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烽火教育记忆—“乡野间办学 烽火中授业”

创建于2021-11-16
阅读 97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乡野间办学 烽火中授业”

抗战时期华南高校回迁粤北往事


1938年10月,日军侵占广州,对学校等文化设施进行野蛮轰炸。为续存文脉,维持教育,以国立中山大学为代表,包括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私立岭南大学等一大批知名高校纷纷迁往省外、粤北等地展开科研与教学。这段“教育抗战”和“学术抗战”的历史,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史上书写了极为重要的一笔。



(韶关大村时期的岭南大学)


那么,高校迁移的选址要如何选取,要迁去什么地方呢?离不开考虑战局、政治因素、地理位置等因素。


全面抗战爆发后,日本人针对高校在战争中扮演的“思想库”的角色,重点、定点轰炸学校,把文化和教育侵略作为重要组成部份,高校迁移迫在眉睫。


当时的粤北主要是韶关、曲江、乐昌三地。而乐昌下的坪石镇地处五岭以南,翻过去就是湖南和江西,因此坪石也被称为“粤北的粤北,湘南的湘南”,是一个天然屏障和战略屏障。


其次,这里有粤汉铁路经过,100里以内有一条武江,乘船的话各个学院可以联通,水陆交通都比较方便。


另外,抗战时期的粤北位于三大战区之间,韶关又是战时的广东省会,国民政府提出“抗战建国”纲领,抗战的目的是为了建设,而建设需要人才。1940年至1944年属于抗战相持阶段,韶关地区是相对稳定时期,此时粤西、粤东很多都沦陷了,所以粤北有比较好的办学环境。


粤北办学时期,虽然条件艰苦,但还是吸引了一批著名学者前来任教。他们在困窘中坚守,埋头教学科研,个中故事曲折感人,却不易为世人所知。


(岭南大学农学院第一任院长 古桂芬)


岭南大学农学院第一任院长古桂芬,是第一批回到粤北的。在没有教育部经费,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古桂芬在坪石的金鸡岭下,草创开辟农学院,亲自建房子、安顿学生。当时广州沦陷,古院长数次往返港韶,常要避开日军监视,坐小船、走山路、回坪石。由于任务繁重,操劳过度,带病仍“力疾从公”,古院长于1940年9月迁校期间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逝时年仅43岁。


一手培养古桂芬为院长的退休岭大校长、著名教育家钟荣光为纪念他而题词:


“生为农学,死为农学;既忠于校,尤忠于国;效基督之牺牲,难苦仍乐;南大一家当今大时代中,毋忘此先知先觉。”

(中国科学院院士、数理逻辑学家胡世华)


1941年,胡世华回国后,自同年8月至1943年2月,任广东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副教授。


师从胡世华的数学家梁之舜回忆说:“如果有人对你说他只要从一个假设出发就可以证明半个小时前没有这个世界,你一定莫名其妙,因为你确实记得半小时前你还做过什么事、和谁讲过话。但胡先生却告诉我们说,如果我假设世界全部是上帝创造的,那你的记忆也是上帝创造的。”


说明一切所谓的真理都有经由个人独立的观察和思考,而不能一味盲目接受。这种别开生面的教学方法让梁之舜既感觉新鲜,又很受启发。

刚迁址不久的中山大学办学、研究及住宿条件都极为艰苦。 1943年,胡世华在坪石一边教学一边坚持研究,在《学术季刊》文哲号一卷三期里,发表了《论人造的语言》一文,仔细地介绍并解释了一阶谓词演算,在国内引起了较大关注。这是他系统发表他的数理逻辑研究成果的开端。


胡世华是中国把逻辑研究超出哲学的范畴并和数学联系起来的工作的开创者,也是国内把逻辑和计算机结合起来进行工作的倡导人。

(国立中山大学坪石老街大礼堂)


抗战期间,广东教育界誓不资敌,维持教育不坠,弦歌不辍,浴火重生,赓续华南教育发展。


主持广东大部分县市土壤调查的邓植仪;对水稻增产和病虫防治深入研究的丁颖;就地考察乳源瑶族并在1943年出版《广东人民与文化》的杨成志……


一批批教育先师在粤北当地扫盲、开办夜校、普及知识、参与农忙,在当地开展地质勘探、改良稻谷、提高桑蚕树产量,间接促进了华南高校地方性学科的发展,推动了学术研究的地方化,实现地方性知识的建构和创新。


直至今日……

还有许许多多的教育先师等待我们寻找,还有许许多多的教育事迹等待我们探寻。


这也是我们要开展烽火历史挖掘与研究的意义…


(部分资料源自南方都市报、南粤古驿道网)


文案:邵玉婷

阅读 97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