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专题-这些你忽视掉的绿色长城让中国焕新颜

山哩话金
创建于2023-03-13
阅读 8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中国变绿了”,这是很多人没有察觉到的事情,自从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等超级工程实施这么多年以来,截止2022年中国一共种植了约5.2亿亩树木,占造林总面积的50.8%。其中退耕还林工程完成造林面积最大,近1546万公顷;其次是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防护林建设工程,造林面积近1155万公顷。

    


    

    恰好今天是植树节,很多人并不知道中国为了让更多国土变绿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得到了多大的成就。这里就以一些例子来说明一下,让大家都感受一下我们在种树上有多认真。

    



雾霾少了,沙尘暴不见了

    

    近十年来,华北地区遭受的雾霾和沙尘天气逐渐减少,给人们带来了更清新的空气和更蓝的天空。这一变化与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的伟大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我国自1978年启动的一项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旨在通过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措施,改善北方地区生态环境,阻止沙漠化和土地退化。经过40多年的努力,三北防护林工程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效益最显著的绿色长城。

    


    

    三北防护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面积超过30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5.05%提高到13.57%,植被覆盖度从38%提高到56%,有效降低了风沙侵袭强度和频率。同时,三北防护林工程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收入来源和生态福利。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和管理,推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动植物恢复、生态系统的逐步恢复

    

    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动植物种群持续恢复,生态系统功能逐步增强。这与中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为我国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和生存条件。目前我国已经有效保护了90%的植被类型和陆地生态系统类型、65%的高等植物群落和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大熊猫、朱鹮、黑颈鹤、藏羚、白头叶猴、海南长臂猿等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贵州,用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

    

    退耕还林带来的收益超乎预料,以贵州省为例。近十年来,贵州省以“林”为基,绿色先行,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推进国土绿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自2000年启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截至2019年,国家累计安排退耕还林3408万亩,其中新一轮退耕地造林1395万亩,占全国总任务的20.87%,居全国第一位。贵州省新一轮退耕还林投资累计达264亿元。

    


    

    退耕还林工程为贵州省增加森林覆盖率10个百分点以上,贵州全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量超过901.87亿元/年,仅涵养水源就达到304.87亿元3^)。同时,通过发展特色经济林、药用植物、食用菌等产业,有效提高了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依托退耕还林工程改善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贵州省在近十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1-2020年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从5706.8亿元增长到17879.7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10123元和3949元增长到35802元和15386元;农村贫困人口从926.6万人减少到0人。

    


    

    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之一。在未来,贵州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并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合作。

    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也让优质农产品成为黔品名片。刺梨、茶叶、高粱等特色农产品正借助当下难得的发展机遇加速出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山哩科技控股通过独有的智慧供应链、新农OMO消费模式等为黔品赋能,打通了从产品源到消费者手里的大部分环节,让消费者能享受到优质、快捷、健康美味的特色贵州产品,助力黔品出山。

阅读 8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