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暗香
往日,大小事务都不必香梅多加操心;如今,家中少了顶梁柱,自己的积蓄全赔进了民航公司的一场官司中,陈纳德生前也并没有留下多少财产,她和两个女儿眼看又将陷入无依无靠的困境。
香梅虽是将军之妻,但她生性好强,不愿屈居在将军的光环之下。于是,香梅决定移居美国。在华盛顿安顿下来后,香梅开始了在彼岸的打拼。这时,香梅35岁。
香梅先是在大学城当翻译,还兼做家教,教美国学生学中文,后来她经朋友介绍,加入了共和党。从此,香梅开始了一条新的道路——闯荡政坛。
香梅用一番打拼,在美国政坛和主流社会站稳了脚跟。1936年,她受肯尼迪的委托进入白宫工作,成为了第一位进入白宫的华裔。香梅以惊人的勇气和毅力进军政界、商界,终于大获成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30多年来,从肯尼迪到克林顿,先后8位总统都对她委以重任。
1963年,她受肯尼迪总统委任到白宫工作,成为第一位进入白宫的华裔。
1964年,高华德竞选总统,就在陈香梅家里成立助选委员会。
1967年,她被尼克松委任为全美妇女支持尼克松竞选总统委员会主席,并兼任亚洲事务顾问;尼克松获胜后,她于1968年被任命为共和党行政委员和财务副主席。
1972年,她被选为“全美七十位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1978年,她为里根竞选总统铺路。
1980年,她出任白宫出口委员会副主席,并两度被选为美国共和党少数民族全国主席,成为共和党亚裔委员会主席。
1989年,布什总统上台后,她继任-白宫学者委员会委员。
1991年,她出任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美国内政部环保委员会委员、美中航运总裁。
……
尽管在美国,但她的心一刻都没有离开祖国。身在异国,陈香梅有根有本。
我生长在中国,自幼受中国文化熏陶,我读了不少古书,这些搬到异国去并非无用。外子去世后,我只身在异国,我就是靠着我们传统的待人处事准则,而使我在异乡结交了不少的朋友。我们中华民族刻苦耐劳的天性,是我20年来不退缩、不气馁的支撑力!
我读美国的历史,研究他们的社会,为的是要参与。但我更了解,我必须有所本有所根,才能在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群中站立起来。我要以我国悠久的文化为傲,以我的国家、我的种族为优越,我才能在平等的状况下参与,因为你只有自己先尊重自己,别人才会尊重你。
可是,在国外,我常看到一些忘本,或以自己的种族、肤色为耻的年轻人,他们一心想被接纳,殊不知其效果正好相反。
在华侨社会中,老一辈的人很为他们下一代担心,一些青年人在受了高等教育后他们便看不起自己的父母。不错,上一代的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乡背井,到异国靠着劳力白手起家,他们因为受的教育不多,受尽了苦楚,所以希望下一代受教育,要子女们能够站起来,争一口气。
可是一些年轻人不了解上一代对他们的期望,他们学了英文,就忘中文,结果是中国人反而不懂中国话,不懂中国文字。
更有一些到美国留学的中国学人,他们的中文差得一塌胡涂,有时我和他们谈起中文,他们总是说:“唉!中文信都不会写了”言下之意还挺神气的,我心中是难过万分。
身为中国人,无论身处何处,都应以中国人为傲,我们有悠久的文化,这并不是包袱,而是我们的骄傲,我们怎可忘却不要。
—《陈香梅小说诗文选》
她为促成尼克松访华和中美两国正式建交做了不少努力,还曾代表里根总统访华,并且亲自会见邓小平同志。
在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台湾厅,邓小平与陈香梅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邓小平用浓重的四川口音说:“欢迎你们,欢迎你回来看望我们。”陪同邓小平会见香梅一行的还有香梅表舅、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承志及夫人经普椿,时任外交部国际司司长冀朝铸等。
邓小平安排陈香梅坐在首位,史蒂芬斯坐第二位。其他人依序落座。邓小平笑着对史蒂芬斯说:"美国有100位参议员,可是全世界只有一个陈香梅,而且她还有一半是属于我们中国的,你同意吗?"
冀朝铸将邓小平的话翻译给史蒂芬斯,史蒂芬斯听完之后笑了,他对邓小平说:“当然,安娜是我的老板娘。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曾在飞虎将军陈纳德的第14航空队服务。陈纳德将军是我的顶头上司,安娜当然是我的老板娘、师母。她有事随时都可以吩咐我的,我庆幸自己能和她一同访问中国”
—范长江《陈香梅与陈纳德》
为了大陆与台湾能够通商,她亲自带着四十余人的台商访问团克服重重困难前往大陆进行商务来往;还为了台湾当局能够开放台胞回大陆探亲,不辞辛劳地奔走于海峡两岸。
此外,她还是中国海外交流协会顾问,中华全国妇联名誉顾问,中国国家旅游局特别顾问,陈香梅教育基金会董事长。还是北京师范大学、沈阳东工大学等院校的客座教授。
她十分重视教育,她的 “陈香梅教育基金”在30年来为中国教育投入了数百万美元,用于兴建学校、提高教师待遇等。每年教师节期间,该基金都在人民大会堂向300多名全国的优秀教师颁奖。
从政之余,香梅也没有断绝她与文学的缘分,她著有《往事知多少》、《留云借月》、《一千个春天》、《陈纳德与飞虎队》、《安娜·陈纳德的教育》、 《陈香梅的散文与诗》、《迷》、《追逸曲》、《春秋岁月》、《春水东流》等中英文著作四十余部。
2015年9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为陈香梅颁发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2018年3月30日,陈香梅于华盛顿逝世,终年93岁。
文案:骆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