入,趣味性丰富,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提问,注重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圈一圈数一数,让学生认识几个级,找到相同加数以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但是在教学中缺乏一定的生生互动环节,板书不够完善。
10月22日王茹老师执教了《6-9的认识》,本节课以海底世界各种各样的生物为导入,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供了学生丰富的数数资源,学生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来数数,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能力,通过数数,点子图,计数器以及尺子图让学生亲身感受6~9的形成过程。
王茹老师从课前思考,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进行说课。最后王茹老师就本节课进行反思,在教学中除了强调数数的方法还需要加入数的顺序。
王丹老师对王茹老师《6~9的认识》一课进行评课,趣味性丰富,提供了丰富的手数数资源。在数海洋生物的顺序时可以采用按顺序数的方法,在对于数的顺序时,只有添上几,没有去掉几,在读尺子图的时候可以顺着读,也可以加入倒着读的方式。
周思汝老师分享了《我与新教材新标准》的专题发言,着重强调了新教材的变化及特点,以及以自身经历分享了作为一年级数学老师与新教材新标准的结合,最后强调面对新课标、新教材和新课堂的全面实施,教师需要深入研读政策导向,理解课标要求,把握编者的意图和教学理念的变化。通过消化吸收教材内容,探索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在新课标的框架下全面发展。
最后吴主任对四堂课进行总结和点评,再次明确提出要关注新教材的变化,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主动去接受新教材,学习新教材,为之后的教学做好准备,打下基础。
通过本次的教研活动,我校数学教师进一步明确了新课程标准下数学课的要求和方向,也学习了更加有实效的教学策略。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相信有了年轻教师的认真学习借鉴,老教师的引领示范,我们的数学老师一定能更精准把握课程标准,设计出更加贴近学生和学情的教学设计,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